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四川 » 正文

2006年四川审定水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902
 

1、川香858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川香29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泸恢825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2.4天,比对照汕优63长4天。株高118厘米,该组合株型紧散适中,叶鞘、叶缘、柱头均为紫色,分蘖力中上,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亩有效穗15.4万,穗长25.0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2.93粒,结实率80%,千粒重29.44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2%,精米率73.8%,整精米率57.4%,粒长6.8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28%,垩白度4.4%,透明度1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77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3%,蛋白质含量9.3%。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1、5、3、5级,颈瘟1、9、5、7级;2005年叶瘟4、5、5、8级,颈瘟1、3、5、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B1组区试,平均亩产558.3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7%;2005年中籼迟熟优质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28.0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35%。两年平均亩产543.2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4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5.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3%。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6.7%。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②亩栽1.2~1.5万穴,每穴栽2粒谷秧苗。③重底早追、NPK配合施肥,一般亩施8~10公斤纯N20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K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纯N作追肥;④根据预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2、内香8514

(1)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内恢99-14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9.9天,比对照汕优63长1.5天。株高118.4厘米,株型松散适中,叶片中宽直立,叶缘、叶鞘、叶腋、节间、颖尖紫色,谷粒浅黄色、无芒、稃尖无色,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5.32万,穗长25.9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0.1粒,结实率77.5%,千粒重29.5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2%,精米率70.7%,整精米率36.2%,粒长7.0毫米,长宽比3.1,垩白粒率34%,垩白度4.6%,透明度1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蛋白质含量9.0%。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1、2、2、3级,颈瘟0、1、1、3级;2005年叶瘟3、4、4、5级,颈瘟1、1、3、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C组区试,平均亩产552.6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11%;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6.6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1%。两年平均亩产525.8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9%。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9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2.51%。两年区试增产点次87.5%。

(5)栽培要点:①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弹性大,以栽中苗为好;②亩栽1.3-1.5万穴,双株栽插,基本苗8-10万左右,亩有效穗控制在16-20万穗;③重底早追,注意N、P、K肥搭配使用,忌偏施肥。超高产栽培过磷酸钙用量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④注意后期水肥管理,忌脱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3、绵香576

(1)选育单位: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用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绵香1A与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辐恢576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4天,比对照汕优63长1.4天。株高123.5厘米,株型适中,剑叶较直,谷粒黄色,个别谷粒顶端有短芒,长粒,颖尖、叶鞘、叶环、叶缘、叶尖有色。亩有效穗15.16万,穗长25.7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58.3粒,结实率76.2%,千粒重29.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6%,精米率72.4%,整精米率48.1%,粒长6.8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37%,垩白度8.5%,透明度1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10.3%。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4、4、4、5级,颈瘟1、3、5、5级;2005年叶瘟2、6、6、8级,颈瘟1、3、5、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D组区试,平均亩产534.5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86%;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6.0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9%。两年平均亩产517.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6.7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2%。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3.3%

(5)栽培要点:①海拔400m以下的平丘地区,宜3月中、下旬播种;海拔400m以上的丘陵山区宜4月上旬播种。采用旱地或地膜培育分蘖壮秧。秧龄40-45天为宜;②宜采用宽窄行栽培,亩栽1.2-1.5穴,亩栽足基本苗9-10万。每穴栽2-3粒谷苗;③中等肥力田,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75公斤以上,尿素6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7公斤。移栽秧返青后施分蘖肥,亩施尿素4公斤。确保后期不缺肥;④稻田要求前期浅水管理,中期苗够晒田,后期湿润管理到成熟。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4、内香8156

(1)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内香5A与自育恢复系内香恢2156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9.6天,比对照汕优63短0.1天。株高116.5厘米,株型松散适中,下位叶较窄,上层叶片中宽直立,叶缘、叶鞘、叶腋、节间、茎内壁紫色,谷粒浅黄色、无芒、稃尖无色,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4.63万,穗长25.7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0.5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9.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1%,精米率73.3%,整精米率47.1%,粒长6.9毫米,长宽比3.0,垩白粒率32%,垩白度4.6%,透明度1级,碱消值5.2级,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3%,蛋白质含量10.3%。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1、1、3、4级,颈瘟3、5、7、7级;2005年叶瘟1、4、5、7级,颈瘟3、3、5、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优质D组区试,平均亩产536.6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28%;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4.8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3%。两年平均亩产518.1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1%。两年区试增产点次87.5%。

