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贵州 » 正文

2005年贵州引进水稻品种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301
 

品种名称:准两优52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1号

品种来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准S与恢复系蜀恢527组配而成,2005年6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除铜仁地区外,不含我省其它区域),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6。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3个试点均比对照(Ⅱ优838)增产,平均亩产590.9公斤,较对照增产9.1%;安顺市6个试点5增1减(比综合对照),平均亩产634.9公斤,较综合对照增产14.1%;黔南州12个试点均比对照(金优63)增产,平均亩产627.9公斤,较对照增产16.5%;黔东南州16个试点均比对照(金优725)增产,平均亩产626.94公斤,较对照增产15.03%;黔西南州8个试点7增1减(比对照Ⅱ优838),平均亩产590.9公斤,较对照增产6.7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适中,茎杆粗壮,长势繁茂,抗倒性一般,结实率高,籽粒大。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5.8天(遵义市160.1天、安顺市162.6天、黔南州149.9天、黔东南州148.25天、黔西南州158天),比对照(金优63)长3.9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中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国家武陵山区区试:株高116.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31.3粒,结实率88.3%,千粒重31.7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7%,长宽比3.2,垩白粒率29%,垩白度3.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1.5公斤。2、移栽:每亩插1.1~1.3万穴、基本苗6~7万苗。3、肥水管理:适宜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在水浆管理上,做到前期浅水,中期轻搁,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断水不宜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海拔95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安顺市海拔100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黔南州海拔100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黔东南州海拔90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黔西南州海拔115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

 

品种名称:标优2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2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不育系M52A与恢复系成恢19组配而成,2003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3004。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3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3减,平均亩产574.2公斤,较对照增产6.0%;贵阳市7个试点均比对照金优207增产,平均亩产551.11公斤,比对照增产8.1%;铜仁地区11个试点与对照Ⅱ优58相比8增3减,平均亩产514.3公斤,较对照增产5.78%;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金优63相比7增5减,平均亩产534.2公斤,与对照相当;黔东南州16个试点与对照金优725相比11增5减,平均亩产547.71公斤,较对照增产3.9%;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5增3减,平均亩产610.36公斤,较对照增产4.4%。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型适中,叶片长宽适中,剑叶直立,叶色深绿。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2.3天(遵义市156.2天、贵阳市161.0天、铜仁地区148.1天、黔南州146.6天、黔东南州146.88天、黔西南州15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0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95.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18万穗,穗长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7粒,结实率78.5%,千粒重23.95克。米质主要指标:精米率76%,整精米率71.7%,长宽比2.9,垩白率13%,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7.1%,达到国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养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亩栽基本苗8~10,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贵阳市海拔1100米以下,铜仁地区海拔900米以下,黔南州(都匀市、平塘县、荔波县、惠水县、长顺县除外),黔东南州,黔西南州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C优725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3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用西南科技大学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CA与恢复系绵恢725组配而成,2003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3009。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东南州16个试点与对照金优725相比15增1减,平均亩产573.47公斤,较对照增产8.8%;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金优63相比7增5减,平均亩产553.1公斤,较对照增产2.6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叶片较大,繁茂性好,穗层整齐,成熟时转色好。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48.2天(黔南州148.9天、黔东南州147.56天),比对照(金优63)长2.9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5.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71万穗,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72.5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9.6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3%,精米率70.7%,整精米率49.9%。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养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左右,重底早追,适时晒田;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平塘县、福泉县、瓮安县、长顺县、罗甸县除外),黔东南州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冈优17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4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成恢177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15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3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1平2减,平均亩产577.7公斤,较对照增产6.7%;黔东南州16个试点与对照金优725相比15增1减,平均亩产581.63公斤,较对照增产10.3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穗型较大, 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落粒性好。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3.8天(遵义市158.7天、黔东南州149.06天),比对照金优63长2.31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2.6厘米,亩有效穗15.79万,穗长24.8厘米,穗粒数159.6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7. 7克。米质测试:糙米率80.6%,整精米率61.9%,粒长6.2毫米,长宽比2.4,垩白粒率59%,垩白度6%,胶稠度4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培养多蘖壮秧,秧龄50天左右,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每亩10万苗左右,有效穗16万左右,亩施纯氮10~12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15~20公斤;因不抗稻瘟病,应加强稻瘟病防治。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黔东南州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川丰5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5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用不育系金23A与恢复系江恢364组配而成,2001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55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3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1增2减,平均亩产578.1公斤,较对照增产6.7%;铜仁地区11个试点均比对照Ⅱ优58增产,平均亩产561.31公斤,较对照增产10.5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适中,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成熟时转色好,穗大粒多。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4.6天(遵义市158.8天、铜仁地区150.4天),与对照(Ⅱ优838)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2.4厘米,穗长24.68厘米,每穗总粒数159.6粒,千粒重27.03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1%,精米率74.9%,整精米率57.1%,长宽比3:1,直链淀粉21.65%,蛋白质9.6%。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亩基本苗9万左右,亩栽1.5万穴左右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铜仁地区海拔9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川丰6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6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江恢151组配而成,2002年3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2013。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铜仁地区11个试点与对照Ⅱ优58相比10增1减,平均亩产567.45公斤,较对照增产14.0%;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7增1平,平均亩产631.04公斤,较对照增产7.9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繁茂性好,叶色青绿,叶鞘和稃尖无色。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3天(铜仁地区149.6天、黔西南州156.37天),与对照Ⅱ优838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76.3%,千粒重27.53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亩施纯氮量不少于10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铜仁地区海拔800米以下,黔西南州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冈优906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7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蓉稻906组配而成,1997年5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65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3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3减,平均亩产573.8公斤,较对照增产5.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生长整齐。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6.0天(遵义市),与对照Ⅱ优838相当,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强;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4.0厘米,穗长23.4厘米,每穗总粒数144.0粒,结实率86.2%,千粒重26.8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2%,精米率70.6%。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亩基本苗9万左右,亩栽1.4万穴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湄潭县、凤冈县除外)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云光14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8号

