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创新机制体制 建设种业强国)
品种培育过程漫长
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是某一作物群体成为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品种的类型有:纯系品种,杂交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作物常规育种一般包括下列基本步骤:遗传变异的发现和创新,遗传变异的选择和固定,品种(组合、群体)的决选和审定,新品种繁殖和推广。
根据作物的遗传特性,确定育种目标,育种目标是作物育种的“蓝图”。针对育种性状目标收集或引进种质资源,再根据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选配亲本,组培杂交组合,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杂种F1代。亲本选配是杂交育种工作的基础,只有优良的亲本才能选育出优良的品种;次年种植F2,在F2为分离世代,群体分离出性状各异的后代单株,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单株,即遗传变异的发现和创新;连续种植F3—F6,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优良单株,并使其稳定;选择优良的株系参加国家或省级品种区域试验,达到国家或省级新品种审定标准的品种,经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可以在适宜地区进行推广种植。品种培育过程较为漫长,从亲本收集和组合选配到新品种审定需要8—10年。
2004—2012年粮食连续九年增产, 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粮食连续九年增产中单产提高对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2.3%。在影响粮食单产提高的诸多因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尤其是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品种作用巨大
作物新品种对促进作物生产的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提高产量、增强抗性、改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
提高产量。中国粮食作物品种平均 6—7年更换1次,一般新品种可比老品种增产15%左右。1949—1984年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增加1倍多,估计30%—40%可归功于育种。
增强抗性。抗寒或早熟育种已使作物分布逐渐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扩展。1950年以前,西藏主要农区在海拔3200米以上不种冬小麦。引入冬性较强的“肥麦”以后,已很快发展成为春、冬麦兼种的地区。超早熟大豆品种的育成,使黑龙江北部高于10℃的年活动积温1800℃以上的地区可种植大豆。耐旱作物和耐旱品种的选育,则为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作出了贡献。利用品种抗性减轻病虫为害,已证明是既经济有效又可避免污染环境的措施。巴西育成的抗酸性土壤铝害的小麦品种,美国育成的可用纯海水灌溉的耐盐大麦,国际热带农业中心选育的在缺磷土壤中仍能丰产的豆类品种等,证明了育种在增强作物对不良土壤、水利条件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改善品质。谷类提供人类食物热量的70%,但其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自上世纪50年代发现冬小麦高蛋白基因和60年代初发现玉米高赖氨酸突变体奥派克2之后,品质育种进展较快。一些产量不低于原有推广种而蛋白质含量提高1%—2%的冬小麦品种已在美国推广。棉花品质育种在使纤维质量不断得到改进的同时,正进一步致力于棉子高油分、无棉酚、高蛋白品种的选育,有可能使棉花成为棉、油兼用的作物。饲料作物育种也在育成少含或不含有害成分的品种方面取得进展。
提高生产效率。选育株矮秆壮、穗层整齐、成熟一致、不易落粒的谷类作物品种可大大提高机械化收获的效率。如矮秆高粱品种的育成,使小麦联合收割机可兼收高粱,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粱生产的发展。糖用甜菜昂贵而费力的间苗劳动,则因单胚品种的育成而大为节省。此外,早熟品种的推广,对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