(5)栽培要点:①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秧龄弹性大,以栽中苗为好;②亩栽1.3-1.5万穴,双株栽插,基本苗8-10万左右,亩有效穗控制在16-20万穗;③重底早追,注意N、P、K肥搭配使用,忌偏施肥。超高产栽培过磷酸钙用量不少于25公斤,钾肥不少于15公斤;④注意后期水肥管理,忌脱水过早影响品质和产量。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5、Ⅱ优518

(1)选育单位:眉山市三丰种业有限公司、乐山市良种场

(2)品种来源:用Ⅱ-32A与乐山市良种场育成的恢复系乐恢5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2天,比对照汕优63长2.8天。株高130.2厘米,株型紧凑适中,苗期分蘖力中上,叶片较挺直,抽穗整齐,落黄一致。种子粒黄色,稃尖紫色,无芒,短粒,脱粒性好。亩有效穗14.38万,穗长25.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85.5粒,结实率75%,千粒重27.0克。品质测定:糙米率79.1%,精米率71.1%,整精米率65.3%,粒长5.8毫米,长宽比2.3,垩白粒率65%,垩白度18.1%,透明度2级,碱消值5.8级,胶稠度6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9%,蛋白质含量6.7%。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3、4、5、5级,颈瘟5、5、7、7级;2005年叶瘟2、5、6、8级,颈瘟3、3、5、5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C2组区试,平均亩产530.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0%;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499.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11%。两年平均亩产512.4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1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7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3.3%。

(5)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载足基本苗,合理施肥,重底早追,N,P,K配合,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6、宜香101

(1)选育单位:自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宜宾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宜香1A与自贡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GR101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1.3天,比对照汕优63长1.3天。株高116.6厘米,株型适中,叶色、叶鞘绿色,叶耳无色,剑叶挺直,谷粒黄色、长粒、无芒,柱头白色、颖尖秆黄色,后期转色好。亩有效穗14.9万,穗长26.9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58.5粒,结实率76.7%,千粒重31.3克。品质测定:糙米率78.8%,整精米率56.9%,长宽比3.0,垩白粒率19%,垩白度8.3%,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3%。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1、5、5、5级;颈瘟5、5、5、9级,2005年叶瘟5、5、7、9级,颈瘟5、7、7、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B2组区试,平均亩产588.9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8%;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12.2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7%。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5.9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77%,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4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8%。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91.5%。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海拔400m以下平丘区宜3月上旬至3月下旬播种,海拔400m以上丘陵山区宜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秧龄30?45天;②栽插密度:亩植1.2?1.5万穴为宜,每穴植两粒谷苗;③施肥管理:本田应采用N、P、K、Zn配合施用,N、P、K比为2:1:1.5,亩施纯氮8?10公斤,采用重底早追加穗肥的施用方法;④科学管水:前期浅水灌溉为主,中期够穗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⑤病虫防治:以综合防治为主,重点对稻螟虫、稻蓟马、稻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7、K优AG

(1)选育单位: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育成的不育系K17A与自育恢复系AG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7.2天,比对照汕优63短0.7天。株高114.7厘米,株型紧凑适中,叶片挺直,叶缘、叶鞘、叶耳紫色,谷粒黄色,无芒。亩有效穗15.7万,穗长24.4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57.2粒,结实率81.4%,千粒重28.1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3.7%,粒长6.2毫米,长宽比2.5,垩白粒率88%,垩白度12.5%,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0%。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4、4、5、6级,颈瘟1、3、7、9级;2005年叶瘟5、5、5、9级,颈瘟3、3、5、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D2组区试,平均亩产557.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4%;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20.5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52%。两年平均亩产536.9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1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4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6%。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4.9%。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宜在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秧龄40-45天;②适宜宽窄行种植,每亩1.3-1.4万穴;③宜采用重底,早追,后补的施肥方法,底肥占总用肥量的70%,以有机肥为最好; N,P,K肥配合施用,纯N:P2O5:K2O为2:1:1;3.5;④移栽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到时或苗足晒田,幼穗分化减数分裂期复水,收割前一周断水;⑤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对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进行预防与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8、冈优305

(1)选育单位: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用冈46A与成都南方杂交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FUR30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9.4天,比对照汕优63长0.4天。株高115.8厘米,株型紧凑适中,叶片挺直宽大,叶缘、叶鞘、叶耳紫色,谷粒黄色,无芒,短圆粒。亩有效穗14.4万,穗长24.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84.1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5.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2.2%,整精米率49.4%,长宽比2.5,垩白粒率78%,垩白度14.4%,胶稠度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25 %。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3、5、5、9级,颈瘟7、7、7、9级;2005年叶瘟4、5、5、9级,颈瘟3、3、7、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D1组区试,平均亩产558.8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24%;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5.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9%。两年平均亩产529.0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2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7.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85.5%。

