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四川 » 正文

2004年四川审定水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755
 

1、富优四号

    (1)品种来源富优四号系四川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5天,比对照汕优63长4.0天,株高11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17.93万,穗长24.2厘米,穗呈纺锤型。颖壳淡黄色、无芒、颖尖紫红色。穗平着粒158粒左右,结实率85.8%,千粒重26-2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5%,精米率74.6%,整精米率67.5%,粒长5.4mm,长宽比2.1,垩白粒率55%,垩白度12.2%,透明度2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24.5%,蛋白质含量9.0%。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9级,颈瘟5-9级,抗性较对照强。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省区试中籼迟熟D组,平均亩产 565.7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3%,差异极显著;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A2组续试,平均亩产571.2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8.78%,差异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68.93公斤,较对照增产8.22%,居试验第1位。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645.4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17.84%。

    (4)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5天左右;(2)一般亩栽1.5~2.2万穴,亩基本苗8~13万;(3)施肥重底早追,注意N、P、K配合施用;(4)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5)适宜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宜在我省平坝和丘陵区种植。

2、一丰8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该所选育的不育系K22A与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恢复系蜀恢527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

    (2)特征特性该组合株型紧散较适中,叶鞘、叶缘和柱头均为紫色,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粒大。全生育期150天,与汕优63相当,株高114厘米左右,穗长24-25厘米,亩有效穗17-18万,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31-32克,转色好,落粒性适中。稻米品质综合评分65分。抗性表现:叶瘟3-7级,颈瘟1-7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

    (3)产量表现2002年省区试(中籼C组)平均亩产555.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67%,2003年省区试(A组)平均亩产567.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35%,两年平均亩产562.5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06%。生产试验6个试点平均亩产585.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86%。

    (4)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亩用种量1.25-1.5公斤。(2)栽插密度,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2粒谷秧苗。(3)重底早追,N、P、K配合施用,一般亩施8-10公斤纯N、2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K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纯N作追肥。(4)其余可参照汕优63。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一季中稻生态区种植。

3、宜香725

    (1)品种来源宜香725系绵阳市农科所利用宜宾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本所育成的优质恢复系绵恢725杂交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

    (2)特征特性该组合全生育期151-152天,比对照汕优63长1-2天,株型较紧凑,株高117厘米左右,穗长26.39厘米,亩有效穗15.81万,每穗着粒156.37粒,结实率78.67%,千粒重30.24克。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4-7级,颈瘟3-9级,对稻瘟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汕优63。品质鉴定:精米率73.5%,米粒长6.9mm,胶稠度68mm,整精米率56.1%,长宽比3.0,垩白米率5%,垩白度1.1,直链淀粉15.2%,达到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

    (3)产量表现该组合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优质米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35.56公斤,增产3.58%,增产达显著水平,其中2002年平均亩产543.58公斤,比汕优63增产6.13%,增产达显著水平,2003年平均亩产526.21公斤,比汕优63增产0.67%。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17公斤,比汕优63增产9.12%。

    (4)栽培要点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亩栽1.5万窝左右,亩基本苗11-13万,双株栽插,重底早追,N、P、K配合;补施穗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一季中稻区种植。

4、泸香615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泸香91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61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0天,与对照汕优63相当。株高118.3厘米,株型适中,叶片较长直立,叶缘、叶舌、叶鞘为紫色。亩有效穗15.02万,穗长24.7厘米,穗平着粒193粒,结实率70.64%,千粒重27.0克。谷粒淡黄色,长粒型。米质测定:糙米率80.5%,精米率73.8%,整精米率59.2%,粒长7.0mm,长宽比2.9,垩白粒率14%,垩白度3.6%,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4.9%,蛋白质含量11.1%。主要品质指标达国标三级以上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2-7级,颈瘟1-5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省区试中籼迟熟优质D组,平均亩产534.43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35%,差异极显著;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A1组续试,平均亩产543.8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67%,差异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8.7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56%,居试验第2位。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9.7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5%。

