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奥9号
(1)选育单位:庞良玉
(2)品种来源:系以自交系PS098为母本,自交系PS05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玉米单交种。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20天。株高258cm,穗位高109 cm,单株叶片数20片左右,叶色深绿,叶宽中等,株型半紧凑,绿秆成熟;雄穗较发达,分枝中长,花药紫色,花粉量大,散粉时间较长;雌穗花丝绿色、多而整齐、活力强;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果穗筒形,穗长18.6cm,穗行数16.1行,行粒数35.8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296克,出籽率高达86.2%。容重755g/L,粗蛋白质10.1%,粗淀粉75.2%,粗脂肪4.3%,赖氨酸0.32%;田间纯度99.5%;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杂交玉米平丘A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3.57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2.94%;2005继续参加省平丘A组区试,平均亩产515.6,比对照川单13增产7.2%;两年18点次平均亩产544.6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10.1%,达极显著水平,18点次中16增2减。2005年生产试验5点均增产,平均亩产525.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20.46%。
(5)栽培要点:适宜四川春播;宜采用肥球育苗移栽,也可直播;亩植3000株左右,地膜覆盖栽培;足施底肥,适施苗肥,巧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增施磷钾肥、农家肥和锌肥;综合防治病、虫、鼠、草害,小麦套作应及时上高厢施肥。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2、天玉2008号
(1)选育单位: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武胜县农科所
(2)品种来源:天玉2008号由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和武胜县农科所用自交系JG02-1作母本,JG02-2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生育期120天。株高236cm,穗位高90.2cm,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色,幼苗生长势旺,单株总叶数20片。雄穗发达,护颖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7.1cm,穗行数16.7行,行粒数34.8粒,千粒重316.5克,出籽率84.2%,籽粒白色马齿型,商品性好,粗蛋白质含量9.4%,粗脂肪5.4%,粗淀粉69.6%,赖氨酸含量0.35%;容重为742克/升。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第10组,平均亩产586.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8%,居供试品种第1位;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1组,平均亩产528.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9.7%,居第1位。两年平均亩产558.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3%,仍居第1位。两年共计19个点次,17个点增产。2005年生产试验,全省5点次平均亩产53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22.47%。
(5)栽培要点:四川省播3月上中旬一4月初为适期,亩植密度3000-3200株,施肥管理应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3、东168
(1)选育单位:四川东南种业有限公司、四川省武胜县农科所
(2)品种来源:东168系从江苏省徐州市种子公司引进自交系H811作母体,外引自交系丹340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生育期118天,株高244.2cm, 穗位高92.4 cm,株型半紧凑,叶片深绿色,幼苗生长势旺,单株总叶数20片;雄穗发达,护颖紫色,花药黄色,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7.8cm,行粒数33.2粒,千粒重321克,出籽率85.1%,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商品性好;粗蛋白质含量11%。粗脂肪4.4%,粗淀粉74.8%,赖氨酸含量0.36%,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和茎腐病。
(4)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第十二组,平均亩产511.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5.3%;增产点8个,减产点2个。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4组,平均亩产511.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9%,居第2位。增产点9个,减产点1个。两年平均亩产511.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9%。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全省5点次平均亩产612.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5.5%。
(5)栽培要点:四川春播3月上中旬?4月初为适期,亩植密度2800?3000株,施肥管理应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4、奎玉668
(1)选育单位:绵阳市奎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由绵阳市奎丰种业公司用长04×Y3组配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5天,比对照川单15短3天,幼苗绿色,成株平均株高248cm左右,穗位高104cm左右,成株叶片与主茎夹角较小,株型半紧凑。幼苗长势好,苗势中等,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单株总叶数21片,雄穗分枝7-12个,颖壳浅紫色,花药红色。穗长19.0cm,穗行数16.4行,行粒数35.5粒,百粒重218.1g单穗粒重169.1g,籽粒黄色马齿型,红轴。容重745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2%、粗蛋含量为9.5%、粗脂肪为5.9%、粗淀粉为75.4% 。经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感茎腐病。
(4)产量表现:参加2004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80.0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6.1%,2005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66.3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0%;两年平均亩产473.2kg比对照增产8.1%,在两年19个试点中16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4.1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1.85%。