品种来源: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蜀光612S与恢复系云恢808组配而成,2000年8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滇杂籼1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贵阳市7个试点均比对照金优207增产,平均亩产569.03公斤,较对照增产11.4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抗倒伏,抽穗整齐,性状稳定,易脱粒,成熟时转色好。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7天(贵阳市),比对照金优207长3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强;在云南省区试中:株高100厘米,每穗总粒数162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精米率63%,整精米率56.3%,直链淀粉14.95%,胶稠度胶长104毫米,蛋白质8.3%,达部颁1~2级优质米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海拔12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N优69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09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内江杂交稻中心用不育系N5A与恢复系内恢97-69组配而成,2001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48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金优63相比6增6减,平均亩产540.9公斤,与对照相当。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适中,苗期长势旺,分蘖力强,谷粒长型带短芒,后期转色好。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0.1天(黔南州),比对照金优63长4.1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5~120厘米,每穗粒数160.5粒,结实率80~90%。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亩栽1.2~1.5万穴,重底早追,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切忌偏施氮肥。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平塘县、荔波县、瓮安县、惠水县、长顺县、罗甸县除外)海拔10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冈优615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10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不育系冈46A与恢复系R615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20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600.3公斤,较对照冈优151增产16.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繁茂性好,叶直立、中长宽,长势旺,分蘖力强。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全生育期153天,与对照汕优63相当,株高110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254.38粒,结实率87.21%,千粒重28.5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是稻瘟病防治。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

 

品种名称:富优4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11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2004年5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2004001。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608.3公斤,较对照冈优151增产17.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适中,叶色浓绿,长势旺,分蘖力强。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全生育期154天,与对照汕优63相当,株高109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202.27粒,结实率92.19%,千粒重28.3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亩栽基本苗8~13万,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是稻瘟病防治。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

 

品种名称:川丰3号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5012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川丰种业育种中心、江油市种子公司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JB885组配而成,2002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21号。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平均亩产510.3公斤,与对照冈优151相当。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适中,苗期长势中等,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弱。2005年贵州省赤水市引种试验中全生育期154天,与对照汕优63相当,株高110厘米,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220.7粒,结实率93.57%,千粒重27.2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培养多蘖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栽足基本苗,氮、磷、钾配合施用,重底早追,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是稻瘟病防治。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赤水市海拔8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

 

