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广甜2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1
选育单位: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SW9915-3/S9905-1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中早熟,秋植全生育期72~74天,与对照种穗甜1号相当,植株整齐粗壮,株型半紧凑,茎叶形态好,叶色青绿,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86~198厘米,穗位高60~62厘米,穗长19.2~20.9厘米,穗粗4.9~5.0厘米,秃顶长1.9~2.2厘米,单穗鲜重273~308.8克,出籽率65.9%~68.0%,一级果穗率70.0%~76.3%,籽粒黄白相间,色泽光亮鲜明,可溶性糖含量17.9%~19.3%。籽粒甜度较高,果皮较薄,清甜爽脆,风味香浓,适口性好,较抗大小斑病、纹枯病,抗倒性较强。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2001、2002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亩产鲜苞分别为963.2公斤和802.8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分别增产18.75%和9.38%,2001年增产极显著,2002年增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严格隔离,防止串粉,保证产品质量;⑵重施基肥和攻苞肥,适施苗肥和壮秆肥,巧施粒肥,吐丝授粉后,亩用500倍磷酸二氢钾200克加植保素同喷2次养粒,全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潮润;⑶及早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至心叶末期按常规抓紧灌心防治玉米螟2~3次,之后不再用药,保障食用安全;⑷低肥力以3500株/亩为宜,高肥力4000株/亩为宜;⑸一般授粉后18~20天收获,收获后及时上市。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运输方便的地块繁制种;⑵严格隔离,与其它玉米隔离500米以上或错开花期25天以上;⑶苗期、拔节期、抽雄前、收获后严格除杂去劣,清除杂株、弱株、迟株、疑问株或果穗,去雄要及时、干净、彻底,带雄穗远离田块或深埋,父母本分收、分晒、分运、分存;⑷避开暴雨期播种,按高水平栽培管理,尤其要早抓早管。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广甜2号为甜玉米单交种。中早熟,秋植全生育期72~74天,与穗甜1号相当,丰产性较好,籽粒甜度较高,果皮较簿,适口性好,较抗大小斑病、纹枯病,抗倒性较强。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华宝1号(原名华甜1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2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种子种苗研究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9608/9609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全生育期75~79天,比对照种穗甜1号迟熟3~4天,植株矮壮,半紧凑,整齐度好,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植株高182~193.2厘米,穗位高57.2~63.6厘米,果穗长、粗,穗长19.5厘米左右,穗粗4.5~4.8厘米,秃顶长2.3~2.5厘米,单穗鲜重283~284.5克,出籽率62.9%~64.2%,一级果穗率70.7%~70.8%,籽粒黄色,甜度较高,可溶性糖含量17.7%~21.2%,果皮较簿,适口性较好,适应性、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2001、2002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亩产鲜苞分别为889.0公斤和861.8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分别增产9.6%和17.41%,2001年增产不显著,2002年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播期参考当地玉米播种日期,广东地区春播为2~4月,夏秋播为6~9月;⑵每亩留苗3000~3200株;⑶选用排灌方便、肥力高的沙壤土起畦种植,施足基肥,及时追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并深培土,适时适量灌水;⑷注意除草除虫;⑸开花期遇阴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⑹适时收获。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用高纯度的亲本自交系;⑵隔离区在300米以上;⑶播期调节花期相遇;⑷散粉前严格去杂、劣株,母本及时彻底去雄;⑸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⑹父本授粉后即收割,母本(即杂交种子)成熟后单收,穗选,脱粒,晒干,筛选,防止混杂、潮湿、发霉及虫鼠害,确保种子质量。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华宝1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全生育期75~79天,比对照种穗甜1号迟熟3~4天,植株矮壮,整齐度好,果穗长、粗,丰产性较好,籽粒甜度较高,果皮较簿,适口性较好,适应性、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正甜613(原名超甜613)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3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
品种来源:粤科自096/自013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对照种穗甜1号迟熟1~2天,植株矮壮,生长势较强,植株高195厘米左右,穗位高62.8~65.6厘米,穗长18.3~19.2厘米,穗粗4.5~4.7厘米,秃顶长2.2厘米,单穗鲜重270.5~272克,出籽率62.5%~65.0%,一级果穗率66.0%~71.2%,籽粒黄色,甜度中甜,可溶性糖含量18.0%~18.7%,果皮较簿,适口性较好,适应性较强,较抗纹枯病,中抗大、小斑病,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2001、2002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亩产鲜苞分别为884.8公斤和846.6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分别增产9.09%和15.33%,2001年增产不显著,2002年增产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择沙壤地,pH值6~7,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⑵通过深耕、施足基肥,按120厘米起畦,双行植,株距25厘米左右,行距90厘米左右,每亩3000株左右;⑶施足基肥(占40%),轻施苗肥(20%),重施攻穗肥(40%),每亩总施肥量为尿素30~4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20~25公斤;⑷苗期需水量较少,孕穗期需水增加,灌浆期需水最多,根据各时期特点,合理灌溉,注意防渍排水。