(5)栽培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每亩密度3200株左右。施肥:重施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提苗肥宜早,稳施拔节肥,猛功穗肥,抽雄至散粉期间注意水肥充足。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苗齐、苗全、苗壮。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山区种植。
5、万单14
(1)选育单位:重庆三峡农科所 四川省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
(2)品种来源:万单14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用自选系286-5作母本,用75-1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生育期119.9天左右,比对照川单15短3天。株高277厘米,穗位高约135厘米,穗长筒形,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4.8行,行粒数33.8粒,百粒重32.0粒,单穗粒重166.5克,籽粒白色,半马齿型,籽粒容重高,品质佳,穗轴白色。该品种出苗整齐,苗期长势较强,叶色浓绿,叶鞘紫绿色,生长势强,成株叶片宽,上部叶片较稀,全株叶片数20叶左右;雌雄花期协调,果穗结实良好,接种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玉米螟。品质分析结果籽粒粗蛋白含量10.48%,粗脂肪含量4.56%,粗淀粉含量72.62%,赖氨酸含量0.27%。接种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玉米螟。
(4)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四川省山区2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9.1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8.1%,2005年平均亩产459.8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8.5%,且点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474.5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8.3%。2005年四川省区试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0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3.54%。
(5)栽培要点:参照当地播种时间适时播种,亩植密度一般2800-3000株左右。播种时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配以过磷酸钙40-50公斤。早施苗肥,巧施拔节肥。施肥时配搭粪水和一定数量的钾肥和草木灰,以达到促杆壮籽的目的。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四川山区种植。
6、隆单9号
(1)选育单位: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系南充市农科所于2000年用外引系273与自选系南381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4天,比川单13号短1.6天。南477属半紧凑株型品种。成株平均株高259.5厘米,穗位高107.0厘米。果穗长筒型,较粗大,穗长19.3厘米,秃尖0.8厘米,穗行数15.9行,行粒数42.3粒,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268.0克,出籽率88.6%,轴色为白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53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2%、粗蛋含量为10.5%、粗脂肪为5.2%、粗淀粉为73.2% 。省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4年、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组试验。2004年平均亩产533.2kg,比对照种川单13号增产7%;2005年平均亩产523.5kg,比对照种川单13号增产10.7%;两年平均亩产528.5kg,比对照种川单13号增产8.8%;2005年五个生态区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74公斤,比川单13增产11.85%。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一般亩植3000-3200株为宜。施肥:重施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提苗肥宜早,稳施拔节肥,猛攻穗肥。抽雄至散粉期间注意水肥充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7、海禾2号
(1)选育单位: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育成。母本LS02系以美国杂交种“PN78599”为基础材料,经过自交多代选育而成。父本LS06系从野生有稃玉米导入γ射线照射诱变,从变异株中经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省春播全生育期121天左右。幼苗深绿色,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18-20片叶,株高268厘米左右,穗位106厘米左右。花药黄色,花丝浅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2.4粒,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14克,穗轴白色。籽粒粗蛋白含量9.99%,粗脂肪含量3.57%,总淀粉含量70.17%,赖氨酸含量0.32%,容重791克/升。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茎腐病。抗逆性强,活秆成熟。
(4)产量表现:2004年四川省山区I组区试,平均亩产496.3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9.6%,居第四位;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461.1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7.0%,居第五位。两年平均亩产478.8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8.3%,在两年18个点中13点增产。2005年山区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4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9.76%。
(5)栽培要点:春播3月上旬-4月初播种,适宜种植密度3000株/亩。播种时每亩施农家肥800-1000公斤,亩施玉米专用复合肥50公斤作种肥,苗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每亩20公斤和30公斤。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山区推广种植。
8、川单418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 SCML202作母本,与金黄96B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09天左右,株高269厘米,穗位高118厘米,花药紫色,花丝绿色,果穗长19.1厘米左右,穗行数18.7行,行粒数33.7粒,籽粒黄色马齿,穗轴红色。千粒重275克。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45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5%、粗蛋含量为10.9%、粗脂肪为4.4%、粗淀粉为75.4% 。接种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纹枯病和茎腐病。