    (4)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亩栽1.5万窝,每窝栽两粒谷秧;(3)施肥重底早追,促分蘖;(4)注意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我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5、宜香2308

    (1)品种来源系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2308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2天,比对照汕优63长2天。株型适中,株高121-122厘米,苗期长势旺,抗寒力较强。穗长27厘米,亩有效穗16.26万,穗平着粒152.67粒,结实率79.94%,千粒重29.16g。品质测定:糙米率80.2%,整精米率43.3%,长宽比3.2,垩白粒率16%,垩白度2.6%,胶稠度69mm,直链淀粉15.5%,除整精米率外,其它各项指标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以上。抗性鉴定:叶瘟3-7级,颈瘟1-7级,其抗病性优于汕优63。

    (3)产量表现2002年省优质米区试,平均产量505.95公斤/亩,比汕优63减产1.0%,2003年区试,平均产量539.02公斤/亩,比汕优63增产3.12%,两年平均亩产521.21公斤/亩,比对照汕优63增产0.9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36公斤,比汕优63增产6.88%。

    (4)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每亩植1.3万-1.5万窝为宜;合理施肥,稻田要求前期浅水管理,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6、C优2095

    (1)品种来源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CA与绵恢2095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天,比对照汕优63长1天。株型较紧凑,后期转色好,株高121.3厘米左右,穗长25.4厘米,有效穗17.19万/亩,穗平着粒172.1粒,结实率80.3%,千粒重31.5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整精米率53.8%,长宽比3.0,垩白粒率62%,垩白度16.2%,直链淀粉含量21.9%,胶稠度85mm。抗性鉴定:叶瘟1-7级,颈瘟1-9级,其抗病性优于汕优63。

    (3)产量表现200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561.3公斤/亩,比汕优63增产5.0%,2003年省区试平均产量552.45公斤/亩,比汕优63增产4.43%。两年平均亩产556.89公斤/亩,较汕优63增产4.7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7.6公斤/亩,比汕优63增产6.79%。

    (4)栽培要点作一季中稻栽培,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重底早追,浅水灌溉,适时晒田,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7、硕丰2号

    (1)品种来源系江油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THR-2-1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4天,比对照长4天。株高118厘米,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5-17万,穗长26-27 厘米,穗平着粒170~182粒,结实率79.8~82.2%,千粒重27克。稻米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0.5%,整精米率61.1%,长宽比2.4,垩白米率39%,垩白度7.4%,胶稠度76mm,直链淀粉含量24.3%。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1~9级,颈瘟5-7级。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迟熟B组区试,平均亩产559.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4%,2003年中籼迟熟A2组续试,平均亩产542.6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4%;两年平均亩产551.20公斤,比汕优63增产4.05%。2003年六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1.0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47%。

    (4)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2、适时栽插,最适秧龄为40天左右,最迟不超过50天;3、需肥水条件较高,亩施纯氮不少于10公斤;4、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8、Ⅱ优363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成都市种子总公司用Ⅱ-32A作母本,蜀恢363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种。

    (2)特征特性株高115厘米左右,分蘖力强,亩有效穗17-18万,穗长24-25厘米,穗平着粒173粒左右,结实率81.2%,千粒重26克左右。全生育期153天,比汕优63长3-4天。抗性鉴定:叶瘟3-6级,颈瘟1-7级。品质测定:糙米率81.1%,整精米率62.5%,长宽比2.3,垩白米率36%,垩白度11.9%,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21.4%。

    (3)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48.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5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5%;两年平均亩产552.0公斤,比汕优63增产5.49%。2003年省生产试验6点平均亩产540.2公斤,比汕优63增产6.42%。

