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齐鲁证券农林牧渔行业的行业研究员张俊宇做客《交易实况》为您解读种业行业的投资机会,张俊宇认为中国未来种业的变革整合会借鉴美国种业变革历程,将公益化育种和商业化育种分开。
主持人:再来看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并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建立种业发展的基金,我们知道农业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本,如何看待把现代农作物种业提升到如此重要地步的意义呢?
张俊宇:就像主持人刚才讲的,农业其实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种业是我们农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就是说种业其实是整个农业生产包括粮食生产的核心环节,因为我们也做了一些具体的研究,我们根据美国学者的一个判断,在过去几十年美国的粮食产量的增产的贡献因素中可以看到,种子在粮食增产的产量贡献度是达到了50%以上,所以说未来研发出更多的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其实是提升国内粮食产量的核心环节,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会大力支持发展种业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美国的情况,我们来看一下纵观从1920年美国有了农作物杂交技术发明以来已经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咱们国内这个种业绩市场进程仅仅是十岁才十年的时间,所以在美国种业发展历史对中国种业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吗?
张俊宇:美国种业的起步其实也就是在上世纪1920年前后杂交玉米技术发明以后才诞生了美国的现代种业市场,到现在为止也就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在一百年时间里面美国种业市场其实是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革,比如说育种体系这块实现了公益性育种和商业化育种的分工,也就是在商业育种这块可能是科研机构更多是做基础研发,而商业推广这块的育种主要是商业的种业企业来做,另外可以看到尤其是在近上世纪90年代前后十年这样一个时间段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种业市场是经历一个大规模的兼并整合的浪潮,包括这些种业公司在营销模式上的一些创新都是有一些深刻的变化,我们觉得中国种业市场也就是诞生了十年,美国走过的这些路我们可以说是国内的种业未来都是可以全部来学习的,包括我们现在政策提出来的如何把公益性育种和商业化育种分开,以提升我们育种效率,包括国内的种业公司如何借鉴海外种业巨头的发展历程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有一些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主持人:从美国发展中可以看到自己发展将来的未来之路,首先我们来看你刚才讲到的整合,我们看分析美国种业市场发展的历程,国内种业公司应该有两次跃升机会,行业整合以及转基因技术就是生物技术的兴起,如何把握两次跃升机会呢?而且目前现在国内是发展到哪一阶段?
张俊宇:我们提出两次跃升的机会其实是根据美国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的,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前后实现了公益化育种和商业化育种的分工,逐步带来了种业企业的整合,到了90年代后期因为生物技术的兴起带来了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带来了第二次种业的跃升,从现在来看我觉得转基因技术目前在国内来看我们觉得尤其是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我们觉得短期内看不到的,短期内我们其实更应该关注目前在种业政策支持下国内的一些公司包括公司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一些整合,当然我们觉得整合可能并不是说单纯的大鱼吃小鱼,可能在另外要有一些创新模式上的整合,比如现在政府支持下的科研机构要转制,企业如何利用政策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获取一些品种权或者是种制资源,这些都是未来所说的大的整合框架下的一些具体的看点。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了在整合方面美国整合主要是靠市场竞争,而咱们国内可能是政策推进,政府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你们怎么考量?
张俊宇:我们觉得其实尽管美国是市场化的整合,但是中国可能更多的是政策化的推进,但是我们觉得本质上内在的背后的意义是一样的,我们觉得我们政府其实也是一直在借鉴美国的发展历史以及包括国外巨头的发展的经验来推动中国种业的变革,内在背后都是希望国内的育种研发资源由更有效率的企业来提供,这是背后潜在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