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品审发〔2010〕3号
重庆市2010年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公告
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审议,黑冠长茄等11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鉴定,现予发布,请各地因地制宜组织示范推广。
附件:1.鉴定品种名称和编号
2.鉴定品种简介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五日
附件1:
鉴定品种名称和编号
黑冠长茄 |
渝品审鉴2010001 |
渝研六号 |
渝品审鉴2010002 |
西园12号 |
渝品审鉴2010003 |
西园13号 |
渝品审鉴2010004 |
西园14号 |
渝品审鉴2010005 |
金沙杏 |
渝品审鉴2010006 |
歪嘴李 |
渝品审鉴2010007 |
丰苏1号 |
渝品审鉴2010008 |
渝薯99 |
渝品审鉴2010009 |
渝苏紫43 |
渝品审鉴2010010 |
万紫56 |
渝品审鉴2010011 |
附件2:
鉴定品种简介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1
品种名称:黑冠长茄
作物种类:茄子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110-2×D-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中熟类型。始花节位11~13节,从定植到初次采收时间为60天。长势较旺盛,株型较紧凑,株高85cm。叶绿色,心叶带浅紫晕;果实黑紫色有光泽,着色均匀,商品性好。平均果长30cm,果粗6.5cm,平均单果重220g。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测定,商品果实水分含量91.5%,蛋白质含量1.15%,粗纤维1.21%,总糖1.68%,维生素C12.5mg/100g。
产量表现:2005~2007年经组合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早期产量为1883公斤/亩,比对照渝早茄一号(1753公斤/亩)产量增产3.48%;总产量为3360公斤/亩,比渝早茄一号(2827公斤/亩)增产18.85%。2008~2009年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早期产量为1896公斤/亩,总产量为3390公斤/亩,分别比对照渝早茄一号增产7.73%和14.72%。2008~2009年在重庆合川、巴南、潼南等地示范种植,累计示范面积达225亩,平均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在1860公斤/亩和3156公斤/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塑料大棚冷床育苗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旬,大苗越冬。大棚早熟栽培可在次年2月底至3月初定植,露地栽培在3月中旬定植。春延后栽培在2月下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夏秋栽培在5月中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不同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均按双行单株栽植,一般种植密度为2000株/亩。重施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田间管理。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6月24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地区作早春保护地或露地栽培,也可作夏秋栽培。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2
品种名称:渝研六号
作物种类:茄子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142×D-6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类型。始花节位10~11节,从定植到初次采收时间为55天。长势较旺盛,株型较紧凑。叶绿色,心叶带浅紫晕;耐低温和寡日照能力强,低温座果率高;果实黑紫色有光泽,着色均匀,商品性好。平均果长28cm,果粗5.5cm,平均单果重180g。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测定,商品果实水分含量91.9%,蛋白质含量1.20%,粗纤维1.17%,总糖1.75%,维生素C12.8mg/100g。
产量表现:2005~2007年经组合观察和比较试验,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2000公斤/亩和3100公斤/亩,比对照渝早茄一号分别增产9.84%和9.77%。2008~2009年重庆市区域试验,平均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935公斤/亩和3185公斤/亩,分别比对照渝早茄一号增产10.98%和10.50%。2008年在重庆合川、巴南、潼南等地示范种植,累计示范面积达到320亩,平均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在1925公斤/亩和2880公斤/亩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塑料大棚冷床育苗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中旬。大棚早熟栽培可在次年2月底至3月初定植,露地在3月中旬定植,地膜覆盖栽培。双行单株栽植,一般种植密度为2200株/亩。重施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茄子常见病虫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6月24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低海拔地区作早春保护地或露地早熟栽培。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3
品种名称:西园12号