(4)产量表现: 2004~2005两年参加省区试(平丘B组),平均亩产555.4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5%。在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9.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23.5%。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净作每亩种植3200-3600株为宜;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6)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在四川平丘区种植。
9、川单416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川单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R08作母本,与自育系SCML103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长19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粒,籽粒黄色马齿,穗轴红色,千粒重310克。容重743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2%、粗蛋含量为11.4%、粗脂肪为3.8%、粗淀粉为77.1% 。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4~2005两年参加省区试(平丘A组),平均亩产521.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3%。在2005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28.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1%。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净作每亩种植2800-3200株为宜;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6)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在四川平丘区种植。
10、川单417
(1)选育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
(2)品种来源: 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育系ES40作母本,与698-3作父本于2001年组配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3)特征特性:在四川山区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川单15短3天,株高27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长19.0厘米左右,穗行数16.1行,行粒数35粒,籽粒黄色半马偏硬粒型,穗轴白色。千粒重300克。容重759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5%、粗蛋含量为12.7%、粗脂肪为5.1%、粗淀粉为71.1%。人工接种鉴定,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4~2005两年参加省区试(山区2组),平均亩产472.2公斤,比对川单15增产7.8%。在2005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4.9公斤、比对照川单15增产16.7%。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净作每亩种植3000株为宜;施肥和管理同一般单交种,施足底肥,轻施苗肥,重施攻苞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山区种植。
11、荆单8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湖北荆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成自Y731与外引系095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6天。株高264.5厘米,穗位高99.5厘米,幼苗绿色、长势强,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单株总叶20片左右。雄穗大小适中,分枝9-15个,粉量大,散粉时间长。雌穗吐丝多而齐,花丝粉红色,活力强,雌雄协调,结实满尖。果穗柱形,穗长18.8厘米,秃尖0.9厘米,穗行数17.4,行粒数35.4粒,出籽率86.1%,千粒重289克。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红色。2006年经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分析表明,粗蛋白含量11.1%,粗脂肪含量4.8%,粗淀粉含量74.4%,赖氮酸含量0.33%,容重757(g/L)。2004-2005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省玉米区域试验(平丘12组),平均亩产526.0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位列第2。2005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平丘4组),平均亩产492.3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7%。两年平均亩产509.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5%,20点次试验17增3减。2005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在5个试点平均亩产515.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31%,点点增产。
(5)栽培要点:宜春播,夏播也可。四川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播种为好。密度以2500-3200株/亩为宜。最好采用肥团(或方格、营养体)盖膜育苗移栽。在条件差的地区也可直播。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足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加强田间管理,抓好全苗,确保密度,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12、隆单8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成自698-3与自选改良系金黄96C-2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9天,株高280cm,穗位高115cm。单株总叶数20片左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5-8个,粉量大。雌穗花丝淡红色,花丝活力强。雌雄协调,结实性好。穗长19cm,穗行数平均17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280克,单穗粒重182克,出籽率87.0%。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淡红色。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13.0%,粗脂肪3.8%,粗淀粉75.3%,赖氨酸含量0.37%,籽粒容重722克/升,综合品质非常优良。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茎腐病。根系深茎杆硬,抗倒耐旱耐瘠力较强,对光温不敏感,适宜种植范围较广。
