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生态)类型: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
审定编号:皖玉2016002
申请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宿州市淮河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宿州市淮河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郑H12(来源于选73×浚9058)×郑H13(来源于(K12×H21)×昌7-2)
主要特征特性:第一叶尖椭圆型,幼苗叶鞘紫红色,株型较紧凑,总叶片数19片,雄穗分支14个,花药浅紫红色,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轴白色。2012年、2013年两年低密度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256.4厘米、穗位103.3厘米、穗长17.5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3厘米、穗行数15.7行、行粒数23.2粒、出籽率88.2%、千粒重362克。抗高温热害1级(相对空秆率平均-0.6%)。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品种(弘大8号)迟熟2天。
抗性表现:经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2012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感南方锈病(病级7级),感纹枯病(病指58),中抗茎腐病(发病率20%);2013年感小斑病(病级7级),抗南方锈病(病级3级),中抗纹枯病(病指44),高抗茎腐病(发病率5%)。
品质表现:201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验,粗蛋白(干基)8.48%,粗脂肪(干基)3.77%,粗淀粉(干基)75.94%。
产量表现: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2年区域试验亩产614.0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37%(不显著);2013年区域试验亩产520.8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9.57%(极显著)。2014年生产试验亩产555.6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5.49%。
栽培技术要点:1.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均可,等行距种植时行距0.67米,株距0.27米,种植密度3700株/亩。2.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高产田要增锌肥。3.麦收后力争早播,并及时间、定苗。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