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杂棉11号(皖杂11号)
品种(生态)类型:转基因中熟春棉杂交品种
审定编号:皖棉2010006
育种人: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品种来源:皖棉133(育种单位自育新品系)×TM-5(来源于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抗12号(GK12)的选系)
主要特征特性:株型较松散,塔型,茎杆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
2007年、2008两年区域试验表明,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对照品种(皖杂40)早1天。株高115厘米左右,第一果枝节位为6.2,株果枝数17台左右,单株结铃30个左右,单铃重5.8克左右,衣分41%左右,籽指10.9克左右,霜前花率89%左右。
抗性表现:经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2007年耐枯萎病(病指14.1)、耐黄萎病(病指30.8);2008年高抗枯萎病(病指5.0)、耐黄萎病(病指27.4)。
品质表现: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2007年纤维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30.3cN/tex,马克隆值5.1;2008年纤维长度30.1毫米,断裂比强度31.2cN/tex,马克隆值4.8。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07年区试亩产皮棉95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6.88%(显著);2008年平均亩产10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11.89%(极显著)。
2009年生产试验亩产皮棉99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8.26%。
适宜推广区域:沿江区和皖南山区。
注意事项:皖杂棉11号为转基因杂交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08)第210号;获准在我省长江流域棉区种植。有效期:2009年2月24日-2014年2月24日。
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皖杂棉11号抗性、品质、产量和生育期等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推广者进一步做好皖杂棉11号在推广地区的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使用者说明皖杂棉11号在推广地区使用存在的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遗传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适宜的栽培技术和正确防治有关病虫草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