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从2000年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以来,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推广了一批高蛋白大豆、高油玉米、寒地水稻等突破性优良品种,在确保粮食供给安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良种在全省粮食增产中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40%以上,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0%。我省选育的优良品种荣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9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政府科技奖93项。
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农业良种化工程投入力度,以“抓项目、优品种、建集团、扶基地、强管理、保供给”为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力争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200亿斤。
一是加快良种选育创新。我省启动农业良种化工程以来,招标选育了254个农作物新品种。现在,这些品种已经成为我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核心品种,品种推广面积已累计达到2.75亿亩。
今年农业良种化工程项目将继续加大农作物品种自主选育创新力度,鼓励支持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种子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选育适于我省生产实际的农作物新品种。将重点选育三、四积温带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适口性好的水稻品种;适于一、二和四、五积温带种植的耐密、高产、优质、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耐密、耐盐碱、抗干旱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耐密、秆强、高强筋的优质小麦品种;高产、耐旱、抗病的马铃薯品种和高产、耐寒、品质佳、口感好的蔬菜品种。
二是加强种子宏观调控。目前,我省已投资建设粮食作物种子基地23处,年生产种子4.4亿公斤,杂交作物供种率达到了100%,自交作物供种率在60%左右,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今年,我省将根据全省农作物品种六个积温带、十个作物品种生态区域分布,结合全省各作物优势产业带的分布情况,在不同积温区建立原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实现全省种子生产区域化、规划化和集约化的战略目标,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同时,根据我省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逐步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实现省级储备20%目标。今年我省重点贮备杂交玉米种子,防止灾害亲本短缺;贮备短生育期大豆种子,用于全省春播季节旱灾补种救灾,确保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三是加大展示示范力度。2000-2011年全省已投资建设新品种展示示范园区417个点次,展示示范新品种累计433个、面积累计9.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近5000万亩耕地。今年,我省将按照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强早熟玉米、水稻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引导广大农民改变过去单一种植大豆的习惯,扩大第四、五、六积温带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四是强化种子质量监督检测。我省现已投资建设了1个省级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13个市(地)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54个县(市、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初步形成了以省中心为龙头,市(地)分中心为骨干,县检验站为基础的种子质量检测体系。2000年以来,共检测样品6.2万个,代表种子数量6.95亿公斤,合格率98.4%,检出不合格种子样品980个,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85亿元。今年重点是完善种子监督检验体系,建立种子质量检验网络,开展春、秋两季种子市场和种子企业监督抽检。通过省、市、县三级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生产用种的全程监管,防止假劣种子流通,切实保证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五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目前,我省的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科种业有限公司和齐齐哈尔富尔农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种子企业已跻身全国种业骨干企业行列。去年,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龙科种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荣获中国种子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今年,我省将继续对这些优势骨干种子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资源,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种子基地繁育生产能力、种子加工水平。引导企业通过创办、联合、兼并等形式,加快构建隶属于自身的科研创新机构和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打造我省种业“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