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贵州岑巩:制种带动1.2万人脱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1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7年09月11日 05 版)  浏览次数:282
 
 
    张能秋
 
    “制种比打工、比种植传统作物都强,一亩地轻轻松松就能挣3000多元。”承包了200多亩杂交水稻制种田,年收入40万元的贵州省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大竹山组制种大户黄喜文高兴地说。
 
    脱贫有“种”,挖断“穷根”。2016年,岑巩县制种面积达到4.85万亩,覆盖全县9个乡镇61个村民组,年生产种子1040万公斤,带动1.2万贫困人口脱贫。
 
    谈到岑巩县的杂交水稻制种发展,还得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当时农业生产主要播种常规稻种,为了提高粮食产量,1975年冬天,岑巩县组织农技人员赴海南学习三系杂交稻繁殖制种技术。1976年在岑巩县首次试种杂交水稻“南优2号”190余亩,当年就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随后,岑巩县三系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和杂交一代大面积推广,按照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的思路,试验制种的“汕优2号”获得成功,但由于当时的制种技能有限,亩产仅45公斤。
 
    1984年,通过改革杂交稻繁殖制种体制,改进繁殖技术,岑巩县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大幅度提升,杂交水稻种子基本自给自足,改变了以往种子从四川、湖南等地外调的状况。
 
    据统计,岑巩县农田面积19万余亩,有10个乡镇13万亩农田适宜制种。2007年,岑巩县组建国资控股的惠农种业股份公司,与湖南隆平高科、安徽荃银等公司开展合作。2010年,惠农种业在注溪镇哨坪村成立了杂稻制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由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建立保险赔偿机制,抱团发展。
 
    通过精心打造,2003年8月,岑巩县被农业部授予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2015年争取到省长基金、省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涉农资金1.13亿元,成功打造了周坪杂稻制种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兴建了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陈列馆。今年岑巩县又投入100余万元建成了杂交水稻制种科研基地,实施新品种育种研究26个、新品种示范12个、对比试验39个、测优组合40个,为制种产业提供科研支撑。
 
    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岑巩县还引入了企业竞争机制,先后引进制种企业或代制企业10余家,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订单农业”。今年,全县杂稻制种面积4.23万亩,预计创收1.4亿元,让1.1万农户受益。同时,岑巩县还把制种产业幅射到玉屏、天柱、镇远等周边县,种植面积0.8万亩,预计创收3000万元。通过科技创新,岑巩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成为黔东南州的一面旗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