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绵麦1403
(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绵阳04854/贵农21-1
(3)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18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2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粉质-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为20个左右,穗粒数41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2005年、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87克/升,粗蛋白含量13.49%,湿面筋含量23.2%,沉降值25.0毫升,稳定时间3.8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63.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2.0%,增产极显著,9点中8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4.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5%,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9.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3%,19点次中16点次增产。2005-2006年度在乐山、双流、内江、绵阳、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7.9公斤, 5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5%。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23日至11月5日。②基本苗:每亩12-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2、内麦11
(1)选育单位: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品5×94-7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3天左右,成熟较早。幼苗直立、深绿色,分蘖力中等,叶较宽,叶耳紫色。株高86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小。植株整齐,茎秆较粗壮,抗倒性好。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0个左右,穗粒数43粒左右,千粒重48克左右。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4.16%。湿面筋含量27.9%,沉降值44.8毫升,稳定时间4.4分。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81.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1%,增产极显著,10点中9点增产;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6.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2.1%,增产极显著,10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68.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1%,20点次中19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资阳、射洪、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5.7公斤,5点全部增产,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6%。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底?立冬。②基本苗:每亩12?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3kg,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九成黄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3、西科麦4号
(1)选育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2)品种来源:墨460/9601-3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9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叶长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5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顶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18个左右,穗粒数43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30克/升,粗蛋白含量13.86%,湿面筋含量25.8%,沉降值30.9毫升,稳定时间4.3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5.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增产极显著,8点中7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8.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6%,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7.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3 %,18点次中15点次增产。2005-2006年度在绵阳、乐山、双流、内江、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4.2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2.7-7.5%,平均增产4.8%。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25-30日。②基本苗:每亩12-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0kg,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地区种植。
4、蓉麦4号
(1)选育单位:成都市第二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96-2547/133-3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7天左右。幼苗直立、绿色,分蘖力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7厘米左右,旗叶长度短、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半角质、饱满。小穗数中等,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31克/升,粗蛋白含量12.79%,湿面筋含量24.0%,沉降值24.4毫升,稳定时间2.6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66.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4%,增产极显著,8点全部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84.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4%,增产极显著,10点中9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5. 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9 %,18点次中17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遂宁、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8.7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16.7%,平均增产6.1%。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底至11月初。②基本苗:每亩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0公斤,磷(P2O5)5公斤,钾(K2O)7公斤。④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加强白粉病、赤霉病、蚜虫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5、蜀麦375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
(2)品种来源:(绵阳93-7/92R141)F2 / 绵阳96-324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7天左右。幼苗直立,叶色深绿,叶耳绿色。株高90厘米左右,旗叶长、宽中等,角度适中。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半角质-粉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1个左右,另有复小穗,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3克/升,粗蛋白含量12.17%,湿面筋含量21.4%,沉降值31.2毫升,稳定时间6.0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52.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1%,增产极显著,9点中6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9.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5%,增产极显著, 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65.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8%,19点次中14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资阳、射洪、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7.1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3.7-11.8%,平均增产7.4%。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每亩12-15万。③施肥:亩施纯氮6?8公斤,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比例为8:7:7,重底早追。④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注意防治蚜虫和赤霉病。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6、西科麦3号
(1)选育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2)品种来源:贵农21/5575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叶较宽,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5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0个左右,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6.5克/升,粗蛋白含量11.7%,湿面筋含量21.1%,沉降值22.6毫升,稳定时间2.5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6.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9%,增产极显著, 8点中8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9. 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8%,增产极显著, 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3.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8 %,18点次中16点次增产。2005-2006年度在乐山、双流、内江、绵阳、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6.6公斤,其中三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8.1%,平均增产4.2%。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 10月底为宜。②基本苗:每亩13万为宜。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1kg,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地区种植
7、川育21
(1)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周88114/G159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0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0个,穗粒数45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29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2.97%,湿面筋含量27.3%, 沉降值22.4毫升,稳定时间1.6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2.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5%,增产极显著,8点中6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7.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4%,增产极显著,10点中7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4.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5%。,18点次中13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资阳、射洪、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3.5公斤,5点全部增产,平均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7%。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底至11月初。②基本苗:每亩14-18万。③施肥:亩施纯氮(N2)10kg左右,配施磷(P2O5)7kg,钾(K2O)7kg。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8、川农24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品种来源:白粒3号×云凡52894-2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9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3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1个左右,穗粒数43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9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3.3%,湿面筋含量25.4%,沉降值21.7毫升,稳定时间2.1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2.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1 %,增产极显著, 8点中7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0.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3%,增产极显著,10点中6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1.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2%。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遂宁、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3.6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5-20.7%,平均增产8.9%。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每亩12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0kg,配合增施P、K肥各10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除草,加强对蚜虫、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9、川农25
(1)选育单位:成都正隆植物育种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品种来源:96I-225 × 91S-5-4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79厘米左右,旗叶长度较短、角度直立转披。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质至半角质、腹沟浅、饱满,色泽好。小穗数为22个左右,穗粒数43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 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03克/升,粗蛋白含量13.14%,湿面筋含量25.1%,沉降值23.3毫升,稳定时间2.8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55.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0 %,增产极显著, 9点中7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8.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0%,增产极显著,10点中6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62.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0%。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遂宁、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4.6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0.4-13.8%,平均增产5.8%。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每亩12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2kg,配合施P、K肥各10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除草,加强对蚜虫、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0、良麦4号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2)品种来源:N1491/ N1071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叶片较窄,叶片宽窄适中,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4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锥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着生较密,小穗数为20个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3克/升,蛋白质含量12.74%,湿面筋含量22.8%,沉降值22.0毫升,稳定时间2.8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68.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6%,增产极显著,8点中6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1.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5%,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370.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1%, 18点次中14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资阳、射洪、邻水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5.7公斤,其中三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3.4%,平均增产2.34%。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底。②基本苗:每亩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2kg,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1、成电麦1号
(1)选育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品种来源:MY92-8 / 91S-5-4
(3)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188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强,叶较窄小,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1厘米左右,株型好,旗叶较短小、角度直立转披。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色泽好。小穗数为23个左右,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5年、2006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0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4.1%,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24.6毫升,稳定时间2.2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42.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1 %,增产极显著,9点中8点增产。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73.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5%,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58.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0%,19点次中16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资阳、射洪、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6.2公斤, 其中3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17.9%,平均增产9.3%。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每亩12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0kg,配合施P、K肥各10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除草,加强对蚜虫、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12、绵杂麦168(杂交小麦)
(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MTS-1/MR168(杂交小麦)
(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2天左右,比对照早熟2-3天。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94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红色、卵圆形、粉质-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2个左右,穗粒数47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4.39%,湿面筋含量30.5%,沉降值39.9毫升,稳定时间3.6分钟,达到中筋小麦品种标准。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产量表现:2005-2006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405.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7.7%,增产极显著,10点中9点增产;2006-200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6.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2%,增产极显著,10点中8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76.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1%,20点次中17点次增产。2006-2007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遂宁、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6.4公斤,其中4点比对照川麦107增产3.8-26.3%,平均增产12.2%。
(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底至11月上旬为宜。②基本苗:每亩10-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2kg左右,配合施P、K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并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
(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四川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