(4)产量表现:参加2004-2005年四川省玉米平丘A组区试,平均亩产533.7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12.1%,居3位。两年19点次中17增2减。参加2005年四川省统一组织的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60.8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17.5%,居2位,5点均增产。生产试验中表现长势强,耐旱抗倒力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
(5)栽培要点:宜春播,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以肥团育苗移栽为佳。密度3200株/亩左右。重施底肥(30%),多施苗肥和拔节肥(35%),重施攻穗肥(3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适于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3、圣玉6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成都大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成自6982与自选系成自108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8天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100厘米。单株总叶数20片左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4-7个,粉量较大。雌穗花丝绿色,活力强。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较好。穗长19.1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1.4厘米。穗行数15.3行,行粒数40.1粒。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02.5克,出籽率87.3%。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质含量10.3%,粗脂肪4.6%,粗淀粉74.2%,赖氨酸含量0.33%,籽粒容重728克/升,品质较优。接种鉴定表明,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根系深,茎杆硬,耐旱抗倒力强,收获时茎叶仍为绿色。对光温不敏感,适应种植范围较广。
(4)产量表现: 2003年省预试5点平均亩产544.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4%,5点均增产。参加2004-2005年四川省玉米区试平丘A组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0.5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6%,居3位。两年20点次中17增3减。增产17点次中5点极显著,5点显著,7点不显著。减产3点中,1点极显著,1点显著,1点不显著。参加2005年四川省统一组织的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72.2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20.24%,居1位,5点均增产。生产试验中表现长势强,耐旱抗倒力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和抗病性突出。
(5)栽培要点:宜春播,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以肥团育苗移栽为佳。密度3200株/亩左右。重施底肥(30%),多施苗肥和拔节肥(35%),重施攻穗肥(35%)。一般总施肥量考虑每亩纯N 20公斤左右,P2O5 12公斤左右,K2O 12公斤左右。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查苗补缺,确保全苗,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适于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4、华试3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四川华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引进系“沈141”与自选系“成613”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株高256厘米,穗位高94厘米。叶色深绿,叶片硬健,株型半紧凑。雄穗主轴直立,分枝14个左右,花药淡紫色;雌穗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形,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5行,穗粗5.1厘米,行粒数32粒,籽粒顶部黄色,四周橘红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99克。持绿期长,活秆成熟。品质测试结果粗蛋白质11.6%,粗脂肪4.6%,粗淀粉70.5%,赖氨酸0.32%,容重763g/L,品质优良。田间质检DT9816田间纯度为99.4%。接种鉴定表明,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和大斑病和茎腐病,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丘B组),两年共20点次,平均亩产531.2公斤,较成单14(CK)增产8.2%,20点次中17增3减(三个点减产均不显著),增产点占85%。2005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484.3公斤,较对照成单14增产13.8%,增产变幅为9.5-16.3%。
(5)栽培要点:宜春播或早夏播,净作和间套作均可。种植密度:亩植3200~600株。足施底肥,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适施苗肥和拔节肥,十片全展叶时重施攻穗肥。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缺,做到苗齐、苗全、苗壮。及时防治土蚕、大螟、玉米螟等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5、蜀龙3号
(1)选育单位: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用引进自交系65232作母本,以引进的自交系L902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7天;苗期长势强,整齐度好;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直立,成株叶片18?20片,一般株高257cm左右,穗位高97cm左右,雄穗发达,分枝较多,花粉量充足,雌穗花丝红色,雌雄花期协调,果穗结实性较好,果穗长筒形,穗长18cm左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0.8粒,千粒重335g,籽粒黄色马齿型,粒长0.8cm左右,出籽率86.3%。经2年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品质化验结果,粗淀粉63.40%,粗蛋白9.64%,容重748克/升,脂肪(干基)4.66%。
(4) 产量表现:经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5.7kg/亩,比川单13增产8.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46.9kg,比川单13增产19.65%。
(5)栽培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每亩种植密度2800-3400株,间套作可适当降低密度,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施用,轻施苗肥和拔节肥,猛攻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16、绵单12
(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科所