制种技术要点:⑴要求制种地周围500米以内不种其它玉米,或时间间隔20天以上;⑵父本先播5~7天后,再播母本;⑶父母本行比为1:5,加强人工授粉;⑷母本彻底除雄,父、母本分别于苗期、花期、收获期去杂除劣。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正甜613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对照种穗甜1号迟熟1~2天,植株矮壮,生长势较强,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较抗纹枯病,中抗大、小斑病,籽粒甜度中等,果皮较簿,适口性较好,缺点是果穗秃顶稍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需加强亲本提纯。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粤单2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4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101/粤20-3-1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全生育期105~107天,与阳单82相当。株型紧凑,整齐壮旺。植株高216~220厘米,穗位高78~82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7厘米,穗行数13行,秃顶1.3厘米,穗大粒多,平均每穗粒数426粒,千粒重297克,半硬粒型,籽粒黄色,出籽率82.3%。抗大、小斑病,高抗茎腐病,适应性较广。
产量表现:1999、2000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亩产分别为498.6公斤、482.1公斤,比对照种阳单82分别增产11.57%、16.27%,1999年增产显著,2000年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精细播种,一播全苗,苗期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春播,本省中南部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粤北地区3月中旬播种;秋播8月初开始,因地制宜,最好选择雨后播种。每亩留苗,中等肥力以上地块4000~4500株,高产田可接近5000株;⑵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适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⑶加强田间管理,苗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做好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排灌水,应着重抓好抽雄开花期排涝或防旱保墒工作。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土质疏松,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施足基肥后,精细整地,按宽1.2米包沟起畦,平整畦面;⑵父母本同期播种,母本播后在边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约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长散粉期;⑶父母本行比为1:5;⑷每畦种两行,行距40~50厘米,母本亩植4000株,父本亩植800株左右;⑸人工辅助授粉。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单2号为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全生育期105~107天,与对照种阳单82相当,株型紧凑,整齐壮旺,穗大粒重,籽粒黄色,半硬粒型,丰产性较好,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南玉18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5
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墨引2号/自交系南选409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顶交种。春植平均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222~228厘米,穗位高77.2~83.5厘米,果穗长17.2~19.7厘米,穗粗4.6~4.7厘米,穗大粒多,秃顶长1.6~2.4厘米,穗粒重111~145克,籽粒半硬粒型,黄色,千粒重263~289克,出籽率82.6%~83.4%。籽粒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3%、4.0%、83.7%,赖氨酸含量0.41%,赖氨酸含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缺点是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2000、2001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亩产分别为495.2公斤和426.6公斤,比对照种阳单82分别增产19.43%和7.75%,2000年增产极显著,2001年增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施足基肥,特别是瘦瘠山坡地,利用农家肥或过磷酸钙作基肥,为获较高产量打好基础;⑵适时播种,可参照当地种植其他杂交玉米的播种时间进行播种;⑶巧施三期肥:苗期要重施壮苗肥,施肥量约占全期施肥量的1/3~1/4,中期施肥要控,根据中期植株长势适当施肥,施肥量约占全期施肥量的1/4左右,后期(孕穗肥)重施攻穗肥,施肥量约占全期施肥量的1/2以至更多一点,籽粒灌浆期追施叶面肥1~2次;⑷根据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适当密植,一般亩植3600~4000株为宜。
制种技术要点:⑴制种田及亲本繁殖田必需与其它不同玉米品种隔离,空间隔离至少300米以上,时间隔离一般至少相差20天;⑵对杂交种亲本进行提纯复壮,繁殖田根据亲本主要特征在群体中进行株选、穗选、粒选,存优、去杂、去劣;⑶父母本可以同期播种,生长期间经常对父母本花期进行预测,发现花期不能相遇时,即采取相应措施,对生长偏慢的亲本偏施水肥1~3次及喷施叶面肥2~4次,或对生长偏快的亲本采取不施肥以至切段部分根系和摘去植株下部叶片的方法,以调节花期。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南玉18为普通玉米顶交种。春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与对照种阳单82相当,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籽粒半硬粒型,黄色,抗病性较强。缺点是秃顶稍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粤白糯1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6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N21-35/N21-3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从播种至采收鲜苞生育期春植73天,秋植70天,属中熟品种。植株矮壮,生长势强,整齐度好,叶厚色浓,后期保绿度好,植株高196~202厘米,中秆,穗位高73~80厘米,穗长19.0~20.4厘米,穗粗5.1厘米左右,秃顶长2.5厘米左右,单苞重340克,穗行数16行,每穗粒数512粒,出籽率76.6%~78.6%,籽粒白色,马齿型。籽粒淀粉含量62.3%,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8.3%,蛋白质8.7%,维生素E1.9mg/100g,锌17.9mg/kg。皮薄,香味较浓,糯性和适口性较好,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缺点是秃顶较长,轻感纹枯病。
