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一生牵挂在麦田——追记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28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160
 
一生牵挂在麦田

——追记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余松烈

    刘观浦本报记者吕兵兵

    4月22日上午10时许,在山东省泰安市殡仪馆,山东农业大学师生、科技教育界人士以及各地农民代表等500多人,自发前来向我国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余松烈老先生的遗体告别,其中有于振文院士和王振林、封超年、郭文善等小麦专家,他们是余老在学校带出来的学生;还有很多来自山东滕州、平原等市县的农民,他们则是余老在田间带出来的学生。

    “一生致力于作物栽培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致力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和普及。这项老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推广的技术,先后成为了6个省份的小麦主推栽培技术,多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惠及3亿多亩麦田,累计增产小麦260多亿斤。因此,老先生堪称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说。

    一个县的农民自发为他“授勋”,遍布天下的弟子主动为他“立传”,90多岁仍坚持带病到地头查看……一生牵挂麦田的老先生走了,留下的是3亿多亩麦田丰收的希冀。

    科研攻关:从亩产200公斤到800公斤

    余松烈,浙江省宁波慈溪人,1942年毕业于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艺系,1949年9月到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工作,自此踏上小麦科研之路。

    余老与麦田打了67年交道,最牵挂的事情永远在麦田。他的女儿余亚勉介绍,2014年,病重的余老时常神志不清,但他一清醒就吵着要下地看麦子,兴奋地睡不好觉。“我就只好嘱咐来看他的朋友和学生,不要提小麦的事儿。”余亚勉说。

    1974年秋播,余松烈来到当时的滕县史村,指导小麦管理上实行“六改”,包括改品种、降播量、适时早播、改耧播为机播等内容。这些是余松烈冬小麦精播高产理论的雏形。第二年夏收,史村820亩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而当时,山东小麦平均亩产不到180公斤。

    余松烈在滕县5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78年,余松烈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余松烈开始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至1989年,山东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2126万亩,累计增产9.61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8000万公斤。

    余老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介绍,在这段时间,余松烈总结并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和高产再高产的三个阶段理论,并针对三个阶段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矛盾,提出了解决办法。特别是研制出了小麦精量播种机,为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余松烈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开始在全国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92年,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定为“八五”“九五”期间农业重点推广项目,成为黄淮海6省冬小麦高产栽培主推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后,80多岁高龄的余松烈已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但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没有停止。他发现,由于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过去的小麦精播机作业时拥草拥土,已经不能适应精播高产要求。他就和自己的学生、山农大教授董庆裕一起,经过5年反复试验,研制出小麦宽幅精播机,总结出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技术。   

    董庆裕介绍,该技术2006年开始推广,普遍增产幅度接近10%,目前已在黄淮海6省得到大面积应用。2009年,该技术在滕州创造了我国冬麦区亩产最高纪录。

    2010年以来,余松烈把小麦高产攻关田的目标定为亩产800公斤。2014年,农业部在招远市组织小麦高产攻关实打,应用了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3.14亩麦田平均亩产达到817公斤,再次刷新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了却了老先生的心愿。

    为农情怀:农民自发送来“金质奖章”

    4月22日上午,在余松烈老先生告别的队伍中,有一个20多位农民组成的群体,他们来自滕州市,60多岁的王其金就是其中一位。

    “这是我第二次来山东农大了。1996年6月26日,我就和韩敬田两个,代表120万滕州农民,来这儿向余老师赠送金质奖章。今天,我们又一大早赶来,献上了专门制作的6个彩布大花圈,表达滕州农民对余老师的爱戴。”王其金说,“我们来的20多人,都是余老师的农民学生,是余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种小麦拿高产,余老师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不仅是滕州,德州平原、潍坊诸城以及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有农民自发前来为余老送行。农民对余松烈的爱戴,来源于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小麦增产的贡献。其中,滕州农民收益最大,也最为典型。

    滕州市原副市长刘希运,既参加过余松烈在滕州的小麦精播试验,后来又到山东农学院工作,与余松烈朝夕相处12年。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余松烈在滕州的故事。

    1975年秋播,余松烈下了火车,徒步走到了姜屯公社黄庄大队,向农民推广精播高产技术。农民问他:“俺一亩原先种30多斤种子,您就让俺种10多斤种子,这么稀,还能收到麦子吗?”余松烈说:“地力差,小麦分蘖少,可以多种。可您这儿地力好,小麦分蘖多,种稀了才会越长越好。”果然,这块麦田收获时亩产达638公斤,创下了我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余松烈曾在自传中写道:“在滕州的5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的时期。虽然生活比较艰苦,劳动比较沉重,但我始终沐浴在农民的温暖友情中,这是我向农民、向生产实践学习的最佳时期,我在业务上获得了大丰收。”

    余松烈在滕州的小麦科研和技术推广,使滕州长期成为全国小麦高产典型。滕州人民为表达对余松烈的爱戴,先后自发举办了3次活动。

    第一次就是农民自发为余松烈“授勋”。1996年,滕州小麦大丰收,农民将一枚专门精制的“科技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勋章,赠送给余松烈。

    第二次是滕州农民为余松烈出版《余松烈院士在滕州》传记。2006年,为庆祝余松烈85岁寿辰,滕州市科技局历经14个月努力,整理编写了《余松烈院士在滕州》一书,收录了老先生在滕州的点点滴滴。

    第三次是滕州农民要建设“余松烈小麦科技馆”。2012年10月下旬,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小组,到滕州采集余松烈学术成长相关资料,访谈当年余松烈的农民学生和朋友。在访谈时得知,级索镇正在准备建设“余松烈小麦科技馆”。

    教书育人:斯人已逝,“余”风长存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余松烈对社会的贡献,还体现在教书育人方面。在余松烈67年的教师生涯中,让他引以为豪的是培养了中国科学院李振声院士、中国工程院于振文院士等一批有影响的小麦专家。在中国农学界,余松烈与李振声、于振文的师生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学术交往、学术继承被传为佳话。

    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著名小麦栽培学家、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1982年从山东农学院研究生毕业,1991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担任农业部专家顾问组成员、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

    目前,余松烈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这些学生深谙余松烈学术成就,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他们已经成为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特别是冬小麦深耘断根、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余松烈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余松烈十分注重教材建设,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等。为了完善和发展作物栽培学学科理论,余松烈不仅自己著书立说,还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讲义、专著、论文。

    山东农业大学校长温孚江介绍,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余松烈始终坚持和大力倡导“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既要理论研究的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又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学术理念,贯彻落实“扎根基层,密切联系农民,重视实践,解决生产问题”的优良作风。现在,这些已经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办学的宝贵精神财富。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