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广东 » 正文

2007年广东审定玉米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742
 

1.粤甜15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1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甜11号/日超-2
特征特性:甜玉米三交种。秋植生育期71~72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矮壮,叶色浓绿,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85~189厘米,穗位高60~63厘米,穗长20.7厘米左右,穗粗4.8~5.0厘米,秃顶长0.9~1.0厘米,单苞鲜重322~336克,单穗净重266~276克,千粒重334~352克,出籽率68.84%~69.99%,一级果穗率85%~86%。果穗圆筒型,秃顶短,穗形美观,籽粒黄白相间、饱满,排列整齐,色泽鲜亮,一级果穗率高。可溶性糖含量23.13%~29.62%,果皮厚68.7~73.1微米,适口性评分90.8 ~91.0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03.3公斤和970.3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7.24%和11.35%,2005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06年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严格隔离400米以上,防止串粉;⑵春播2月底至3月中旬,秋播8月份;⑶亩植3200~3500株;⑷授粉后20~25天左右采收。
制种技术要点:⑴严格隔离500米以上,防止串粉;⑵父母本同期播种,在母本边行播少量父本;⑶父母本行比为1:6,母本亩植3000株,父本亩植800株左右;⑷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甜15号为甜玉米三交种。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产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2.仲甜2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2
选育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
广州金凤农艺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T-18-1/T-19-1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4~76天,比穗甜1号迟熟4天,比粤甜3号迟熟2天。植株生长旺盛。株高203~206厘米,穗位高67~69厘米,穗长21.2~21.9厘米,穗粗5.0~5.3厘米,秃顶长1.1~2.0厘米,单苞鲜重358~380克,单穗净重290~302克,千粒重395~407克,出籽率68.21%~71.72%,一级果穗率85%~86%。可溶性糖含量21.93%~29.44%,果皮厚72.4~78.2微米,适口性评分83.3~84.0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4、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42.2公斤和1025.7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23.11%,比粤甜3号增产17.71%,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周围500米内不要种植其它类型玉米;⑵春播2月底至3月中旬,秋播7月底至8月份,亩植3200~3400株;⑶授粉后20~25天可采收。
制种技术要点:按1.2米包沟起畦。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或父本晚播3~5天。父母本行比1:6。每畦种两行母本,亩植3000株,父本亩植800株左右。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仲甜2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比粤甜3号迟2天。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3.穗珍甜616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3
选育单位:广州市越秀区张水江菜种店
品种来源:JY26-6-10-5-21-9-3-7/ JY17-10-22-9-29-4-2-17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0~73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生长壮旺,整齐紧凑,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203~206厘米,穗位高70~73厘米,穗长20.3~20.5厘米,穗粗5.0~5.1厘米,秃顶长0.8~1.5厘米,单苞鲜重322~348克,单穗净重256~276克,千粒重364~388克,出籽率69.20%~73.71%,一级果穗率85%~87%。果穗圆筒型,籽粒淡黄色,粒大饱满,整齐鲜亮,穗形美观。可溶性糖含量20.85%~27.62%,果皮厚76.1~79.4微米,适口性评分85.5~86.1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1062.3公斤和957.6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13.80%和9.89%,增产均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亩植3000~3300株。授粉后18~22天采收。
制种技术要点:制种田与其它玉米隔离500米以上或错开花期20天左右。本地春制父本比母本晚播7天,秋制父本比母本晚播4天。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穗珍甜616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产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4.新美甜208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4
选育者:郭裕祥
品种来源:9920A/华11-2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0~72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矮壮,整齐紧凑,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92~195厘米,穗位高68~69厘米,穗长19.8~20.2厘米,穗粗5.0~5.1厘米,秃顶长1.3厘米左右,单苞鲜重320~327克,单穗净重267~272克,千粒重405~418克,出籽率69.12%~69.94%,一级果穗率86%~88%。果穗圆筒型,籽粒淡黄色,粒大饱满,穗形美观。可溶性糖含量22.85%~29.42%,果皮厚68.7~70.5微米,适口性评分90.5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39.4公斤和974.9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11.20%和11.88%,增产均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新美夏珍。
制种技术要点:⑴制种田与其它玉米隔离500米以上;⑵父母本行比1:5,亩植4200~4500株;⑶错开播期,母本与第一期父本同播,再过5天后播第二期父本;⑷严格除雄去杂。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新美甜208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产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5.金凤甜8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5
