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杂交稻种业景气度回升 "走出去"迎战略机遇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62
 

杂交粳稻普及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超过10万亩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走出去”迎来战略机遇期,三大利好推动——

杂交稻种业景气度回升

 

 

    编者按: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最新数据表明,全国水稻种子产能过剩,库存量超过需求量48%。库存消化尚需2~3年时间,化解积压出路何在?实质性回转节点将出现在什么时候?未来种企、市场前景如何?本刊记者请业内人士为您分析讲解,敬请关注。

    杨益军文本报记者刘刚图

    2014年国内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40万亩,比上年减少23万亩左右,同比下降14.11%,全国新产种子约2.3亿公斤,总产比去年减少4200万公斤,同比下降15.55%。2015年杂交水稻种子总供给量为3.55亿公斤,预计2015年的大田用种和出口合计需种量约2.45亿公斤,预期期末库存水平将降至1.1亿公斤左右,明年市场压力有所减轻。从历史规律看杂交稻种市场消化1.1亿公斤库存,至少要2~3年的时间,可见水稻种子过剩是常态;从结构上看,三系杂交稻种子过剩严重,两系杂交稻种子供求基本平衡,考虑极端天气灾害,预计两系稻品系种子还可能出现供应偏紧情形。

    我国杂交稻制种面积及制种量连续两年大幅减少,伴随制种面积和制种量双巨降,杂交稻种业库存平均滞后于制种面积的变化2年左右,预计2017年降至0.5亿公斤的合理库存水平,届时到达行业景气高点。

    杂交稻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杂交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杂交水稻种子年种植面积约2.5亿亩,占水稻种子总量的比例约55%,常规种子占45%左右。笔者认为,这一比例未来有望持续提升,主要基于:1.育种技术的发展促使杂交水稻米质不断提升,例如两系法杂交稻米质相较于三系法杂交稻有了显著的提高,从而使常规稻质优的优势不断削弱,杂交稻份额不断提高;2.杂交粳稻的普及率未来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目前粳稻种植面积约为700万公顷,约占稻谷种植面积的27%,但粳稻的种植仍以常规品种为主,杂交粳稻所占比例仅为3%,参照杂交籼稻72%的普及率,杂交粳稻的普及率未来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我国稻区可以划分为6个稻作区。包括苏、沪、皖、赣、湘、颚、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的华东和华中稻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16个稻作业区。其中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的华南双季稻区,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8%。

    我国杂交水稻总的市场规模从2004年仅50亿元,预计2015年可愈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6%,显示了该领域快速发展水平,具有朝阳行业的经济属性。随着水稻种企并购的加剧和频繁,以及我国杂交水稻国际化程度的加快,未来5~10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种业良好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20年我国水稻种业市场规模可达350亿元的水平。

    优势品种更新节奏加快

    对于水稻种业现状和特点来讲,兼并重组是水稻种企发展在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主要源于:1.中国水稻品种既有粳稻和籼稻之分,亦有早中晚稻之别,形成了多层次的丰富差异特性,因而并不存在单个品种打天下的可能,且水稻品种的互补性较强,通过外延式发展实现差异性的品种互补,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此为最根本原因;2.品种研发壁垒高,培育周期长,兼并重组方式是有资金实力的龙头企业迅速获取优良品种权的最有效途径;3.强强结合,整合研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大规模优质水稻种企将是这场兼并重组大戏的主角与主导者。

    现阶段中国市场上杂交稻品种日益增多,更新节奏加快,产品同质化越发严重,具体体现在:1.近年来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的品种数量不断增加,而单个品种推广面积却不断减少,再难复制当年“汕优63”单年(1990)最大推广面积超1.02亿亩之辉煌;2.相较玉米品种每年仅1~2个品种新晋推广面积前十榜单,杂交水稻品种更新速度快,仅“两培九优”与“冈优725”位列前十推广面积时间超过5年。产量高、抗倒伏、口感好等特性突出的产品更受种植户的青睐。没有核心竞争优势,而又面临高库存压力的品种,只能靠打价格战来维系经营,且生命周期进一步缩短,使得优势品种也可借机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杂交稻具备全球优势

    中国杂交稻种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方面的优势显著,其在更广阔的国际种业市场将大有可为。一方面,海外稻种市场具更广阔空间。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接近22.5亿亩(中国仅占比20.3%),且商品化率不高。另一方面,中国杂交水稻具备全球优势。中国杂交稻技术目前领先世界至少五年,加之相关出口政策逐步放松(不排除国家后期允许二系亲本海外育种的可能),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杂交稻技术走出去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全球水稻种植为中国种企国际扩张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容量。目前全球水稻种植面积中90%分布在亚洲国家,其中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全球占比接近70%,商品化率仅为15%,成为中国稻种企业国际布局首选之地。有权威机构预测,未来十至十五年,全球杂交稻种植面积将达一亿公顷以上,每年约需杂交稻种子150~200万吨,约有120~160亿美元的市场空间。

    中国杂交稻在种质资源和育种技术方面优势显著,有望在全球市场大范围推广开来。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中国水稻单产水平达到440公斤/亩,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截至2014年,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根据农产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数据,2014年我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为8.4万吨,1999~2014年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3%。目前中国杂交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等国家年推广面积超过7800万亩。

    未来《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将出现重大调整,新品种申请门槛提高,有利于种业龙头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同时,中央政府正在制定措施加快种业科研体制改革,促进人才和资金向龙头企业流动,有利于国内种业龙头增强自主研发实力,参与国际种业竞争。
 

链接

世界上50%的稻田种上中国杂交稻,增产的粮食可养活5亿人口

    “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我们国家能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我们的龙头产业主动走出国门,把我们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2014年12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袁隆平在讲话中介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中国的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绝对优势,远远超过了先锋、拜耳、孟山都等国外公司的水平。

    袁隆平说,中国每年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杂交水稻的技术人员,在亚洲、非洲和拉美的60多个国家,中国已经培训了3000多名研究、技术人员。

    袁隆平表示,他有一个梦,这个梦叫做“杂交稻覆盖全球梦”。据他介绍,杂交水稻对保障食品安全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世界上50%的稻田种上杂交水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到5亿人口。

    沙晓峰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