    (4)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温室育秧或旱育秧,秧龄45天左右;2、合理密植,亩植1.2-1.4万窝,基本苗9-10万;3、合理施肥,一般亩施纯氮8-11公斤,N、P、K比例为1:0.5:0.5;4、及时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蓟马、螟虫、稻苞虫。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9、蓉稻8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江农早ⅡA作母本,蓉恢906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种。

    (2)特征特性株高114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6-17万,穗长25厘米左右,穗平着粒170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5克左右。全生育期153-154天,比汕优63长1-2天。抗性鉴定:叶瘟1-7级,颈瘟3-9级,品质测定:糙米率84.1%,整精米率54.4%,长宽比2.8,垩白米率36%,垩白度6.3%,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27%。

    (3)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63.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53.4公斤,比汕优63增产4.4%;两年平均亩产557.3公斤,比汕优63增产5.6%;2003年省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53.9公斤,比汕优63增产8.01%。

    (4)栽培要点一般4月上旬播种,秧龄45天左右,亩栽1.5万窝,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杂草。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10、泰优1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D62A与自育恢复系蜀恢202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3天,比对照汕优63长3天。株高11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叶色、叶耳、叶鞘、柱头紫色。亩有效穗17.88万,穗长25.3厘米,穗平着粒152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9.9克。谷粒黄色,长粒,颖尖有深紫色。品质测定:糙米率81.8%,精米率74%,整精米率52.1%,粒长6.0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77%,垩白度16.9%,透明度2级,碱消值5.6,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22.7%,蛋白质含量9.2%,理化指标得分74分。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3-7级,颈瘟1-7级,抗性较对照汕优63强。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省区试中籼迟熟C组,平均亩产547.92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5.17%,差异极显著;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A1组续试,平均亩产552.03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36%,差异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0.22公斤,较对照增产4.71%,居试验第四位。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613.6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12.59%。

    (4)栽培要点(1)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0-45天;(2)亩栽1.2~1.5万穴;(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纯氮8-10公斤,施肥方法:底肥占总量的60-70%,分蘖肥占20-30%,穗肥10%;(3)科学管水,注意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1、绵5优3551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绵5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551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3天,比对照汕优63长3天。株高115.8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叶鞘绿色,叶耳无色。亩有效穗18.8万,穗长24.7厘米,穗平着粒171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5.9克。谷粒金黄色,呈椭圆形,无芒,稃尖紫色。品质测定:糙米率81.6%,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4.6%,粒长6.0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80%,垩白度19.4%,透明度2级,碱消值6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26.4%,蛋白质含量9.1%,理化指标得分68分。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6级,颈瘟1-9级,抗性较对照汕优63强。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省区试中籼迟熟C组,平均亩产559.43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7.37%,差异极显著;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A2组续试,平均亩产554.78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5.65%,差异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2公斤,较对照增产6.41%,居试验第二位。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80.6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53%。

    (4)栽培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秧龄30-40天为宜;(2)宜宽窄行或宽行窄株移栽,亩插1.3~1.5万穴,基本苗8~13万;(3)合理施肥,N、P、K配合施用,亩施纯氮8-10公斤,重底早追;(4)及时防治病虫害,后期注意防治稻颈瘟。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2、川香9838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川香29A与辐恢838组配而成的杂交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2天,比对照汕优63长2天。株高118.7厘米,株型适中,剑叶挺立,叶色浓绿。亩有效穗15.95万,穗长25.6厘米,穗平着粒171粒,结实率79.5%,千粒重30.4克。谷粒金黄色,无芒、颖尖紫色,谷粒中长型。品质测定:糙米率81.4%,精米率73.4%,整精米率56.9%,粒长6.4mm,长宽比2.6,垩白粒率64%,垩白度13.6%,透明度2级,碱消值6级,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23.2%,蛋白质含量9.6%。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8级,颈瘟5-7级,抗性较对照汕优63强。

    (3)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省区试中籼迟熟C组,平均亩产548.47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5.27%,差异极显著;2003年参加中籼迟熟A2组续试,平均亩产546.79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13%,差异极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2公斤,较对照增产5.49%,居试验第四位。2003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50.2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7.71%。