选育者:郭裕祥、叶绍文
品种来源:995BC/G3-8-1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3~77天,比穗甜1号迟熟5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整齐壮旺,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210~216厘米,穗位高70~74厘米,穗长21.0~21.6厘米,穗粗4.8~5.0厘米,秃顶长1.1~1.9厘米。单苞鲜重338~345克,单穗净重267~269克,千粒重350~353克,出籽率71.29%~71.38%,一级果穗率83%~85%。果穗圆筒型,籽粒淡黄色,可溶性糖含量19.92%~20.07%,果皮厚69.6~73.1微米,适口性评分84.1 ~84.7分。高抗纹枯病,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4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1038.7公斤,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22.1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秋季复试,平均亩产鲜苞1059.0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增产11.19%,增产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春植2月中旬至3月上旬,秋植8月上旬至9月初播种,亩植3000~3500株。授粉后18~22天采收鲜苞。
制种技术要点:(1)父母本行比1:5,亩植4000~4200株;(2)错开播期。先播母本,隔2天后播第一期父本,再过4天后播第二期父本;(3)严格除雄去杂。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金凤甜8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产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高抗纹枯病,抗小斑病。抗倒性较强。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6.华宝甜8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6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品种来源:9609-1/A203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0~71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壮旺,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中等。株高200~201厘米,穗位高62厘米左右,穗长20.2~20.6厘米,穗粗4.7~4.8厘米,秃顶1.3厘米左右,单苞鲜重298~304克,单穗净重236~245克,千粒重354-375克,出籽率68.57%~73.51%,一级果穗率82%~84%。果穗圆筒型,穗形美观,秃顶较短,籽粒饱满,排列整齐,黄白粒相间,色泽鲜亮。可溶性糖含量22.91%~25.37%,果皮厚71.4~73.6微米,适口性评分90.0~90.8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08.3公斤和888.1公斤,2005年比对照种粤甜3号减产2.68%,2006年比对照种增产1.92%,增减产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植3000~3500株。
制种技术要点:制种田隔离区保持400米以上,父母本错开播种期。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华宝甜8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和产量与粤甜3号相当,可溶性糖含量偏低,果皮较薄,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7.茂甜2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7
选育单位:茂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M-5/F-21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2~73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壮旺,整齐度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208~214厘米,穗位高68~69厘米。果穗圆筒型,秃顶短,籽粒黄色、饱满,商品性好。穗长20.2~20.8厘米,穗粗4.9~5.1厘米,秃顶长0.5~0.6厘米,单苞鲜重322~341克,单穗净重243~273克,千粒重365~392克,出籽率69.23%~71.54%,一级果穗率84%~85%。可溶性糖含量20.70%~28.85%,果皮厚71.9~74.5微米,适口性评分81.3~82.5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23.5公斤和985.6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9.44%和13.11%,2005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2006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与其它玉米品种空间隔离400米以上,或错开散粉期20天以上;(2)春播3月前后,秋播7月下旬~9月上旬;(3)授粉后18~22天采收鲜苞。
制种技术要点:(1)制种田空间隔离500米以上,父母本行比1∶4~5,每亩种植4000~4500株;(2)先播母本,播后6~7天播父本,父本分两期相隔5天播种。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茂甜2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产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8.美甜3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8
选育单位:广东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自-7832/自-483
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5天,比粤甜3号迟熟3天。植株粗壮旺盛,整齐度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226~227厘米,穗位高83~84厘米,穗长20.3厘米左右,穗粗5.1~5.2厘米,秃顶长0.8~2.0厘米,单苞鲜重345~350克,单穗净重253~263克,千粒重316~317克,出籽率69.17%~70.70%,一级果穗率83%~85%。果穗粗大、圆筒型,籽粒黄色,可溶性糖含量21.38%~24.19%,果皮厚69.8~74.2微米,适口性评分83.8~85.5分。中抗纹枯病和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为1144.4公斤,比对照种粤甜3号增产2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秋季复试,平均亩产鲜苞为1047.6公斤,增产17.93%,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保持空间隔离400米左右;⑵春播2~3月,秋播7~8月;⑶种植密度每亩以3000~3200株为宜;⑷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
