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晋审糜(认)2010001
申报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右玉农业试验站
品种来源:大红黍/67-12-6。试验名称“96-16-7”。
特征特性:生育期104天左右,比对照早熟,属中熟品种。田间生长较整齐,生长势中等。株高128.9cm,主茎节数7.2个,有效分蘖1.7个,茎杆和花序绿色,穗分枝与主轴夹角小,属侧穗型,穗长28.7cm,穗粒重20.1g,籽粒大、呈卵形、红色,千粒重7.9g,米色浅黄,米质为粳性。田间调查有轻度倒伏现象,抗旱性较强,耐瘠薄。
品质分析: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粗蛋白(干基)14.33%,粗脂肪(干基)2.99%,直链淀粉/样品量(干基)19.49%。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山西省黍子中熟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200.9kg,比对照晋黍5号(下同)平均增产8.3%,试验点11个,增产点8个,增产点率72.7%。其中2008年平均亩产208.5kg,比对照增产5.0%;2009年平均亩产193.2kg,比对照增产12.1%。
栽培要点:轮作倒茬,前茬以豆类、马铃薯、玉米、小麦等茬为好。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拌入磷肥。及时中耕除草,苗高1寸要结合中耕进行间苗,亩留苗4-5万株,拔节后结合降雨亩追尿素10kg,多雨年份注意防倒伏。灌浆期间要采取防鸟措施。及时收获,经后熟后脱粒。
适宜区域:山西省糜子(粳性)中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