品种名称:中优838

引种编号:黔引稻 2004004号

品种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钟山县种子公司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辐恢838组配而成,2000年经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桂审稻200044号;2004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贵阳市、安顺市引进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遵义市12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10增2减,平均亩产571.3公斤,较对照增产8.0%;铜仁地区11个试点与对照Ⅱ优58相比7增4减,平均亩产547.38公斤,较对照增产10.45%;黔南州12个试点与对照金优63相比8增4减,平均亩产555.9公斤,较对照增产3.15%;黔东南州16个试点均比对照金优725增产,平均亩产560.18公斤,较对照增产6.28%;毕节地区4个试点与综合对照相比3增1减,平均亩产624.45公斤,较对照增产11.0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较长,穗大粒多。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0.4天(遵义市156.4天、铜仁地区146.73天、黔南州146.1天、黔东南州141.9天、毕节地区161天),比对照Ⅱ优838短3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强;株高110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8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中等肥力栽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每亩栽插1.2~1.5万穴,增施磷、钾肥,切忌后期氮肥过多。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贵阳市,安顺市,遵义市,铜仁地区海拔500~900米,黔南州(平塘县、惠水县、长顺县、罗甸县除外),黔东南州,毕节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迟熟中籼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金优117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4005号

品种来源:常德市农科所和湖南金键种业公司用不育系余23A与恢复系R117组配而成,2003年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XS012-2003。2004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黔南州、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湄潭县、平坝县、凯里市引进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安顺市5个试点与综合对照相比4增1减,平均亩产608.8公斤,较对照增产11.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叶色淡绿,剑叶长挺,分蘖力中等偏上,穗呈弧形,成熟时转色好。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6.5天(安顺市),比综合对照短8.2天,2004贵州省区试抗逆性鉴定试验,高感稻瘟病,耐冷性较弱;株高105厘米,穗长27厘米,亩有效穗19万,穗粒数125粒,结实率79.4%,千粒重31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适时移栽,中后期控制氮肥用量,注意防倒,后期不止脱水过早。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黔南州,遵义县,凤冈县,绥阳县,湄潭县,凯里市,安顺市海拔1200米以下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冈优2009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4006号

品种来源:四川省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科学校用冈46A与恢复系绵恢2009组配而成,2000年7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川审稻118号。2004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遵义市(道真县、绥阳县除外)海拔950米以下、罗甸县引进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黔东南州16个试点与对照金优725相比14增2减,平均亩产568.41公斤,较对照增产7.84%;黔西南州8个试点与对照Ⅱ优838相比7增1减,平均亩产657.5公斤,较对照增产12.4%;荔波县平均单产619.8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14.3%;三都县平均单产664.0公斤,较对照Ⅱ优多系一号增产13.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型紧凑,繁茂性好,茎杆粗壮抗倒。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3.88天(黔东南州149.88天、黔西南州157.87天),比对照金优63长3.07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感稻瘟病,耐冷性弱;在四川省区试中:株高112厘米,亩有效穗19万,穗粒数152粒,结实率83%,抽穗整齐,后期转色好,落粒性好。千粒重27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培育多蘖壮秧,插足基本苗,亩基本苗8万以上,重底早迫,适时晒田。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遵义市(道真县、绥阳县除外)海拔950米以下,罗甸县,荔波县,三都县,黔东南州,黔西南州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品种名称:中9优838选

引种编号:黔引稻2004008号

品种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中9A与恢复系838选组配而成,2001年经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国审稻2001019。2004年贵州省农业厅批准在铜仁地区引种种植。

产量表现:在2005年贵州省统一组织的引种试验中,安顺市6个试点与综合对照相比5增1减,平均亩产621公斤,较对照增产1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迟熟杂交水稻。株叶型好、剑叶直立,秆硬不易倒伏,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2005年贵州省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56.5天(安顺市),比综合对照短4.3天,经贵州省统一组织的抗逆性鉴定试验,高感稻瘟病,耐冷性强;株高99厘米,平均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05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7.49克。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亩基本苗6~7万,施足底肥,早施追肥,科学用水。因不抗稻瘟病,应重点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宜引种种植区域:铜仁地区,安顺市海拔1100米中籼迟熟稻区。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