作物种类:甘蓝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品种来源:2006250×2006225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性状整齐,植株开展度62cm左右,外叶10片左右,叶色绿色。叶球尖头形,叶球纵径18.8~20.3cm,横径15.9~17cm,球内中心柱长8.3cm,叶球紧实度0.44,单球重1.21公斤左右,田间表现抗病毒病、黑腐病,对根肿病具有一定耐性。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叶质脆嫩,商品性好,口感好,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检测,帮叶比为19.35%,100g鲜样含维生素C34.8mg,纤维素0.64g,可溶性固形物5.1%。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在西南大学园艺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为3251.6公斤/亩,比春丰增产21.1%。2008~2009年在西南大学、巴南等区县进行区域试验,两年三点平均产量为3427.7公斤/亩,比春丰增产21.9%。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海拔200~300m地区适宜10月5日后播种,海拔300m以上地区适宜10月中下旬播种。苗龄35~60天定植,株行距40×50 cm, 每亩定植3300 株左右,薄施基肥,定植后采取冬控春促的管理原则。注意防治病虫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4月16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地区作春甘蓝栽培。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4
品种名称:西园13号
作物种类:甘蓝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品种来源:CMS2007102×2007162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开展度63cm左右,外叶10.0~11.6片,叶色绿色。叶球扁圆形,叶球纵径11.3~12.5cm,横径20.1~24.0cm,球内中心柱长5.8cm,叶球紧实度0.52,单球重1.59公斤。全生育期137天左右。田间表现抗黑腐病,对根肿病具有一定耐性。经室内苗期人工多抗性鉴定,对三种病害表现为耐病:病毒病病情指数为20.5,黑腐病病情指数为23.1,根肿病病情指数为26.4。叶质脆嫩,商品性好,口感好,纤维素含量0.54%,100g鲜样含维生素C23.6mg,可溶性固形物5.4%,帮叶比20.6%。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为3509.5公斤/亩,比京丰一号增产17.4%。2008~2009年在北碚、潼南等区县进行区域试验,两年三点平均产量为4049.2公斤/亩,比京丰一号增产23.9%。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7月至8月播种育苗,苗龄30~40天定植,株行距50×50cm, 每亩定植2600株,重施基肥。定植后,前期施清粪水,莲座期和结球初期重施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10年1月19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地区作秋冬甘蓝栽培。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5
品种名称:西园14号
作物种类:甘蓝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品种来源:2006A×2006152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性状整齐,植株开展度69cm左右,外叶11.1~13.5片,叶色绿色。叶球扁圆形,叶球纵径12.5~13.2cm,横径21.0~23.1cm,球内中心柱长6.2cm,叶球紧实度0.54,单球重1.76公斤。全生育期150天左右。田间表现抗黑腐病,对根肿病具有一定耐性。经室内苗期人工多抗性鉴定,对根肿病和黑腐病表现为耐病,对病毒病表现为抗病,病毒病病情指数为19.3,黑腐病病情指数为26.4,根肿病病情指数为22.1。叶质脆嫩,商品性好,口感好,纤维素含量0.65%,帮叶比15.4%,100g鲜样含维生素C28.0mg,可溶性固形物5.7%。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品种比较试验,产量为3984.0公斤/亩,比京丰一号增产31.8%。2008~2009年在北碚、潼南等区县进行区域试验,两年三点平均产量为4475.0公斤/亩,比京丰一号增产38.3%。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7月至8月上中旬播种育苗,苗龄30~40天定植,株行距50×50cm, 每亩定植约2600株,重施基肥,定植后,前期施清粪水,莲座期和结球初期重施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10年1月19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地区作秋冬甘蓝栽培。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6
品种名称:金沙杏
作物种类:杏
选育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多经水产管理站
品种来源:1998年从安徽引进的多株凯特杏中选育的一变异株
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强,生长势旺,树姿半开张,萌芽率中等,成枝力强,新梢斜生直立,幼树生长量大,成形快;树冠高大,花芽多、花量大,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果实呈卵圆形,果个大,果顶圆略凸,缝合线浅,两侧对称。在树体大小、柱头形态、自花结实率、抗逆性(抗花期倒春寒)和丰产性等方面与原品种(凯特杏)差异显著。经多年多点观察,在海拔250米地区5月12日开始成熟,400米地区5月15日开始成熟,600米地区5月18日开始成熟。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检测:该品种平均单果重78.5g,可溶性固形物14.5%,总糖6.58mg/100ml,维生素C1.87mg/100ml,可食率89.79%。果大,果皮光滑,外形美观,果肉橙黄色,汁液多,果肉软溶,风味佳,品质上乘。