产量表现:2001年秋和2002年春参加省品比试验,亩产鲜苞分别为886公斤和794公斤,比对照种香白糯分别增产26.35%和13.11%,2001年增产极显著,2002年增产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精细播种,一播全苗,苗期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春播,本省中南部地区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粤北地区3月中旬播种;秋播8月初开始,因地制宜,最好选择雨后播种。每亩留苗,中等肥力以上地块3500~4000株;⑵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适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⑶加强田间管理,苗期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做好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排灌水,应着重抓好抽雄开花期排涝或防旱保墒工作。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土质疏松、肥沃、地力均匀、排灌方便的地块,施足基肥后,精细整地,按宽1.2米包沟起畦,平整畦面;⑵父母本同期播种,播母本时在边角地再播少量父本(约1/3),以增加花粉量和延长散粉期;⑶父母本行比为1:4~5;⑷每畦种两行,行距40~50厘米,母本亩植4000株,父本亩植800株左右;⑸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白糯1号为糯玉米单交种,全生育期春植73天,秋植70天,比香白糯迟熟2天,长势强,整齐度好,植株矮壮,丰产性较好,皮薄,香味较浓,糯性和适口性较好,抗倒性和抗病性较强。缺点是秃顶较长,轻感纹枯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穗美9701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7
选育单位:广东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穗美自996/穗美自029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中迟熟,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对照种穗甜1号迟熟1~5天,株高208厘米,穗位高67厘米,穗长约18厘米,穗粗4.7厘米,单穗鲜重257~269克,出籽率66%,一级果穗率64.5%~70.3%,果穗短粗,圆筒型,籽粒黄色,可溶性糖含量19.1%~20.4%,果皮厚度及籽粒甜度中等,适口性较好,品质较优,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秃顶较长。
产量表现:2000、2001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亩产分别为780.8公斤和835.1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分别增产14.3%和2.96%,2000年增产显著,2001年增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⑴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与其它类型玉米品种隔离区400米以上;⑵播种期春植3~4月,秋植7月底~8月,亩植2800~3200株;⑶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适施拨节肥,重施攻苞肥;⑷苗期防涝渍,雨后注意排水;⑸在拨节期和抽雄期开花前结合施肥、培土2~3次;⑹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苗期地下害虫和中后期玉米虫害的防治;⑺青苞最佳采收期,春植在授粉后20天左右,籽粒含水量72%~74%为宜。
制种技术要点:⑴父本分两期播种,父母本行比为1:5,种植规格行距60厘米,母本株距30厘米,父本株距25厘米;⑵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尤其对上风头边行。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穗美9701为甜玉米单交种。中迟熟,秋植全生育期73~77天,比穗甜1号迟熟1~5天,丰产性和适应性较好,果穗短粗,籽粒黄色,果皮厚度及籽粒甜度中等,适口性较好,品质较优,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秃顶较长。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品种名称:原侨3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3008
选育单位: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B801/黑妮2-7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从播种到鲜穗适收期春植79天,秋植70天,与对照种香白糯相当。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植株高185厘米,穗位高70厘米,穗长18厘米,穗粗4.5厘米,单穗鲜重240克,籽粒黑白相间,糯性较好,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秃顶稍长。
产量表现: 2001年春、秋两造参加省品比试验,亩产鲜穗分别为679.5公斤和708.5公斤,春植比对照种香白糯减产9.28%,秋植比对照种增产8.67%。
栽培技术要点:⑴起畦播种,中上肥力条件每亩植3500株左右;⑵花期遇阴雨和温度偏低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⑶在施好苗肥基础上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⑷最佳采收时间为授粉后22天左右。
制种技术要点:⑴选择隔离良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施足基肥,以1.2米宽起畦,每畦种双行;⑵父、母本种植行比为1:5为宜,一般在母本顶土时播父本;⑶严格及时彻底去雄,开花授粉后割去父本以利母本生长。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原侨3号为糯玉米单交种。生育期春植79天,秋植70天,与香白糯相近。植株矮壮,叶色浓绿,特点是籽粒黑白相间,糯性较好,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缺点是秃顶稍长。适宜我省各地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