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3号辣椒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1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HP-301/HP-302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45.7~49.9厘米,开展度55.4×60.3厘米。早熟,播种至初收秋植75天,春植99天,延续采收期40~71天,全生育期139~146天。第一朵花着生节位7.9~8.8节,比对照种低2.2~3.1节。果实羊角形,浅黄绿色,有棱沟,果面平滑。单果重32.4 ~39.3克,比对照种重14.0~19.7克,果长14.8~17.6厘米,横径2.48~3.29厘米,肉厚0.30~0.31厘米。单株产量0.44~0.68公斤。味较辣,商品率94.00%~99.70%。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86分。还原糖2.00~2.07克/100克,维生素C 1380~1880毫克/公斤,粗蛋白0.62~0.72克/100克。感青枯病和疫病。田间表现炭疽病发病指数2级,较抗病毒病;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1683.71公斤,与对照种粤椒3号相当;前期产量874.25公斤,增产44.43%,增产达极显著标准。2006年春季复试,总产量平均亩产649.26公斤,比对照种增产48.06%,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403.15公斤,增产88.65%,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1)春植11月至翌年1月播种,秋植7~10月播种。畦宽1.1~1.2米包沟,亩植4000株左右。及时摘除第1朵花以下的全部腋芽。注意防治青枯病、疫病和枯萎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福康3号辣椒为杂交一代品种。早熟,春植产量高,商品率94.00%~99.70%,品质优。感青枯病和疫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适宜我省青椒产区春季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青枯病和疫病。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先锋35号辣椒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2
选育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H16/BY13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长势强,株高42.5~48.3厘米;早中熟,播种至初收秋季81天,春季98天,延续采收期42~69天,全生育期140~150天,第一花节位9.6~12.5节。果实长羊角形。果面平滑有光泽,无棱沟。果长15.0~18.1厘米,横径2.43~2.88厘米,果肉厚0.27~0.80厘米。单株产量0.49~0.54公斤,商品率97.30%~99.40%,味微辣。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90分,比对照种高10分。还原糖含量1.90克/100克,维生素C 1770毫克/公斤,粗蛋白0.64克/100克。抗青枯病,感疫病。田间表现病毒病和炭疽病发病指数均为1级;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
产量表现:2006年春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为526.67公斤,比对照种粤椒3号增产20.10%,增产未达显著标准;前期产量334.44公斤,增产56.50%,增产达极显著标准。2006年秋季复试,亩产1753.86公斤,比对照种辣优8号增产16.16%,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538.43公斤,增产7.29%,增产未达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春季1~3月,秋季7~9月。亩用种量40~50克。株行距30×45厘米,秋季可双行双株种植,亩植2800~3500株。封行后插竹扶枝,摘除第一分叉以下的侧芽。注意防治疫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先锋35号辣椒为杂交一代品种。早中熟,产量较高,品质优。商品率97.30%~99.40%。抗青枯病,感疫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适宜我省各地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宝丰豇豆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3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锦苔豇豆变异单株
特征特性:常规品种。植株蔓生,茎灰绿色。叶片绿色。早中熟,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1天,秋季44天,延续采收期31~35天,全生育期75~106天。第一穗花序着生节位6.6~6.7节。荚形整齐,荚长圆条形,绿白色,荚面较平整,纤维少。荚长55.2~56.4厘米,横径0.77~0.81厘米。单荚重24.8~24.9克,种皮黑色。商品率93.03%~98.00%。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86分。还原糖含量1.71~2.4克/100克,粗蛋白1.88~2.1克/100克,维生素C 444~529毫克/公斤,粗纤维1.2克/100克。感枯萎病。田间白粉病、锈病病情指数均为1级;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涝性强,耐旱性中等。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1047.77公斤,比对照种珠豇一号增产15.5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522.96公斤,增产6.58%,增产未达显著标准。2006年春季复试,平均亩产1115.51公斤,比对照种减产8.82%,减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310.62公斤,比对照种减产5.90%,减产未达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期7~9月。畦宽包沟1.6~1.8米,双行植,每穴播2粒,株距20厘米。开花结荚期及时重施追肥。开花后约10天达到商品成熟期,及时采收。注意防治枯萎病。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宝丰豇豆为常规品种,早中熟,秋植产量高,商品率93.03%~98.00%,品质优,感枯萎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涝性强,耐旱性中等。适宜我省各地秋季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枯萎病。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新丰紫红茄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4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石丰5113/38-1改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98.1~102.6厘米,开展度85.8×91.9~91.2×94.2厘米。早中熟,从播种至始收春季107天,秋季88天,延续采收期44~67天,全生育期151~155天。第一个果座果节位为10.8节。果实长棒形,头小尾大,尾部钝圆,果长23.9~25厘米,横径4.73~4.92厘米。果皮紫红色,光泽度好,果面着色均匀,果上萼片呈紫色。果肉白色、紧实,单果重220.4~225.5克。单株产量1.40~1.42公斤,商品率93.97%~94.40%。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94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克/100克;粗蛋白0.91~1.26克/100克;还原糖2.36~2.8克/100克;维生素C110~202毫克/公斤,比对照种高15~21毫克。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耐涝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2122.22公斤,比对照种粤丰紫红茄减产5.18%,减产达显著标准;前期产量675.69公斤,减产13.96%,减产达极显著标准。2006年春季复试,平均亩产1407.38公斤,比对照种紫荣2号增产16.69%,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696.32公斤,增产27.24%,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粤北和粤西每亩种600~800株,珠江三角洲每亩1000~1200株。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新丰紫红茄为杂交一代品种。早中熟,春植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93.97%~94.40%。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耐涝性较强。适宜我省春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
白玉白茄
审定编号:粤审菜2007005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茄-YC-212/5811
特征特性:杂交一代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约96厘米,开展度85.7×91.9~93.2×95.7厘米。早熟,播种至始收春季105天,秋季86天,延续采收期46~68天,全生育期151~154天。果实长棒形,头尾均匀,尾部尖。果皮白色,光泽度好,果面着色均匀,果上萼片呈绿色;果肉白色、紧实。果长25.7~26.1厘米,横径4.11~4.30厘米。单果重191.9~192.2克,商品率94.34%~94.49%。感观品质鉴定为优,品质分85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0~4.60克/100克,粗蛋白1.01~1.41克/100克,维生素C 110~184毫克/公斤;还原糖2.58~2.8克/100克。中抗青枯病。田间褐纹病病情指数为1级,未见发生枯萎病;耐热性和耐寒性强,耐涝性较强。
产量表现: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总产量平均亩产2506.47公斤,比对照种粤丰紫红茄增产11.99%,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754.01公斤,减产3.99%,减产未达显著标准。2006年春季复试,平均亩产1635.65公斤,比对照种紫荣2号增产35.93%,增产达极显著标准;前期产量815.45公斤,增产49.0%,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春植11月至翌年1月,秋植6下旬~8月,每亩用种量10~15克。每亩种植株数600~1100株。注意防治蓟马和茶黄螨。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白玉白茄为杂交一代品种。早熟,产量高,品质优。商品率94.34%~94.49%。中抗青枯病。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耐涝性较强。适宜我省春、秋季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