(2)品种来源:绵阳市农科所用两个自选系P953、绵355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天,株高257cm左右,穗位高115cm左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10-16个,颖壳紫色,花药浅紫色,花粉量大;花丝顶端浅紫色,吐丝整齐;果穗圆锥型,穗轴红色,穗长20.7cm,穗行数14.7行,行粒数37.5粒,百粒重29.5g,籽粒黄色马齿型,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纹枯病、小斑病和玉米螟,感丝黑穗病。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含量9.6%,粗脂肪4.1%,粗淀粉74.3%,赖氨酸含量0.34%,籽粒容重742克/升。
(4)产量表现:参加2003年?2004年山区省区试两年共计20个点次,19个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82.4kg,比对照川单15增产10.8%,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505.3公斤,较对照川单15增产16.1%。
(5)栽培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每亩密度3000-3200株左右。施肥:重施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提苗肥宜早,稳施拔节肥,猛功穗肥,抽雄至散粉期间注意水肥充足。施肥与管理: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N、P、K配合,轻施苗肥与拔节肥,加强田间管理,保证苗齐、苗全、苗壮、猛功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山区种植。
17、福玉一号
(1)选育单位:四川省种子工程技术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以自选系Z0682-2为母本与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自交系18-599为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9.1天,色深绿,长势强。株型半紧凑,株高为279.3厘米,穗位高108.7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雄穗较长,分枝10-15个,花粉量大,散粉时间较长。雌穗花丝淡红色,吐丝多,整齐而集中;花丝粗,生活力强。雌雄花期协调,结实性好。果穗偏筒型。平均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7.2行,行粒数36.3粒,千粒重316克,单穗粒重170?185克,出籽率82.7%。籽粒橙黄色,半马齿。经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玉米螟,感茎腐病。容重756克/升,粗蛋白含量8.6%,粗脂肪5.2%,粗淀粉77.5%,赖氨酸0.29%。秆硬、根深,有一定抗倒、抗旱力。
(4)产量表现:两年区试共20点次,平均亩产534.6公斤,较对照川单13对应平均亩产481.3公斤增产12.9%。18个点次试验增产,占试验点次的90%,14个点次增产极显著,占70%。2005年参加四川省种子站统一组织的生产试验,五个点平均亩产498.3公斤,比对照川单13平均亩产437.1公斤,增产14.71%,五个点均增产,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5)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合可春播,也可夏播,适宜密度为2600?3000株/亩,注意苗期控氮和重施攻苞肥。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18、川玉68
(1)选育单位:四川省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川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C42作母本与自选系C16作父本组配育成的一个杂交玉米新品种。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6.1天。幼苗长势强;株高260.9厘米,穗位高93.8厘米,株型半紧凑;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6.7,行粒数33.3;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6.0%,千粒重315.1克。接种鉴定,抗小斑病、纹枯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抗倒力较强。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04克/升,赖氨酸含量为0.34%、粗蛋白含量为11.7%、粗脂肪为4.5%、粗淀粉为74.9% 。
(4)产量水平:2003、2005两年参加四川省区试,17试点平均亩产500.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4%,增产点率88.2%。2005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亩产502.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4.89%。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亩植3200株为宜;施肥和田间管理同一般杂交种。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19、正红311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玉米所
(2)品种来源:四川农大农学院用自育系K236作母本,以四川农大玉米所育成的21-ES作父本组配选育而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4天,与对照川单15号相当;全株叶片数19片左右。幼苗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叶色浓绿,活秆成熟。株高290厘米,穗高134厘米,穗上部叶片较疏朗,株型较好。雄穗分枝14-18个,颖壳绿色有紫条,颖尖紫色,花药紫色,散粉性好;花丝紫色,吐丝整齐。果穗长筒型,白轴,穗长20-25厘米,穗行数16-18行,每行36-45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0-330克,出籽率85%左右。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纹枯病,感茎腐病,感丝黑穗病。抗倒、耐旱、耐粗放能力强。品质化验分析,籽粒容重763克/升,粗蛋白质10.8%,粗脂肪5.4%,淀粉75.1%,赖氨酸0.30%,加工品质优。
(4)产量表现: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9.3公斤,比对照川单15号平均增产17.5%;在两年18个试点中点点增产,连续两年均居区试第一位。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6公斤,比对照川单15号增产17.41%。
(5)栽培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每亩种植密度2800-3000株,间套作可适当降低密度,高原地区种植则需增加密度。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合,轻施苗肥与拔节肥,猛攻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山区种植。
20、辽单121
(1)选育单位:辽宁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辽121是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于2000年以自选系辽2361为母本,外引系丹598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
