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今天的《感动在身边》。“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农民的“钱袋子”、关系到老百姓的“米袋子”。近日,国务院在京召开“粮食生产先进表彰奖励活动”,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林琪被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而这背后,是他三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探索,是旱地小麦育种技术的新突破。今年54岁的林琪,跟农业打了半辈子交道,从1982年第一次去试验田算起,已经整整三十个年头。“青麦6号、7号”是他花费十年心血、耕耘的最新成果。从此,旱地小麦有了属于自己的新育种。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在中国北方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除了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水浇地外,还有大量的旱地。
以山东为例,小麦种植面积在五千万亩左右,但旱地面积就占了一千五到两千万亩。而且长期以来,旱地种植用的都是高产区的统一育种。一九九七年,从事旱作节水种植17年的林琪,毅然接下了“旱地育种”的新任务,从那时起,实验室和试验田就成了他另外两个家。特别到了三伏天,林琪总逃不过蚊虫的叮咬,于是,花露水、驱蚊剂,就连同试剂瓶、测量仪一起,成了他随身携带的必备品。不过,当他看到试验田里育种长势良好的时候,就又投入到新一次筛选中了。就在2012年一号文件即将公布的时候,记者应邀走进了林琪的农业实验室,三十多平方的屋子里,就像一个大仓库,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不下五百种。
林琪告诉记者,每次育种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实验都要进行成千上万次。像这样的挑选过程,对于林琪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通常,在研制出科学本种之后,还要再培育1000多个同类育种,以便精挑细选。按照要求,最后能下田播种的种子,都要经受连续三年的实地考验,而这也就意味着,林琪花了一年甚至是两年时间选出的育种,都面临着失败的可能。在1997年到1998年的十年间,林琪总共面对了三次这样的严峻挑战。2009年,“青麦育种”终于获得成功。林琪说,用这类种子种植的小麦,不但耐旱、产量高,磨制出的面粉,还可以找寻回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口味。“不用再看天吃饭,让旱地也能高产”,是林琪现在最大的心愿。他想用三年时间,在中国北方旱地,大面积的推广使用“青麦育种”,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
再过五年,林琪就要退休了,而跟粮食打交道、和农民做朋友,依然是他后半辈子要继续做下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