制种技术要点:父本分两期播种。第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第二期父本隔4天后播。父母本行比1:4,种植规格行距60厘米,母本株距28厘米,父本株距25厘米。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美甜3号为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比粤甜3号迟熟3天。产量高,可溶性糖含量偏低,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9.粤紫糯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9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N41-55/N21-41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84~87天,比香白糯迟熟3-5天。植株长势壮旺,整齐度较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215~221厘米,穗位高80~81厘米,穗长20.6~21.0厘米,穗粗4.4~4.5厘米,秃顶长1.5~1.8厘米,单苞鲜重258~276克,单穗净重205~220克,千粒重304~325克,出籽率66.34%~70.94%,一级果穗率80.4%~85.0%。果穗锥型,籽粒紫色,糯性好,稍有甜味,直链淀粉含量0.39%~4.15%,果皮厚77.2~77.8微米,适口性评分92.0~92.2分。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25.8公斤和814.11公斤,比对照种香白糯增产18.5%和7.14%,200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生产田周围300米内不得种植其它玉米;⑵春植2月底至3月中旬播种,秋植8月播种;⑶中等以上肥力田块亩植3000~3300株;⑷阴雨天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纹枯病。
制种技术要点:⑴父本比母本早播5~10天;⑵父母本行比为1:6,每畦种两行,母本亩植3600株,父本亩植600株左右;⑶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粤紫糯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3~5天。产量较高,直链淀粉含量0.39%~4.15%,果皮较薄,适口性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10.美玉糯7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10
选育单位: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小白糯/980 nct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83~86天,比香白糯迟熟2~4天。植株矮壮,整齐紧凑,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89~190厘米,穗位高66~73厘米,穗长19.9~20.8厘米。穗粗4.6~4.8厘米,秃顶长0.5~0.6厘米。单苞鲜重249~290克,单穗净重198~205克,千粒重301~305克,出籽率71.2%~72.2%,一级果穗率85.2%~90.0%。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穗形美观,商品性好,直链淀粉含量0.31%~3.23%,果皮厚75.0~78.34微米,适口性评分90.0~90.6分,糯性好,有甜味。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抗锈病能力较差。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为801.6公斤和813.00公斤,比对照种香白糯分别增产15.0%和6.99%,200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亩植3800株;(2)注意防治纹枯病和小斑病;(3)严格掌握收获期,一般掌握在吐丝后23天左右收获。
制种技术要点:参照其它糯玉米品种。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美玉糯7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2~4天。产量较高,糯性好,直链淀粉含量0.31%~3.23%,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11.美玉糯8号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11
选育单位: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980nct
特征特性:糯玉米单交种。春植生育期83~86天,比香白糯迟熟2~4天。植株粗壮,整齐度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94~200厘米,穗位高73~79厘米,穗长20.8~21.0厘米,穗粗4.8~4.9厘米,秃顶长1.3~1.5厘米。单苞鲜重302~317克,单穗净重233~252克,千粒重322~332克,出籽率68.7%~70.2%,一级果穗率83.0%~83.5%。果穗筒型,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1.31%~3.84%,果皮厚78.5~79.16微米,适口性评分82.5~85.3分,糯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田间表现抗茎腐病。抗倒性较强。抗锈病能力较差。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鲜苞为889.3公斤和982.20公斤,比对照种香白糯分别增产27.6%和29.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1)亩植3800株;(2)注意防治纹枯病和小斑病;(3)严格掌握收获期,一般掌握在吐丝后23天左右收获。
制种技术要点:参照其它糯玉米品种。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美玉糯8号为糯玉米单交种。春植全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2~4天。产量高,糯性较好,直链淀粉含量1.31%~3.84%,果皮较薄,适口性较好。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12.豫禾801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12
选育单位:河南省豫玉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豫玉863/豫玉321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全生育期103~105天,比农大108早熟1~2天。植株紧凑,整齐度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熟色好。株高230~241厘米,穗位高84~86厘米,穗长21.5~22.5厘米,穗粗5.0~5.1厘米,秃顶长2.3~3厘米。果穗筒型,籽粒黄色,硬粒型,穗粒重148~150克,千粒重336~385克,出籽率70.6%~82.8%。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
产量表现:2005、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3.8公斤和446.06公斤,比对照种农大108分别增产4.81%和4.12%,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
栽培技术要点:⑴适时足墒播种,行距60厘米,株距33厘米左右;⑵亩植3500株左右。⑶注意深培土防倒伏。
制种技术要点:⑴父母本行比1:4;⑵父母本同期播种,亩植5000~55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豫禾801为普通玉米单交种。春植全生育期比农大108早熟1~2天,产量与农大108相当,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