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部分地区玉米缺粒严重——
主因是扬花期遭遇气象灾害
农技人员在安徽省蒙城县查看玉米缺粒情况。高波摄
□□
本报记者杨丹丹
“俺的玉米不知啥原因全长瘪了,是不是买的种子有问题?”最近一段时期,皖北平原的不少农民发现自家种植的玉米呈现“病状”,纷纷向当地植保站反映和投诉。
“8月15日,安徽省农委发布《须防玉米水稻高温热害》的预警。当时安徽夏玉米处于拔节至抽雄期,连续高温天气增加了一季稻抽穗扬花期和夏玉米抽雄期发生高温热害的风险。已经提醒各地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施肥、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保证秋收作物的正常生长。”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局长牛运生告诉记者,但黄淮海平原部分玉米种植户依然出现防护工作不到位,高温热害病现状严重现象。
安徽省植保专家奔赴这些反映较强烈的地区现场走访查看,发现玉米缺粒现象在大田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侧面不实,即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型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粒较少,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基部不实,即果穗的下部有一部分不结实。除此之外,侧面不结实、整个果穗结粒较少现象也较为严重。
位于亳州的蒙城县是安徽省的玉米主产县,种植面积约在120万亩左右。
“玉米扬花期时遭遇连续高温,让我们这些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不仅暗暗担心,立即下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及时发布了预警服务信息。目前大田玉米成势还比较良好,比我们预想的情况要好得多。”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波介绍,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在6月10日前播种的田块,玉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粒花粒现象,缺粒程度在5%~25%之间;6月13日~15日之间播种的,缺粒程度在10%以内;6月15日以后播种的几乎没有影响。
安徽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相关专家介绍,玉米结实不良因素主要为温度、湿度不适宜。玉米开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90%。抽雄前干旱使果穗顶部小花发育不良,雌穗吐丝推迟;抽雄后干旱缺水,雌穗吐丝也会推迟,从而雄穗开花与雌穗吐丝的间隔时间相对延长,造成花期不遇,影响授粉;散粉期间温度高、相对湿度低,花粉丧失了生命力,只有少量花丝受粉,因而出现缺粒现象。
大喇叭口期至抽穗前,是玉米需肥量最大的时期。若遇天气干旱,会影响雄穗的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和吐丝延迟,花粉的生命力弱,花丝容易枯萎,造成受粉结实不良。
玉米授粉期,若遇到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天气,花粉吸水膨胀破裂死亡或粘成团状,也会丧失受粉能力,使雌穗花丝不能及时受粉,会造成空棵或“满天星”结实不良。
玉米开花授粉期天气温度连续几天超过35℃,空气温度高,相对湿度降低,会造成雌穗花丝接受花粉能力减弱,雄穗花粉生活力降低,生存时间缩短,导致结实不良。
营养代谢不良同样会造成授粉问题。玉米雌穗分化阶段营养不足,光合作用弱,有机物质积累少,使雌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棵,或影响受粉率;营养过剩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影响雌穗正常发育,导致玉米不结实或结实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