产量表现:2008年5月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金沙杏果园随机抽选多株2003年高接换种的金沙杏进行现场测评,果园亩栽密度33株,平均单果重106克,平均亩产量为2244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砧木:毛桃,李、杏;2.建园:选择土壤较深厚,肥力条件较好的平地或坡地建园;3.种植密度:栽植密度株行距为3×3~4m,亩栽55~74株;4.栽植时间:每年的 10月至次年发芽前;5.土壤管理:幼龄果园果树行间可种植豆科等矮杆作物,干旱季节进行树盘覆盖。坡地果园要防止土壤冲刷,可让其自然生草或播种多年生绿肥;6.肥水管理:以施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春季和夏季干旱时期应及时灌水,最好是穴灌,5至7月梅雨季节应及时排水;7.整形修剪:主要采用自然园头形和疏散分层形;8.花果管理:自花能结实,但果园放蜂、人工辅助授粉、调节肥水、合理修剪等均可提高座果率。疏果可提高大果比例,增强果实商品性;9.病虫防治:重点防治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蚜虫、球坚蚧等;10.果实采收:果实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采收,根据成熟度分批采收。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12月18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海拔250~600米地区种植。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7
品种名称:歪嘴李
作物种类:李
选育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果经技术推广站
品种来源:从渝北区统景镇印合村成片种植的江安李树中选育出来的优良芽变单系。
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萌芽力与成枝力较强,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果实较大,果形圆,顶部突起且近核处内空,肉质脆嫩化渣,离核。单果重52.2 g,可溶性固形物10.2%,可滴定酸0.8g/100ml,固酸比12.7:1,可食率85.8%。经多年多点观察,在海拔400米左右地区6月下旬成熟,海拔600米左右地区7月上旬成熟。无枯花枯蕾现象,其成熟期、丰产性、抗逆性等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表现一致。
产量表现:2008年6月在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印合村对该品种进行田间现场测评,抽选了多株2005年第一代高接换种植株。植株生长健壮,树冠高大,丰产性好,平均株产42.6公斤。果园等高栽植,株行距4m×4m,按株行距与亩栽株数,并考虑单株投影面积,折合亩产1789.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砧木:中国李、毛桃;2.建园:选择土壤较深厚,肥力条件较好的平地或坡地建园;3.种植密度:4m×5m为宜;4.栽植时间:11月上旬至2月上旬;5.幼树管理:栽后及时定干,培养三主枝自然开心形,生长季节多次摘心,人畜粪配合速效肥,栽后第一年4至7月每月一次,主枝开张角度45度,每主枝配备2~3个侧枝,冬季修剪时轻剪缓放;6.投产树管理:投产树按照李无公害规范化技术进行管理,重施基肥和壮果肥,视树势和着果量巧施硬核肥,秋肥宜在10月上旬施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硫酸钾型果树专用复合肥,施肥量占全年的80%。重视对流胶病、梨小食心虫、山楂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选用生产符合无公害产品要求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加强冬季清园力度,减少越冬病虫基数。整形修剪坚持夏季修剪和冬剪并重,抑上扶下、抑强扶弱、抑外扶内的原则进行;7.适时采收:果皮色泽由青转黄时分批采摘。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10年1月27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中低海拔地区种植。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8
品种名称:丰苏1号
作物种类:紫苏
选育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农业种子站、重庆阿尔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从丰都地方长期种植尖叶类紫苏品种中株选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熟类型。从播种到苏籽采收180天左右。生长势较强,株型较紧凑,1次分枝40~50个,叶背面紫色,叶正面绿色,果穗种子多,果实排列较密,单株苏籽40~50克,千粒重2.0~3.5克。收获物苏籽主要供油用,苏籽出油率达44.3%。苏籽油中含a-亚麻酸63.8%,宜加工提取a-亚麻酸成分作保健食品。
产量表现:2007~2008年丰都县品种比较试验,苏籽平均产量105.5公斤/亩,比对照品种丰都老苏麻增产17.4%;2008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105.8公斤,比对照丰都老苏麻增产17.2%;2007~2008年在丰都县社坛、栗子、武平等14个乡镇累计示范面积220亩,平均亩产量106.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丰都紫苏主要种植区育苗于4月上中旬播种,亩用种量10~15克,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移栽,宜单行单株栽植。间、套作地密度控制在1000~1500株;净作地控制在1500~2000株。宜配方施肥,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注意防治枯萎病,及时采收。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8年9月22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丰都县及重庆市相似生态区域作产业化种植。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09
品种名称:渝薯99
作物种类:甘薯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8129-4×AB940078-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优质食用品种。株型匍匐,中蔓型。顶叶紫带绿色,尖心少棱,成熟叶心脏形、绿色,叶脉绿色,中脉淡紫色,叶脉基部淡紫色,叶柄绿色,叶柄基部绿色,茎绿色。单株基部分枝数7~8个;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2~4个,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80%以上。生长期140天左右,耐贮性好;薯块纺锤形,薯皮黄色,薯肉桔红色。2005~2006年两年区试薯块平均干物率24.72%,平均淀粉含量15.16%。2008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检测,薯块淀粉含量15.76%,可溶性糖含量8.71%,蛋白质含量1.98%。
