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2)品种来源:绵阳市农科所于2000年用 浙13×绵薯7号杂交选育而成的食用型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甘薯区域试验。
(3)特征特性:薯块纺锤型,表皮光滑,薯皮紫色,薯肉黄红,薯块烘干率27.47~30%,出粉率13.26~15%;萌芽性好,单块萌芽18~20个;结薯习性好,单株结薯3~4个;大中薯率83%~90%以上,熟食品质与对照相当。顶叶、叶脉、藤色均为绿色,叶基浅紫色,叶片心脏型,株型葡匐,藤长中等(1.1~1.7米),基部分枝5~7个,藤粗中等略偏细。抗黑斑病,贮藏性优于对照。
(4)产量表现:2003~2004年四川省甘薯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薯2403.95公斤,较对照种南薯88增产11.57%;藤叶1760.55公斤,增产2.30%;薯干624.1公斤,增产5.68%;淀粉316.1公斤,减产4.4%;生物鲜产4164.25公斤,增产7.43%;生物干产812.7公斤,增产4.9%。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6试点平均:亩产鲜薯2003.5公斤,较对照种南薯88增产7.3%;藤叶1516.6公斤,增产5.4%。
(5)栽培要点:栽培措施与一般甘薯品种相同。稀播种薯培育壮苗、适时早栽(6月15日前);合理密植,中等肥力土壤每亩4000株,瘠薄地每亩4500~5000株;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除草、排渍,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主要薯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