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定编号 苏审玉201305
(二)来源与类型 由中国农业大学以BS641W×BS638配组,于2008年育成,属早熟半紧凑型超甜玉米。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各地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10-2011年参加江苏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619.5公斤,比对照晶甜3号减产4.7%,减产不显著。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639.2公斤,比对照晶甜3号减产2.0%。
出苗整齐,叶鞘绿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青色,颖壳青色,花丝青色,果穗筒形,籽粒黄白相间(约3/4黄粒、1/4白粒),超甜硬粒型,穗轴白色。两年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春播约87天,株高169厘米,穗位高65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穗长16.1厘米,穗粗4.5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28粒,千粒鲜重292克,鲜出籽率67.7%,田间倒伏率10.0%。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高感纹枯病、茎腐病、粗缩病。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甜玉米一级标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水溶性糖含量18.7%,还原糖含量7.2%,达到甜玉米标准(NY/T 523-2002)。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露地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亩用种量0.5-1.0公斤。
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3500-4500株/亩。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110厘米,小行距一般30厘米。
3、加强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5公斤、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7.5-10公斤。春播氮肥分配比例:基苗肥40%,穗肥60%,夏播氮肥分配比例:基苗肥40%-50%,穗肥50%-60%。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
4、病虫草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粗缩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
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4天左右采收青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