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澎
金秋十月,丰收之际,硕果飘香,稻谷满仓。在“十一黄金周”出行的游客们对于乡间道路乃至省道、国道上晾晒的片片玉米籽粒一定不陌生。金秋时节,“满地尽是黄金粮”,路边的美景未必因此“增色”多少,而因此造成的交通拥堵可想而知。在柏油马路上晾晒的玉米籽粒是否会受到沥青的污染暂且不论,这种“占路晒粮”的烘干方式与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确实格格不入。
2014年,玉米的机械粒收刚刚兴起,在短短两年时间,从华北“火”到了东北,大大小小各类种企都在聚焦“什么样的玉米品种可以进行机械粒收”。如今,随着四大作物良种攻关取得新进展,一批综合性状良好、抗倒伏能力强、收获时水分含量在25%~28%的玉米品种已经筛选出来,并有望在明年通过审定。我国的玉米产业,已经从“掰棒子”向“机收粒”迈出了一大步。
然而,收获之后呢?过去农民“掰棒子”后,还可以“起垛上楼”,虽然“狗刨鸡蹬霉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存储却不是大问题,即便来年再卖粮也是可行的。
一位种企老总在谈到黄淮海地区机械粒收玉米发展状况时感慨道,目前,除了品种自身的优劣外,还有一个制约农民种植“机收粒”玉米的因素,就是配套烘干设备很难满足需求。黄淮海地区与东北地区相比,人均耕地少很多,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并不高,每年两季的种植习惯使玉米的收获期格外紧张。籽粒收获之后,直接烘干入库本应是最理想的模式,美国的很多现代化农场也是如此,但黄淮海的很多种粮大户权威发布与合作社却因自身体量不足等原因难以自建烘干设备,只能用“土办法”晾晒。
农作物品种不是选育出来就“完事了”。在不断加强育种研发和品种选育的同时,配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同样不能落后,“木桶效应”在农业中表现的格外明显。就玉米产业而言,烘干设备的配套推广和普及,只是整个产业链条的一个小环节,粒粒黄金粮却因为这小小的一环而“洒落”道路,确实不应该。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逐年上涨,而国际粮价却在下降,“地板”和“天花板”之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农民丰收不增收的情况并不罕见。粮食不是种出来就“完事了”,“产供需”各个环节都衔接得当,产业的“任督二脉”才能顺畅。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起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烘干、运输、仓储等环节保障粮食销售、消化的顺畅进行,而需求环节对整个产业的拉动作用更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巨大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