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高台县规范制种市场 增收效果明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2-22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73
 

 

                                                          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 报道
                               ??高台玉米制种产业的调查
    近日,笔者深入高台县各乡(镇)、制种企业和部分村社、农户,对玉米制种产业进行了专门调查。从总体情况看,该县采取扶龙头,强监管、推科技等系列措施,以市场为向导,积极调整优化制种玉米布局,集中清理整顿规范制种市场,取缔了一些来路不明,资质信誉度差的外来制种户,督促乡村完善种子生产预约合同,从而促进了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今年该县共落实杂交玉米制种4.87万亩,涉及全县7个乡镇,36个基点27个村(农场),1.05万户农户,制种组合23个,生产玉米种子的企业7家。一是种子市场前景看好,不会造成压库;二是由于气候影响,所产种子色泽、饱满度、芽率都好于往年。今年产量和面积都与去年基本持平,但效益较去年有所回升。
    今年该县可生产优质种子约2016万公斤,亩均单产414公斤,如果按照合同亩保收入,预计单价为3.5元,可实现收入7056.2万元,亩均收入1449元,亩成本测算约1033元,其中:人工费480元,化肥249元,农膜52.5元,亲本种子71.5元,农药22.5元,机械作业79.5元,水电费60元。亩获利417元,投入产出比1?1.4。
    二、主要特点
    一是理性发展,缺口生产。生产规模大幅度压缩,制种产业实行亩保收入和以斤定价制度并存,使收入比较稳定,同时也不会造成公司玉米种子过剩而积压。
    二是基地集中,效益凸显。前进村今年玉米制种面积5500亩,全村农业总收入942.84万元,其中玉米制种平均亩收入1500元,总收入825万元,占总收入的87.5%。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6729.2元,户均2.53万元。
    三是制种企业的质量控制措施更加完备。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更加牢固,种子生产技术措施更加严格和完备,绝大部分种子企业和基点都能够严格按要求设置隔离、杂株清除、“三类苗”清理,摸苞带叶取雄等花期质量控制措施被广泛采用,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是制种合同更加规范统一。在去年统一合同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制种企业与村社、制种企业与农户所要签订的玉米种子生产合同统一文本,并印发各制种企业、各乡镇使用和监督。制种合同的主要指标、附加条款等关键问题,要求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增加了合同管理的透明度,可有效解决合同方面的矛盾纠纷,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五是坚持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该县抽调农技骨干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玉米制种是种高产创建方案,完善栽培技术规程,发放技术资料4.2万份,农村实用技术一本通3000本,玉米顶熟病的防治和垄作沟灌等技术得到了推广。建立了骆驼城乡新建村玉米种子精品示范点,全村2130亩制种玉米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收入最高的农户亩产可达1700多元,较去年亩均增加200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
    1、玉米制种单位较多,但有实力、有品牌、能抗御风险、起龙头作用的较少,本地企业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外地企业乘机进入,出现的问题较多。
    2、个别种子生产企业对隔离要求有所放松,隔离区不达标的情况还是存在,部分公司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组合搭配不适宜,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造成个别基地产量很低。
    3、该县部分地区可能不适宜于玉米制种,连续多年玉米制种产量不高,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建议种子公司对这些地方要谨慎落实玉米制种。
    4、今年种子供需矛盾缓解,但制种效益与孜然带田、菜心带田相比,对农民持续增收拉动力减弱。建议明年进一步提高亩保产值的基数来实现更好的发展。
5、个别基地制种农户诚信度差,私自倒卖种子的现象也有所发生。

(作者:杜国文  赵彩萍报道)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