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安徽 » 正文

2006年安徽审定玉米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120
 

玉      米

郑035

郑035,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4。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H05×五黄桂,于2002年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稀植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502.8公斤和446.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分别增产6.46%和10.08%;两年区试14点次,13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474.5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8.14 %;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508.8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78%。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夏播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比农大108晚熟2天;幼苗叶尖椭圆型,苗期长势旺盛,牙鞘紫红色;株型较松散,株高250厘米,穗位高100厘米。雄穗分枝15个左右,花药红色,花丝红色;全株约20片叶,叶片宽大下披,活棵成熟,抗倒伏能力较强。果穗筒形,穗长18.0厘米,粗5.0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约32粒,出籽率86%,千粒重340克,穗轴红色,籽粒马齿型,纯黄色。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抗大斑病、弯苞菌叶斑病和矮花叶病,中抗瘤黑粉病。

夏播种植应尽量提早播种,每亩留苗3000~3500株,可采用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83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提高播种质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高产田增施锌肥;加强田间管理,水肥管理上注意前控后促。

金海2106

金海2106,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5。系山东省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用JH3009×齐319-5,于2001年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稀植组区域试验,2004年区试平均亩产499.4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3.51%,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区试平均亩产423.3公斤,较对照增产4.45%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15点次,12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443.9公斤,比对照增产3.94 %。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493.5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3.57%。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7天,苗期牙鞘浅紫色,长势一般,株高25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株型紧凑,花药绿色,花丝青色,雄穗分枝11个左右,全株约19片叶,部分试点倒伏较重,空杆较多,茎腐病较重。果穗长筒型,半硬粒,籽粒纯黄,穗长18.7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较少,穗行数平均16行,且年季间较稳定,行粒数32粒,出籽率87%,千粒重320克左右。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大、小叶斑病、矮花叶病,抗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感瘤黑粉病。

夏播种植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每亩留苗3000~3500株,麦田套种、清种或间作均可,一播全苗,施好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开花至灌浆期的丰产水,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生产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鲁宁202

鲁宁202,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6。系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用Lx9801×N13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密植组区域试验, 2004年区试,平均亩产534.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9%,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区试平均亩产429.9公斤,比对照增产5.99%,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14点次,12点增产,2点减产,平均亩产482.1公斤,比对照增产5.93 %。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亩产503.8公斤 ,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19%。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全生育期和郑单958相同,株型较紧凑,苗期长势较弱,牙鞘紫红色,花药护颖绿色,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10-14个,全株约20片叶,上部叶片下披松散,较抗倒伏,病害轻,活棵成熟。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果穗长筒形,白轴,硬粒型,籽粒黄白色,穗长17厘米,粗5厘米,穗行数14.0行,行粒数32粒,出籽率86%,千粒重349克较高。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抗大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感瘤黑粉病、玉米螟。

夏播种植一般在6月20日以前播种为宜,每亩留苗3500~4000株,麦田套种、清种均可。注意前中后期均衡施肥。生产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

金来玉5号

金来玉5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7。系山东莱州金莱种业有限公司用JL4148×JL045,于1999年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密植组区域试验区域试验,2004年区试平均亩产522.0公斤,较对照郑单958增产3.45%,达显著水平;2005年区试平均亩产430.8公斤,较对照郑单958增产6.2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14点次,11点增产,3点减产,平均亩产476.4公斤,比对照增产4.68 %。2005年同步生产试验,5点全部增产,平均亩产479.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86%。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夏播全生育期96天,株型紧凑,苗期长势旺,牙鞘紫红色,全株19片叶,穗上部叶片上冲,雄穗分枝10个左右较少,花药护颖绿色,花丝粉红色;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较抗倒伏,田间病害发生轻,保绿度高,活棵成熟,成熟期外观长相良好。果穗筒形,穗长18厘米,粗4.9厘米,有少量秃顶,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白轴,硬粒形,籽粒纯黄,外观品质良好。出籽率86.8%左右,千粒重320克。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该品种高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抗大斑病、矮花叶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玉米螟。

夏播种植每亩留苗4000株,可采用宽窄行种植,麦田套种、清种均可,施足底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生产中注意防治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东911

东911(TH3618),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8。系四川东南种业公司用H89-22×H272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3-2004年两年安徽省密植组区域试验,2003年区试平均亩产358.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80%;2004年区试平均亩产527.5公斤,比对照增产4.8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区试14点次,10点增产,4点减产,平均亩产443.0公斤,比对照增产6.81 %。2005年生产试验,4点增产,1点减产,亩产475.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2%。适宜在安徽省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果穗以下较松散,穗上部叶片较上冲,全株20片叶,牙鞘紫红色,雄穗分枝10-14个左右,株高246厘米,穗位93厘米,穗长19厘米,较抗倒伏,田间病害发生轻,穗粗4.7厘米,有少量秃顶。果穗长筒型,籽粒纯黄、硬粒型,红轴,穗行数14行,行粒数34粒,千粒重340克。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接种鉴定结果:高抗弯孢菌叶斑病,抗大斑病、抗矮花叶病,中抗茎腐病,感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夏播种植一般在6月中旬播种,每亩留苗3500株,麦田套种、清种或间作均可,一播全苗,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施粒肥,浇好开花至灌浆期的丰产水,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生产中注意防治小斑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

