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我国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系田间中试获重大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7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149
 

  新华社海口11月6日电(记者赵叶苹)由海南与湖南两省专家合作研究的耐盐水稻新品系,在江苏盐城的盐滩上进行的田间中试获得重大进展。耐盐水稻在盐分为0.3%的滩涂上种植,亩产达到400公斤,处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专家表示,耐盐水稻新品系田间中试的成功,为我国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利用大面积盐滩地种植粮食作物迈出了重要一步。

  记者近日在江苏盐城金海农场看到,50亩盐分为0.3%的盐滩地里,16种来自全国各地的耐盐水稻品系(或品种)陆续成熟,显示出在盐胁迫恶劣条件下的顽强生命力。其中,由海南大学林栖凤、李冠一教授与湖南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经过6年研究得到的3个品系表现优异,“海湘030”耐盐表现最好,长势均匀。

  海南大学生物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92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耐盐植物分子育种研究,1996年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选育了一批导入外源DNA、用海水灌溉,耐盐能力明显增强的番茄、茄子、辣椒、豇豆和水稻的新种质材料。

  6年前,海南大学林栖凤、李冠一教授与湖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将高耐盐野生植物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优良受体水稻(9311等),收获的种子,每年两季分别在海南和湖南进行选育,经过5年耐盐筛选,获得18个耐盐株系,自2012年5月起在盐城海滩地开始中试。

  专家指出,一般水稻的耐盐极限为0.06%-0.1%,海湘030等在盐分为0.3%-0.4%的沿海滩涂上种植有优异表现。

  据课题组副组长、江苏省水稻育种首席专家、江苏省农科院王才林研究员介绍,目前全世界土地的1/4到1/3为盐渍化土壤,大约20%的耕种土地和接近一半的灌溉土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盐渍化危害。

  “在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土地盐渍化、荒漠化日益加重和淡水资源日渐匮乏的压力下,加快耐盐水稻及其他耐盐作物的种植、推广,开发大面积的盐荒地和滩涂,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课题组负责人林栖凤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