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县种子站副站长李建唐以专业技术服务三农纪实
成长于农村的李建唐,从小就对农业科学技术很感兴趣,长大后他立志要在农业科技领域做出一番成绩,用知识改变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地难养人的辛酸和艰难。1993年甘肃省平凉农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基层农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自学完成了行政管理专科后,又在甘肃农业大学脱产学习农学专业本科课程,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为他做好农业种子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由于工作变动,他从县农牧局秘书提任县种子站任副站长。当时单位管理松懈,职工一盘散沙,工作比较滞后。他首先从了解和熟悉各项业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入手,主动与单位党员和老职工谈心,做好思想发动,提高对种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他坚持以身作则,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把分管的业务工作中尽量做到安排公平合理,把困难留给自己。按工作需要和强度,合理确定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干,各负其责。工作中照顾女同志,关心职工生活,做到劳逸结合,驰张有度,创造宽松活跃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在单位内部营造和谐氛围。
在他看来党员和党员领导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他经常下乡入村,穿梭在田间地头,跑遍了舟曲县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及时为广大群众传授、指导、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同时积累大量农业基础资料和科技工作经验。群众们说:“种子站的李站长真能行,关心我们农民地里的事”。
近年来,他带领职工不仅引进推广了十多个农作物新品种,还将最难规范的种子市场管起来,他带领职工采取逐步解决的办法,首先做好种子贩卖户的思想引导工作,指出不合格种子的严重危害性,讲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性,接着依法取缔了非法经营现象,从根源上杜绝劣质种子危害群众。最终把这项既得罪人,又难取得成绩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域内摆摊设点私售种子和走乡串户兜售种子的现象曾一度绝迹。
出色的工作措施和有目共睹的实绩,获得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同时职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单位安排的工作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特别是种子引进、示范工作得到了加强。职工之间相互帮助,齐心协力地开展工作,单位焕发出新的景象,凝心聚力、服务群众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狠抓种子工程,服务三农事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
2008年底,由于调种计划的冒然改变,调进的玉米种子2009年在全县种植表现性状较差,导致大幅度减产。群众接连上访,反映十分强烈。面对这个棘手难题,李建唐不避不退,从保护群众利益,维护大局出发,不推卸单位责任,不争论是非,而是带领、引导职工善待上访群众,耐心解释疏导群众情绪,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诚心诚意了解情况,轻易不能空口许诺。首先组织职工深入农户调查走访,了解真实情况。其次给群众清退剩余种子的售种款,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联系供种方就种子质量提出质疑,并共商解决方案。李建唐及时带领全站技术人员,利用一周多的时间深入城关、江盘、大川、峰迭、立节、巴藏等乡镇的11个重点村,1415户农户,分组开展调查走访。通过调查走访,进一步了解了减产受损程度大约在30%--50%之间,并且田间生长表现与当年异常气象条件及田间管理措施和施肥方式等有一定关系。在调查中诚恳地给群众做解释和道谦,获得了群众的谅解。最后,在综合分析主客观两方面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写出了调查报告,最大限度地补偿了农户损失,圆满解决了问题。
2009年12月,李建唐主持种子站工作。他主持工作后的第一件事是立即着手改选单位支部,从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组织管理着手,加强单位作风整顿。借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使单位职工工作、学习风气明显改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有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从思想上、工作上给党员和职工群众当好头,带好队,在工作中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表现得无比的坚定、执着,始终保持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作风和品质,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履行职责,以与时俱进永葆斗志的精神状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2010年年初,单位上因缺乏种子周转金,连当年下种的玉米种子都还没有联系调运。事情迫在眉睫,农时不能耽搁。一时筹不到种子款,供种方又不肯赊欠。他就以个人的名义在银行抵押工资贷款20万元,并向朋友借钱筹集种子款共计40多万元。准备好种子款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亲自联系调运玉米种子。直到种子调运入库,又安排做好种子质量复检,确保种子没有质量问题后,他才松了一口气。
2010年泥石流灾害发生后,每一个职工接到的第一个讯息是李建唐的亲切问候。对一时没有联系上的同事,他就与几位同事一道想办法寻找。针对好多职工有家难归,无处吃住的问题。他及时借用民房,购置灶具,安排生活,稳定职工情绪,召集大家按时上班。在消毒和清於工作中,他克服病痛,与同事们穿行于腥臭的泥泞,趟着冰凉的江水,坚持进行清消工作。
抢险救灾告一段落后,他积极申请救灾资金40万元,调购油菜种子2115公斤,冬小麦种子43500公斤,将种子免费发放到城关、江盘、坪定、曲瓦,南峪等十一个乡镇,解决了1万多户受灾群众8000多亩耕地无种子下田的问题,保证了大灾之后粮油面积稳定,为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农业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李建唐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探讨,商议确定灾后重建项目,耐心细致地制定项目方案,安排落实种子引试示范和调动等业务工作。2011年底,超额完成舟曲“8·8”灾后重建冬播油菜基地2万亩建设任务。
多年来,李建堂以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以一个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克已奉公,不计名利,以实际行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千名干部下基层”、“2213”结对帮扶、“科技下乡”等活动,自觉践行着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理念,谱写了一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一心为民、奉献三农的生命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