    (4)栽培要点(1)培育多蘖壮秧,秧龄45天左右;(2)亩栽1.4万穴,亩栽基本苗12万左右;(3)需肥中等,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注意磷、钾肥配合施用;(4)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3、泰香5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作物研究所用川香29A与泸香恢1号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3天,比对照汕优63长3~4天,株高118厘米左右,穗长25厘米左右,亩有效穗15万,成穗率65.6%,每穗着粒数193粒,每穗实粒数136粒,结实率70.6%,千粒重2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5%,整精米率59.2%,长宽比2.9,垩白米率14%,垩白度3.6%,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4.9%。稻瘟病抗性:叶瘟3~9级,颈瘟1~9级,抗性优于汕优63。

    (3)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09.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53%。2003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7.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47%,两年平均亩产517.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0.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4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3.92%。

    (4)栽培要点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保证基本苗,合理施肥,重底早追。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4、川香8号

    (1)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香29A与恢复系成恢15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4天,比对照长4天,叶色浓绿,株型适中,剑叶大小中等。株高116厘米左右,穗长25厘米,亩有效穗16.6万,成穗率63%,穗平着粒170粒,结实率77.2%,千粒重28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1%,整精米率62.4%,长宽比2.7;垩白米率40%,垩白度11.9%,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21.7%。稻瘟病抗性:叶瘟2~8级,颈瘟1~3级,抗稻瘟病。

    (3)产量表现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16%。2003年平均亩产551.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两年平均亩产545.5公斤,比对照增产4.2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5 公斤,比汕优63增产6.9%。

    (4)栽培要点适时早播,采用湿润或保温育秧,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45天。一般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12万左右,保证亩有效穗16~18万,合理施肥,重底早追。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5、川香9号

    (1)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香29A与恢复系成恢425配组而成的中籼中熟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1天,比对照辐优838长1天,叶色浓绿,株型适中,剑叶大小中等。株高105厘米左右,穗长24厘米,亩有效穗14.4万,成穗率63%,穗平着粒149粒,结实率81.8%,千粒重31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整精米率55%,长宽比2.7,垩白米率60%,垩白度16.7%,胶稠度45mm,直链淀粉含量19.5%。叶瘟1~7级,颈瘟1~5级,中抗稻瘟病。

    (3)产量表现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0.6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81%。2003年平均亩产507.5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3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4 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6.65%。

    (4)栽培要点适时播种,采用湿润或保温育秧,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天左右。一般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12万左右,保证亩有效穗16~18万,合理施肥,重底早追。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种植辐优838的区域种植。

16、宜香99E-4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宜宾市农科所、眉山市裕丰种业公司用宜宾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宜香1A与眉山市裕丰种业公司育成的新恢复系99E-4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比对照汕优63长3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浅绿,剑叶中宽直立;亩有效穗16.65万,成穗率69.8%,穗长26.7厘米,穗平着粒156.5粒,穗平实粒118.4粒,结实率75.7%,千粒重29.4克。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3~7级,颈瘟1~9级,抗病强于对照汕优63。稻米品质鉴定:糙米率79.2%,整精米率62.4%,长宽比3.0,垩白米率21%,垩白度4.1%,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6.3%,七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颁三级优米标准。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36.18公斤,比对照增产4%;2003年省中籼迟熟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30.13公斤,比对照增产0.08%,两年平均亩产533.39公斤,比对照增产2.52%。

    (4)栽培要点适期早播,培育分蘖壮秧,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其它参照汕优63栽培技术。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汕优63种植区。