(5)栽培要点:①适期播种,秧龄40-45天;②每亩1.2-1.3万穴;③宜采用重底,早追,后补的施肥方法,底肥占总用肥量的70%,以有机肥为最好; N,P,K肥配合施用,纯N:P2O5:K2O为2:1:1;④移栽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到时或苗足晒田;⑤根据当地植保站的病虫预报,及时对螟虫,稻瘟病等病虫害进行预防与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9、K优21

(1)选育单位: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K17A与四川中正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恢复系R21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8.2天,比对照汕优63短0.8天。株高114.2厘米,苗期长势旺,叶色浓绿,株型松散适中,颖壳淡黄色、无芒、颖尖紫红色,谷粒中长型,抽穗整齐,后期转色落黄好。亩有效穗16.61万,穗长22.8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38.3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8.8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0.1%,精米率72.02%,整精米率64.1%,粒长5.8毫米,长宽比2.2,垩白粒率97%,垩白度34.9%,透明度3级,碱消值6级,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5%,蛋白质含量7.2%。稻瘟病抗性鉴定:2004年叶瘟1、4、5、7级,颈瘟3、5、7、9级;2005年叶瘟3、3、5、7级,颈瘟3、3、5、7级。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C1组区试,平均亩产545.2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4%;2005年中籼迟熟一组续试,平均亩产508.7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4%。两年平均亩产523.9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98%。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4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2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78%。

(5)栽培要点:①适期播种,培育多蘖壮秧,秧龄35-40天; ②一般亩栽1.5-2.2万穴,亩基本苗8-13万左右,保证亩有效穗在18万以上;③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N、P、K配合施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促进早发稳产,提高分蘖成穗率;④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及时综合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10、菲优188

(1)选育单位: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德农正成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用内江市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育成的不育系菲改A与乐山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恢复系乐恢188组配而成的高直链淀粉含量专用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52.9天,比对照汕优63长0.3天。株高111.2厘米,苗期叶色深绿,叶片宽,长势旺,剑叶直立、挺,茎秆粗壮,叶鞘绿色,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4.57万,穗长25.5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85.1粒,结实率76.3%,千粒重29.7克。品质测定:糙米率82.2%,精米率74.1%,整精米率46.4%,粒长6.9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97%,垩白度36.4%,透明度3级,碱消值4.9级,胶稠度8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5%,蛋白质含量9.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3年叶瘟3、3、6级,颈瘟3、5、7级;2004年叶瘟4、4、4、5级,颈瘟5、7、7、9级。

(4)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四川省中籼迟熟高产D1组区试,平均亩产552.8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2%;2004年中籼迟熟B1组续试,平均亩产578.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2%。两年平均亩产565.7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4%。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5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7%。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次95.5%。

(5)栽培要点:①适期早播,培育壮秧; ②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亩栽1.0-1.2万穴; ③科学用肥,掌握基肥、分蘖肥及穗肥比例,以4:4:2为宜;④宜采用浅水栽插,寸水返青、薄水分蘖、保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灌溉方式进行;⑤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作一季中稻高直链淀粉专用品种种植。

11、宜香3774

(1)选育单位:宜宾市农科所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3774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72.8天,比汕优63短0.4天。株高99.4cm,苗期长势旺,抗寒力较强,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叶片绿色,叶耳浅绿色。穗长24.4cm,穗平粒数156.5粒,结实率81.9%。穗层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转色佳。分蘖力强,有效穗19.2万/亩,成穗率68.4%。品质测定:糙米率79.9%,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8.6%,粒长6.2mm,长宽比2.5,垩白粒率30%,垩白度4.0%,透明度1级,碱消值6.5级,胶稠度55mm,值链淀粉含量17.5%,蛋白质含量9.6%。稻瘟病抗性鉴定:叶瘟5级、颈瘟5级,其抗性优于对照。

(4)产量表现:在2002年凉山州杂交水稻新品种区试中,平均亩产627.0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5.1%,增产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740.4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2%;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83.7公斤,较对照增产4.6%。2004年参加凉山州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2.9公斤,较对照汕优63增产4.5%。

(5)栽培要点:适时播种亩播种,采用地膜育秧、湿润育秧或两段育秧,培育多蘖壮秧。栽插密度,每亩1.5-2.0万穴,栽插规格26.7×16.7cm或20.0×16.7cm,每穴2粒谷苗,最高苗控制在20-22万/亩为宜。施肥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凉山州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