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韩国的南时春是一个西瓜育种家。2017年他最期待的是新的西瓜品种——依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EMS诱变技术,这一西瓜品种将会被赋予抗除草剂的属性。按照他的预计,这种西瓜在欧美国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亿美元。
帮他对接北京大学的,是青岛的一家初创公司,青岛创世种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创世种子”),一个育种领域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它通过打造商业化育种平台,连接种子用户与生物技术科学家,实现高效商业化育种。
从基因组学技术到果蔬新品种的转化
2002年——2012年,创世种子的创始人熊卫华曾先后就职于农业领域的两家巨头公司,孟山都和先正达,还做到了先正达中国区销售负责人。
2012年,熊卫华辞职后发现了一种供需不均:中国农科院基因组研究所、北大现代农学院等科研机构里,有生物科学家在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全球领先,能将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应用到果蔬上。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难以商业转化。而在产业链的另一端,传统育种家、种植户希望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快速迭代产品,适应市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
熊卫华在科学家、育种家和种子用户之间搭平台。将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研发成果应用到育种公司的种子遗传性状改良上,进行培育、实验,培育成功后销售给种子用户。
遍布全球的商业化育种平台
就连一个西瓜,熊卫华也可以根据市场展开无数想象。他发现果盘里的西瓜切开后容易变软变质,就计划利用分子设计育种研发 “脆西瓜”:切开很久也能保持脆甜;针对个人和家庭消费者,培育2斤左右的小型西瓜;面向偏远地区,开发耐长途运输的抗压西瓜……
创世种子想要打造商业化育种平台,不仅面向国内市场,不仅汇聚中国人才。据介绍,目前,公司已与中国农科院基因组研究所、北大现代农学院(筹),以及荷兰、美国等多家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同时,创世种子在美国、丹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青岛、深圳等国内城市建立了7个合作育种站点,育种家将种子新品种在当地种植、测试,一方面更符合各地的水土环境,另一方面有利于快速打开国外市场。
覆盖3000个零售网点的营销网络
前不久,创世种子在杭州、深圳参加路演,“我们的商业化育种平台模式引起了十几家投资机构的兴趣,公司与几个投资人签订了A轮数千万元的融资协议。”熊卫华说,融资到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变之前松散的合作模式,将育种平台升级到2.0版本。
公司计划在全球布局育种站点,收购个人育种家和小型公司,在世界各地开发属于自己的“试验田”;在全国范围内招募50个有影响力的经销商。如此一来,公司能编织出一张覆盖3000个零售网点的营销网络。
左手握着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研究资源,右手牵着一张覆盖全球市场的营销关系网,创世种子有十足的底气,将理想变成现实。
■创世种子创始人 熊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