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收藏本页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近期小麦病虫害发生动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0  来源:病虫害测报处  浏览次数:262
 
 植物病虫情报

第 8 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4年4月9日

 


 

近期小麦病虫害发生动态 

    进入4月份,全国小麦主产区病虫害进入盛发期,发生面积明显增加,部分地区重发趋势显露,其中,条锈病扩散速度加快,麦蜘蛛、蚜虫发生重于上年,吸浆虫开始上升活动,赤霉病初步显症。截至4月8日,全国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2.1亿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1%,比两周前增加81.7%。
    纹枯病发生8150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主要发生在江淮、黄淮和华北南部麦区。平均病株率,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为10%-15%,河北、山西为3%-4%。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和半岛地区、安徽淮北东北部和江淮中南部、湖北江汉平原和沿江滨湖麦区等地发生较重,部分重病田最高病株率达80%-100%。
    条锈病发生531万亩,比上周增加55.7%,比上年同期增加87.0%;发生范围涉及西南、西北南部、汉水和长江流域的9个省(市)61个市(地)292个县(市、区)。其中西南大部处于扩散流行盛期,贵州东部、重庆、湖北西北部、甘肃陇南和陇东、陕西南部处于集中显症期,河南南部、安徽沿江零星见病,条锈病东扩趋势明显,对江淮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形成较重威胁。
    白粉病发生591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9.9%;主要在西南地区、湖北、黄淮和华北南部、西北南部等地发生。平均病叶率,西南地区、湖北为5%-10%,其他地区为2%以下。
    赤霉病在四川西南部、重庆和浙江零星见病。
    麦蜘蛛发生598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3.3%;主要发生在江淮、黄淮、华北和西北南部麦区。单尺行长平均虫量,湖北为369头,河南、山东、河北为100头左右,安徽为50头。湖北西北部、河南西北部山区、河北中南部、山东中部及半岛地区虫量较高,超过单尺行长200头的防治指标,局部地区超过1000头,已达偏重发生程度;其中湖北宜城、河南信阳和驻马店、河北沧县、山东济南最高每尺单行虫量,分别为7000头、5000头、2000头和1000头。
    麦蚜发生435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4.4%;各大麦区普遍发生,西南麦区处于发生高峰期,江淮、黄淮处于始盛期,华北、西北麦区处于初发期。平均百株蚜量,四川、云南为400-500头,江苏、贵州为200头左右,上海为120头,湖北、安徽、河南为40-70头,山东、山西、河北等其他地区为1-3头;最高百株蚜量,云南陇川超过5万头,四川南充为11270头,河南南阳、驻马店为10000头,贵州瓮安为4920头,湖北京山为4000头。
    吸浆虫在黄淮和河北南部幼虫开始上升活动。
    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未来10天,我国主要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北方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3℃,其中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中西部气温偏高幅度可达4-5℃;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有降雨过程,华北东部、黄淮东部降水明显偏少。黄淮、华北、西北等北方主产麦区温度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麦蚜、麦蜘蛛的上升为害,发生程度将进一步加重;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适宜、降水丰富,且自西向东的高空气流有利于病菌孢子向东扩散传播,条锈病的见病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长江中下游、江汉麦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降雨天气,将有利于赤霉病的流行。 (病虫害测报处供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