17、川香稻5号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育不育系29A与成恢761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3天,比对照汕优63长3~4天。株高117厘米左右,谷粒无芒、颖尖紫色,叶色浓绿,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5.2万,成穗率70.5%,穗长24.8厘米,穗平着粒175.4粒,穗平实粒129.6粒,结实率73.9%,千粒重28.2克。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9级,颈瘟1-9级,抗性强于对照汕优63。稻米品质鉴定:糙米率80%,整精米率61.3%,长宽比3.2,垩白米率16%,垩白度3.3%,胶稠度52mm,直链淀粉含量21.0%,七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颁三级优米标准。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16.8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94%;2003年省中籼迟熟优质组区试平均亩产507.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9%,两年平均亩产512.3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9公斤,比对照增产6.57%。

    (4)栽培要点适期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45天;一般亩植1.5万窝左右,中等肥力田一般亩施纯氮1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左右;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18、宜优3003

    (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宜宾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4天,比对照汕优63长4天。株高117厘米左右,谷粒无芒、稃尖无色,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亩有效穗19.1万,穗长24.1厘米,穗平着粒148.7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7.7克。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3-7级,颈瘟3-9级,抗性强于对照汕优63。稻米品质鉴定: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1.2%,长宽比2.5,垩白粒率48%,垩白度13.3%,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20.5%。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66.0公斤,比对照增产5.91%;2003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9.73公斤,比对照增产3.92%,两年平均亩产557.86公斤,比对照增产4.92%。2003年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77.6公斤,比对照增产9.31%。

    (4)栽培要点适期早播,培育壮秧,秧龄30-40天;合理密植,重底早追,亩施纯氮8-10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19、蓉稻9号

    (1)品种来源蓉稻9号系成都市第二农科所用绵阳市农科所选育的绵5A与自育恢复系蓉恢408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

    (2)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152天,比对照汕优63长2天。有效穗15.62万,成穗率64.1%,株高119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长24.9厘米,每穗着粒158.7粒,每穗实粒119粒,结实率75.2%,千粒重28.3克。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6级,颈瘟1-5级,对稻瘟病的抗性明显强于对照汕优63。品质鉴定:糙米率80%,精米率71.2%,整精米率52.5%,长宽比3.3,垩白米率25%,垩白度4.6%,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23.9%,蛋白质含量8.4%。达到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

    (3)产量表现该组合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优质米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08.7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3.09%。其中2002年平均亩产519.36公斤,比汕优63减产1.46%;2003年平均亩产497.2公斤,比汕优63减产4.88%,2003年在乐山、宜宾、绵阳、南充、达州进行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48.21公斤,比汕优63增产6.81%。

    (4)栽培要点适期播种,培育壮秧,亩窝数1.5-1.7万,重底早追,N、P、K配合施用,浅水灌溉,适时晒田,及时防治病虫、杂草。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丘陵地区汕优63种植区种植。

20、内香1号

    (1)品种来源内香1号系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以自育不育系内香1A和恢复系内恢99-14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8-150天,比汕优63短1-2天。颖尖、叶鞘无色,株高114-118厘米,穗长26厘米左右,穗平着粒146-158粒,穗平实粒119粒左右,结实率75-81.5%,千粒重29克左右。稻米品质测定:糙米率81.0%,整精米率38.6%,长宽比3.0,垩白粒率24%,垩白度3.5%,胶稠度68mm,直链淀粉含量15.9%。七项米质指标中除整精米率低于优米指标外,其余六项达国颁三级以上优米标准。(3)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2002年叶瘟3、4、1、5级,颈瘟5、7、5、7级,2003年叶瘟1、3、3级,颈瘟1、1、3级。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优质B组区试,平均亩产518.6公斤,比汕优63增产1.48%,2003年优质A2组区试,平均亩产536.92公斤,比汕优63增产2.72%,两年平均亩产527.06公斤,比汕优63增产2.0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1公斤,比汕优63增产2.06%。

    (4)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以中苗移栽为好、每穴栽2粒谷秧苗。(2)合理密植,亩栽1.2-1.3万穴。(3)施肥管理上宜重底早追,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切忌偏施氮肥。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种植汕优63的地区种植。

