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蓉油15
(1)选育单位: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蓉A0464/蓉C1944(三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11个,单株角果数521.4个,每果粒数14.4粒, 千粒重3.78克,含油率42.23 %,芥酸含量<0.23 %,硫苷含量29.82 μ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抗倒力比对照强,耐寒力不及对照;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中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 -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72.16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4.76 %,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8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3.77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21.77 %。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15日左右,直播10月5日左右。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株左右,直播12000株左右。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2、南油12
(1)选育单位:南充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南A7/96R(三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17.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7.0个,单株角果数554.5个,每果粒数15.9粒,千粒重3.2克,含油率40.92%,芥酸含量<0.13%,硫苷含量17.51µ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能力和抗倒力强于对照,抗病毒病能力和耐寒力与对照相当;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中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9.42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1.26%,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6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2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4.79%。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亩植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3、蓉油14
(1)选育单位: 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蓉A0464/蓉C1975(三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3厘米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单株角果数540.4个,每果粒数12.8粒,千粒重3.18克,含油率40.32 %,芥酸含量<0.47 %,硫苷含量18.91 μ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强,抗倒力比对照强,耐寒力与对照相当;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中抗病毒病,低感-低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4 -2005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7.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1.18 %,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7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73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24.16 %。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10-15日,直播10月1-5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500株左右,直播12000株左右。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4、宜油15
(1)选育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宜5A/03-1334(两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9.9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单株角果数516.1个,每果粒数15.79粒, 千粒重3.45克,含油率41.36%,芥酸含量0.25%,硫苷含量19.49u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强于对照,抗倒力较弱,耐寒力不及对照;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 ?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67.1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1.93%,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7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9.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8.7%。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中下旬为宜,苗龄30天左右移栽,直播10月上、中旬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7000株,直播9000-10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5、锦油二号
(1)选育单位:四川忠友恒基农业科技公司 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9403A/中油220R(三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198.5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单株角果数572.7个,每果粒数14.0粒, 千粒重3.40克,含油率41.78%,芥酸含量<0.33%,硫苷含量27.32umol/g饼,全生育期225天。
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略强于对照,抗倒力强于对照,耐寒力与对照相当;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 ?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8.29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10.52%,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6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1.2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4.77%。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川西平原育苗移栽适宜播期9月18?22日(丘陵区9月20?25日),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8000株,直播1.3?1.5万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6、绵新油19
(1)选育单位: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4655A/42R(两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07厘米,单株角果数587.8个,每果粒数13.45粒,千粒重3.29克,含油率45.52%,介酸含量0.2%,硫苷含量19.6 umol/?饼,全生育期227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略弱于ck,抗倒力和耐寒力与ck相当。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ck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9.02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00%,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2个。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9.68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5.43%。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9月15?25日播种育苗,直播在10月上旬。10月中旬左右移栽。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注意增施硼肥。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7、蜀油636
(1)选育单位: 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W08A/L06(两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220.9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9.1个,单株角果数525.4个,每果粒数14.49粒,千粒重3.78克,含油率40.51%,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0.38umol/g饼,全生育期226天。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与对照相当,抗倒力较弱,耐寒力不及对照。2005年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抗菌核病。
(4)产量表现:2005 ?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4.87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8.08%,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4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2.29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0.4%。
(5)栽培要点:
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17?23日,直播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7000株,直播9000?10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 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8、绵油17
(1)选育单位: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绵7MA-1/绵恢9613(核三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 19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9个,单株角果数538.7个,每果粒数13.1粒, 千粒重3.39克,含油率39.31%,芥酸含量<0.48%,硫苷含量30.52umol/g饼,全生育期224天。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 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耐寒力与对照相当,抗倒力较强。
(4)产量表现:2004 ?2005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6.3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7.07%,两年参试点次18个,增产点次13个;2005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0.5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3.0%。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13-20日,直播10月5-10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9000株,直播9500-12000株。③ 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 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
9、油研1707
(1)选育单位:贵州油料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种子站
(2)品种来源:8227A×898(两系双低杂交种)
(3)特征特性:株高 203.4厘米 ,一次有效分枝数8-10个,单株角果数558.7个,每果粒数14.17粒,千粒重3.34克,含油率42.27%,芥酸含量0.18%,硫苷含量18.57umol/g饼,全生育期227天。植保鉴定结果与对照蜀杂6号相比,表现为抵抗病毒病 ,抵抗菌核病 ;自然条件下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能力较对照略差,抗倒力比对照强,耐寒力强于对照 。
(4)产量表现:2005 ?2006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59.12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0.73%,两年参试点次18点,增产点次13个;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4.33公斤,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24.74%。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 9月10-20日,直播10月15-25日。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95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省平、丘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