产量表现:2005~2006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产量1762.0公斤/亩,比对照南薯88减产6.08%。2008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产量3310.6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南薯88增产2.30%。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3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育苗,宜适当稀排种,达到培育壮苗;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作垄栽培最佳,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施肥以钾肥为主,注意氮磷钾合理使用,栽后10天施提苗肥,45天施壮株结薯肥,薯块迅速膨大期施长薯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田间长相确定用肥量;适时收获,在气温降到12℃时务必收完;贮藏期间,保持窖内温度11~14℃,相对湿度90%左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11月12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浅丘、平坝地区种植。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10
品种名称:渝苏紫43
作物种类:甘薯
选育单位: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7-P-4×宁97-P-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高花色甙、高淀粉型品种。株型匍匐,长蔓型;顶叶绿色,成熟叶心脏形、深绿色,叶脉紫色,叶脉基部紫色,叶柄绿带紫色,叶柄基紫色,茎绿带紫色,基部分枝3~4个;薯块萌芽性好,单株结薯2~5个,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80%以上,大田生长期140天以上,耐贮性好;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紫色。2007~2008年两年区试薯块平均干物率30.14%,平均淀粉含量19.88%。2008年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检测,薯块花色甙含量79.94mg/100g,总可溶性糖含量3.5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重庆市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鲜薯产量1640.8 公斤/亩,比紫色薯对照品种山川紫增产45.37%;藤叶产量2275.8公斤/亩,增产10.09%;薯干产量494.8公斤/亩,增产28.25%;生物鲜产量3888.2公斤/亩,增产22.64%;淀粉产量326.3公斤/亩,增产24.11%;2007~2008年两年平均总花色甙产量1135.26克/亩,比山川紫平均每亩高492.02克。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3月上旬采用地膜覆盖育苗,宜适当稀排种,达到培育壮苗,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作垄栽培最佳,种植密度3500~4000株/亩;施肥以钾肥为主,注意氮磷钾合理使用,栽后10天施提苗肥,45天施壮株结薯肥,薯块迅速膨大期施长薯肥,根据土壤肥力和田间长相确定用肥量,切忌偏氮;适时收获,在气温降到12℃时务必收完;贮藏期间,保持窖内温度11~14℃,相对湿度90%左右。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11月12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浅丘、平坝地区种植。可在重庆市作订单农业专用品种种植。
鉴定编号:渝品审鉴2010011
品种名称:万紫56
作物种类:甘薯
选育单位: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日本紫心集团杂交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高花色甙型品种。株型葡伏,茎绿色带紫斑,叶形浅裂,顶叶绿色,成叶绿色,叶脉深紫色,叶柄绿色,叶柄基部紫色。单株基部分枝7~9个,单株结薯4~5个,薯块短纺锤形,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上薯率72%以上,薯块萌芽性好,生育期120天以上;高抗根腐病,抗蔓割病,中抗茎线虫病,耐贮性好;夏薯薯块干物率24~26%,熟食品质较好;2008年经江苏省农科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检测,薯块总花色甙含量66.86mg/100g,总可溶性糖含量3.51%。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在重庆市甘薯区域试验紫肉甘薯组中,7个试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307.4公斤/亩,比紫色薯对照种山川紫增产104.43%;藤叶产量2675.3公斤/亩,增产29.42%;薯干产量567.3公斤/亩,增产47.02%;生物鲜产量4927.3公斤/亩,增产55.42%;淀粉产量300.7公斤/亩,增产14.41%;总花色甙产量1175.08克/亩,比山川紫平均每亩高531.84克。
栽培技术要点:重庆市3月初采用露地盖膜方式育苗,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净作密度4000~5000株/亩,起垄栽插。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亩施尿素8~10公斤,硫酸钾30~35公斤。栽插后30天内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不打尖,不提藤,不翻藤。收获时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
鉴定意见:该品种于2009年11月12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可作色素加工及鲜食生产专用品种原料,适宜在重庆市及相似生态薯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