(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8天,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成株株高260.8厘米左右,穗位107.6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全株总叶数21-22片,雄穗中度发达,护颖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穗长16厘米左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平均36.8粒,千粒重275.0克,出籽率86.7%左右。品质分析:粗蛋白质含量10.18%,粗脂肪4.03%,总淀粉73.06%,赖氨酸0.32%,容重732.6g/L。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和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四川省平丘4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4%,居第3位。2005年参加四川省平丘3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居第5位。两年平均亩产520.2公斤,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8.3%。两年20个点次全部增产,5点增产极显著,2点增产显著,13点增产不显著。
(5)栽培要点: 1、选地:辽121适应性较强,可在坡岗、平肥地及中等肥力地块种植。2、种植形式:清种与套种均可。3、种植密度:春播区每亩2800-3000株左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21、山川907
(1)选育单位: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山川907系仁寿县陵州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系LSC107与自育系LSC99-1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0天,幼苗长势强,叶色浓绿,根系发达,茎杆坚韧,抗倒伏、抗折能力较强,活杆成熟。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7-15个,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花粉量大;花丝青白色,吐丝整齐;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穗长18.9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35-40粒,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09.5克,单穗粒重180克,出籽率86.4%。经两年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籽粒容重777克/升,粗蛋白含量9.7%,粗脂肪含量5.2%,粗淀粉含量70.4%,赖氨酸含量0.29%。
(4)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540.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1%;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36.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5.7%;两年区试共19点次,12点增产极显著,3点增产显著,4点增产不显著,点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38.0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0%。2005年参加生产试验,5点次平均亩产550.0公斤,点点增产,比对照川单13增产17.8%。
(5)栽培要求:宜春播,也可夏播。春播以3月上中旬至4月上旬为宜。密度2800-3200株/亩;重施底肥,增施有机农家肥,N.P.K肥配合使用,轻施苗肥,适时施用拔节肥,猛攻穗肥,增施粒肥。结合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种植。
22、正玉8号
(1)选育单位: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正玉8号由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用自交系18-599作母本,JG02-15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株高250.1cm,穗位高97cm,株型半紧凑,叶片深绿色,幼苗生长势旺,单株总叶数20?21片,雄穗发达,护颖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9cm,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6.4粒,千粒重300.5克,出籽率88.6%,籽粒黄色,马齿型,商品性好,粗蛋白含量10.2%,粗脂肪4.8%,粗淀粉72.6%,赖氨酸含量0.35%,容重732克;人工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大小斑病、茎腐病,感丝黑穗病,四川春播生育期120天。
(4)产量表现: 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第十二组,平均亩产545.4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2.2%,居供试品种第1位;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3组,平均亩产521.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4%,居第2位,两年平均亩产533.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3%,居第2位。生产试验:2005年四川省杂交玉米新组合平丘1组生产试验,全省5点次平均亩产530.7公斤,比对照川单 13增产12.78%。
(5)栽培要点:四川春播3月上中旬?4月初为短期,亩植密度2800?3000株,施肥管理应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
23、永丰16号
(1)选育单位: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永丰16号由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用自交系R08作母本,外引自交系JG01-18作父本组配而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生育期120天,株高260.8cm,穗位高101.2cm,株型半紧凑,叶片深绿色,幼苗生长势旺,单株总叶数20?21片,雄穗发达,护颖红色,花药黄色,花丝淡红色,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8.5cm,穗行数17行,行粒数36.1粒,千粒重302.9克,出籽率86.1%,籽粒桔红色,马齿型,商品性好,粗蛋白质含量8.6%,粗脂肪4.3%,粗淀粉71.2%,赖氨酸含量0.26%,容重为763克/升,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第四组,平均亩产551.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2%,居供试品种第1位;2005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3组,平均亩产517.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9.5%,居第3位。两年平均亩产534.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4%。2005年四川省杂交玉米新组合平 1组生产试验,全省5点次平均亩产509.3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45%。
(5)栽培要点:四川春播3月上中旬?4月初为适期,亩植密度2800?3000株,施肥管理应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