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记者下基层:原阳体验河南种子繁育的不寻常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19  来源:大河报  浏览次数:295
 

  3试验田需要的麦籽从何而来?

  “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优势,育种就是将其优势集中在一起,因此要想育出我们需要的小麦品种,就必须拥有各种品性不同的、不同类型的种子。”

  “未来的河南小麦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因此我们农科院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建了种质(注:不是种子)资源库。”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它们将会具备哪些独特的基因?

  14日上午,许为钢对记者说:“这里存放着省农科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收集的3000多种,包括地方品种、农家种、国外引进种和野生种等,有的种子甚至是1000多年前的品种,这些麦籽都保存在零下5摄氏度的低温环境,能够存放40年。”

  10月12日,记者和许为钢一起走进寒气重重的种质资源库,室内的温度计显示当时的温度为零下5摄氏度,虽然身着棉大衣,但记者依然感觉很冷。每个品种的麦籽存放在小铝罐内,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种子在零下5摄氏度的温度里能够存放40年,每过40年,要在原种品性不变的情况下繁殖一次来延续生命,虽然有的种子历史很悠久,但有些种子的优质特性可能会受当时技术局限未被发掘,所以要一直保存下去以便未来的研究和利用。”工作人员李正玲告诉记者。

  4为国家粮食安全育种

  许为钢说:“国家把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首先确定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再次重申了河南粮食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这些年的育种工作一直在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目前,优质、强筋、抗病、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已经在今年4月通过了省农业厅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审定,在省科技厅专家检测下进行实收测产为亩产756公斤,创造了我省优质小麦最高产量纪录。目前有74家种子企业在大面积示范推广郑麦7698,今年秋播已投入生产40万亩。”

  “不管是高效还是优质,增产一直是我们育种工作未曾舍弃的目标,而这也和河南粮食增产息息相关。”在许为钢看来,未来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不但是群众的口粮,还有各种工业性用粮的需求。

  河南省农科院马万杰院长告诉记者,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是农科院传统优势领域,为保障河南主要粮棉油增产需要,有近60%的科技人员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研究,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选育出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为河南粮食生产连续5年超千亿斤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以来,通过省级及以上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191个,其中国家审(鉴)定74个。在优质小麦育种方面,先后育成豫麦47、郑麦9023、郑麦366、郑麦004、太空6号、郑麦7698等系列小麦新品种,不断刷新河南优质小麦单产记录。其中,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累计种植面积已达2.1亿亩,增产小麦41.7亿公斤,连续6年全国种植面积第一名,作为我国优质小麦产业发展中的标志性品种载入史册,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麦366是省农科院近年来培育的又一个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目前已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3805万亩,成为该区优质强筋小麦主导品种。在当前河南省种植面积较大的五大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中,省农科院培育的品种均占主导地位,并且在周边省份大面积推广。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建立粮食和农业稳定增产长效机制,走具有中原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排头兵,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率先发展。大力增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抓好主要粮食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粮食持续增产提供“良种”支撑。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