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学院育成
国审玉20000010
特征特性: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6-102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株高250-270厘米,穗位120-125厘米。果穗粗短,呈筒形,穗长20-26厘米,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36-40个,千粒重300-350克,不秃顶,籽粒马齿型,排列紧密,粒黄色有顶白。籽粒品质中等。抗黑粉病,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和粗缩病。籽粒含粗蛋白11.06%,粗脂肪3.76%,粗淀粉69.45%,赖氨酸0.32%。该品种穗位偏高,籽粒外观商品品质一般。
产量表现:
1998、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组区试,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551.3公斤,比对照掖单19号增产22.24%,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在23个点中有21点增产,居第一位;1999年平均亩产561.7公斤,比对照掖单19号增产11.1%,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二位,在24个试点中有19点增产5点减产。1999年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649.1公斤,居第一位,在每个省份都表现增产,其中8个点位居首位。
栽培技术要点:
在黄淮海地区麦收后及时直播或于麦收前在麦行中套种,适宜密度每亩3000-3500株,套种时应及时防治麦田害虫;施肥苗期以促为主,大喇叭口期重施追肥以保证开花和灌浆期的营养需要。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适宜密度为3000-3500株/亩,推广中应注意防止倒伏,在大、小斑病易发区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