皖玉17号

皖玉17号(HH003),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49。系安徽淮河种业有限公司用H98-3×H97-2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2003-2005年三年安徽省密植组区域试验,2003年区试平均亩产338.7公斤,较对照郑单958增产3.74%。2004年区试平均亩产509.8公斤,较对照增产1.35%;2005年区试平均亩产433.0公斤,平均增产6.76%,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生产试验中,5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亩产538.9公斤,较郑单958增产5.24%。适宜在安徽省作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夏播生育期95天,株型紧凑,上部叶片宽大,苗期长势一般,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穗柄短,雄穗分枝较短,分枝数23-28个,全株20片叶,花药黄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形,籽粒硬粒型,纯黄色,白轴,外观商品品质较好,穗长16厘米,穗粗4.5厘米稍细,秃顶较少,穗行数14行,行粒数34粒较多,出籽率88%左右较高,千粒重300克较低。

据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虫害鉴定结果: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感玉米螟。

夏播种植一般在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留苗4000株,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使用磷、钾、锌肥;追施氮肥应提早,促早发。注意防旱、排涝,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皖玉18号

皖玉18号(宿糯1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50。系宿州市农科所用SN21×SN22,于2002年育成的糯质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鲜食组区域试验, 2004年区试鲜果穗平均亩产822.5公斤,比对照增产49.9%;2005年区试鲜果穗平均亩产797.7公斤,比对照增产35.8%;两年平均亩产810.1公斤,比对照增产42.6%。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玉米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夏播出苗至采收72天,与对照生育期相当。幼苗叶鞘紫红色,总叶片数20片。雄穗分枝14个,花药黄色,护颖淡红色,花丝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长19厘米,穗粗4.6厘米,轴粗2.9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筒形,穗行数14行,行粒数30粒,粒白色,轴白色,鲜百粒重32.0克,田间病害较轻。品质评价结果,总评分85.5。

一般每亩留苗密度春播3500株、夏播4000株;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一般300米以上,时间隔离,以其它类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病虫害,在喇叭口期用生物制剂Bt防治玉米螟。

皖玉19号

皖玉19号(凤糯2004),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51。安徽科技学院玉米所用黄白糯×糯6育成的糯质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鲜食组区域试验,2004年鲜果穗平均亩产725.6公斤,比对照增产32.3%;2005年鲜果穗平均亩产637.4公斤,比对照增产8.5%;两年平均亩产681.5公斤,比对照增产20.0%。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玉米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组合出苗至采收71天,比对照生育期早1天。株高210厘米,穗位高92厘米,株型半紧凑,双穗率0.3%,空杆率3.9%,倒伏率1.8%,倒折率1.0%。穗长16.9厘米,穗粗4.6厘米,轴粗2.8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锥形,穗行数15.5行,行粒数25.6粒,粒白色,轴白色,鲜百粒重29.7克,田间病害记载结果,病害轻。品质评价结果,总评分84.9。

一般每亩留苗密度春播3300株、夏播3500株;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一般300米以上,时间隔离,以其它类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病虫害,在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可用生物制剂Bt。播种时,按每亩20公斤沟施磷酸二铵,拔节前可按每亩25-30公斤尿素一次性施追肥。

中甜9号

中甜9号,审定编号:皖品审06050552。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CTB22×ZT67育成的超甜型杂交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参加2004-2005年两年安徽省鲜食组区域试验,2004年鲜果穗平均亩产813.1公斤,比对照增产48.2%;2005年鲜果穗平均亩产624.6公斤,比对照增产6.3%;两年平均亩产718.9公斤,比对照增产26.6%。适宜在安徽省作鲜食玉米种植。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6年1月22日审定通过。

该组合出苗至采收73天,与对照相当。株高216.1厘米,穗位高68厘米,株型半紧凑,双穗率0.4%,空杆率8.6%,倒伏率6.4%,倒折率0.7%。穗长19.2厘米,穗粗4.9厘米,轴粗2.9厘米,秃尖长3.6厘米,穗筒形,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0.5粒,粒黄色,轴白色,鲜百粒重31.0克,田间病害记载结果,病害轻。品质评价结果,总评分86.1。

一般每亩留苗密度春播3300株,夏播3500株;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空间隔离一般300米以上,时间隔离,以其它类型玉米散粉期相差20天以上为宜;最佳采收期在受粉后23-25天;用高效低毒的药剂防治病虫害,在喇叭口期用生物制剂Bt防治玉米螟。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