21、金优188

    (1)品种来源系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用金23A与自育恢复系乐恢188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1天,比对照长1天;株高120厘米,叶色浓,茎杆粗壮,叶片较宽,剑叶直立,株型松散适中;亩有效穗14.9~15.86万,穗平着粒182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8.2克;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2.3%,整精米率56%,长宽比2.8,垩白米率85%,垩白度17.8%,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26.2%。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1-8级,颈瘟3~9级。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迟熟B组区试,平均亩产559.2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60%;2003年中籼迟熟A2组续试,平均亩产567.17公斤,比汕优63增产8.01%;两年平均亩产563.20公斤,比对照增产6.3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0.4公斤,比汕优63增产10.78%。

    (4)栽培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壮秧,秧龄35天左右;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亩栽1.0-1.2万窝;3、合理施肥,基肥、分蘖肥及穗肥比例4:4:2;4、加强病虫害防治。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平坝及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

22、蜀龙优4号

    (1)品种来源系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江油川江水稻所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中9A与JR885(6号)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9天,比对照短1天;株高118 厘米,叶色淡绿,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6.05万,成穗率66%;穗长26 厘米,穗平着粒170粒左右,结实率78.93%,千粒重26-27克。稻米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1.3%,整精米率50.8%,长宽比3.0,垩白米率24%,垩白度3.8%,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22.6%。抗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1-6级,颈瘟5~9级。

    (3)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B组区试,平均亩产527.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2003年中籼迟熟优质A1组续试,平均亩产526.16公斤,比对照减产0.64%;两年平均亩产527.2公斤,比汕优63增产1.5%;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88公斤,比汕优63增产5.94%。

    (4)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适龄移栽,秧龄35-45天;2、一般肥力田亩施纯氮10公斤;3、合理密植,7×5或8×5(寸)为宜,亩基本苗9-10万。4、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作一季中稻栽培。

23、中优936

    (1)品种来源系达州市农科所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达恢936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稻组合。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天,比对照辐优838长1-2天;株高111 厘米,亩有效穗15万,穗长25.7 厘米,穗平着粒174粒,结实率73.6%,千粒重27.6克。稻米品质分析结果:糙米率80.7%,整精米率57.8%,长宽比3.0,垩白米率38%,垩白度11.3%,胶稠度40mm,直链淀粉含量19.5%。稻瘟病鉴定结果:叶瘟1-6级,颈瘟1-9级。

    (3)产量表现2002年四川省中籼中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17.44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18%;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511.0公斤,比对照增产4.61%;两年平均亩产514.22公斤,比辐优838增产4.4%;2003年五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辐优838增产11.35%。

    (4)栽培要点1、适期播种,适龄移栽,采用湿润育秧或旱育秧,秧龄35-45天;2、合理密植,平坝区8×5或(9+5)×5寸,丘陵区(8+5)×5寸。3、重底早追,增施磷钾肥。

    (5)适宜种植地区我省丘陵中海拔地区和平坝多熟制地区作中熟中稻种植。

24、蜀龙优3号

    (1)品种来源系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种子工程技术研究所用Z833A作母本,蜀龙恢862作父本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9.5天,比对照辐优838长1天,株高103厘米,株型适中,穗长24厘米,有效穗15万/亩,穗着粒数144-150粒,结实率81%,千粒重30g。品质测定:糙米率80.9%,整精米率38.3%,长宽比3.0,垩白米率39%,垩白度0.9%,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13.1%,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1-8级,颈瘟3-9级。

    (3)产量表现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7.46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4.19%,2003年区试平均亩产520.5公斤,比对照增产6.55%,两年平均亩产518.98公斤,比对照增产5.36%。2003年省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527.5公斤,比对照辐优838增产8.69%。

    (4)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合理密度,科学管水,注意病虫害防治。

    (5)适宜种植地区适宜我省种植辐优838的地区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