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慧敏 顾春
小小农科所,创出大辉煌
推广良种4.2亿亩,增粮80多亿公斤
衣衫陈旧,手心粗糙,皮肤晒得黑黑的。浙江嘉兴市农科所的这些科研人员,戴上草帽立在田头,就是标准的农民。
他们是如此普通,又是如此不同寻常。据统计,这些年,嘉兴农业科研人员育成水稻新品种140余个,累计推广面积4.2亿亩,增产粮食80多亿公斤!
江南的气候只能种植一季水稻。整整48年,为了加快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进程,每年10月到次年5月,他们抛家别子,像候鸟一样迁徙到海南岛种水稻。48年间,嘉兴农科所四代育种人层层接力,培育出一批批屡创纪录的水稻良种。他们被称作“南繁人”,他们有自己的“南繁精神”——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百折不挠,永不懈怠;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异常艰辛。育种大部分工作时间蹲在田间,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核产,其中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下田,双脚泡在水里,蚂蟥、蚊虫相伴是家常便饭。水稻抽穗时间很短,但这是配组杂交、孕育新品种的关键时期,而选配杂交组合成功的概率只有数千分之一,必须大量配制组合提高选育成效。几天之内要完成上千个杂交配组,所有的农科人员一早下田,顶着高温烈日的烘烤,一刻不歇地拼命抢时间,饿着肚子干到下午授粉结束是家常便饭。到了晚上,孤灯一盏,抓紧整理分析白天观察纪录,拟定明天的杂交组合,直至凌晨。
“这是司空见惯的寻常生活。”嘉兴农科所老所长姚海根轻描淡写:“育种工作者是候鸟,要加快选种必须去海南,冬去春回;又是一只工蜂,早七点晚七点,迎晨露送晚霞。季节不等人,必须只争朝夕。”
秋冬在海南,春夏回嘉兴,365天在田间地头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才能一年顶做两年用,培育出更优质、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这份苦,常人受不得。51岁的科辅工何淑琴跟着育种队走了33年,她感慨不已:“这些都是读书人啊,干的活比农民还苦。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心疼得掉泪。”
据嘉兴市农科院新任院长程旺大介绍,目前嘉兴市农科院有6个水稻南繁项目组、29名育种人,年龄最大的68岁,最小的29岁。
这个团队屡创辉煌:1987年,双季晚稻亩产突破400公斤;1988年,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实现大穗与矮秆组装,培育成源库优化型晚粳稻新品种“秀水110”,亩产突破450公斤;1996年,亩产迈过500公斤大槛……
这个团队人才辈出。姚海根被业界誉为“江南水稻育种大王”。30多年来,他培育出85个水稻新品种,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8亿亩。
来乐春,选育的“二九丰”曾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早稻当家品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选育的早籼品种在省内外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增产稻谷18亿多公斤。“嘉乐优2号”创嘉兴市晚稻单产历史最高纪录;
杨尧城,1971年开始南繁,1994年主持选育的食用优质早籼稻“嘉育948”,至今每年推广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黄海祥育成浙江省第一个长粒粳稻品种“嘉禾212”,被列入国家计委优质水稻示范推广项目,一公斤米最贵高达96元,亩效益高达3万多元;
富昊伟主持培育的杂交中籼稻“嘉优99”,通过辐射诱变改良育性,省工省力提效,去年推广种植面积近10万亩;
这样的成绩太多太多。更令人欣喜的是,第四代新生育种力量正在崛起:31岁的高荣村、33岁的蔡金洋、34岁的蔡之军和李友发……他们跟着前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育种的道路……
一粒良种,坐穿几十年冷板凳
“真心为农服务,我们并不孤独”
小小一粒种子,承载了科研人的喜怒哀乐。“当看到我育出的种子在农民地头黄澄澄一片,心中那种快乐,无可言喻!”专家黄海祥说。育种的魅力在此,育种的残酷也在此,一粒良种,背后的冷板凳一坐几十年,而且有着最终失败的残酷危险。
2012年,育种专家李金军迎来了科研大丰收:浙江省农业厅确定的10个粳稻高产示范方中,有7个采用了他选育的品种;新品种“嘉58”以比对照品种增产8.5%的优异成绩破格进入国家区试;与中科院合作的“嘉优中科1号”在全国10省市54个多点试验中表现突出……李金军自17岁开始搞育种,现在年近六旬,为了这些良种,他在聚光灯背后沉寂磨砺了40多年!
还有很多育种人一生奉献,却未能得到收获。在嘉兴育种人心中,永记着包宋钦的名字。包老师研究了几十年,刚刚开始出成果,就生病去世。到现在,嘉兴农科院正在选育的籼稻品种,都离不开包老师多年的研究积淀。在南繁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包宋钦:一辈子的汗水和精力抛洒在田间地头、黄灯孤案,却未能在生前有所成就,他们留下的,是高于几案的一摞摞材料,用一生走过的弯路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沉寂、煎熬、坚守,等待一个无法预料的结果,这条路在求快求成功的今天看来,是如此漫长和不可思议。是什么支持着这些农科人?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国,土地资源不多,粮食安全就是国家的战略安全。我们科技人员理所当然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为国家分忧。”说起一生育种的初衷,姚海根话语朴实。
这样的坚守,伴随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但姚海根摇摇头:“支持我们的是信念,正是有这批农科人员,支撑着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和下一步现代农业建设,虽然很土,很平凡,但自豪地说,我们是民族的脊梁。”
海南基地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住过农民家,住过生产队仓库,也住过牛粪上面沙子填平就睡人的牛棚。稻子抽穗时,他们住田里,因为当地的猪是放养的,怕啃坏了宝贝稻苗,一个草棚几块木板就睡上了。对这些农科人来说,这些都不是压力,能不能尽快拿出先进适用品种,改变粮食生产面貌,才是每个人的心头大事。
48年里,没有社会关注的聚光灯,没有众口一词的赞扬声,有的是不多的科研经费和日复一日、终生不变的枯燥生活。但是他们说,有太多的感动,支持他们无怨无悔走下去。抗虫育种要黑稻虫源,公社农科站一名同志下地头,抓了一大编织袋送过来。当初一个破烂的实验室落成,最高兴的除了专家,还有跟他们朝夕相处的农民,自发送来鞭炮在门口放得嘭嘭响,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我们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我们是真心诚意为农民服务,他们把我们当自家人,所以你说我们孤独吗?”“我们不孤独。”所有人异口同声。
四代传承,育种人以农为荣
隔绝了外面的精彩,拥有了心底的充实
“培育更好的水稻品种,使农业单产水平不断提高,质量更好,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和乐趣。”嘉兴市秀洲区农科所所长来乐春朴实的话里,是农科所朴实的文化。欣慰的是,农科院以农为荣的文化,正在代代传承。他们告诉新进所的青年人:你们是山野上的花朵,要开得比温室花朵更绚烂、更坚韧。
育种19年的黄海祥,堪称年富力强的第三代。当初育种,是还在学校时听了姚海根的一场报告,被这份崇高的工作吸引,毅然跟着姚海根“下了田”。
他是同学中唯一一个从事农学的,但他安心于这份外人看来十分艰苦的工作。“育种有时确实枯燥,抗病虫害、产量、质量……一季几十亩地,六七千份材料,每份四五十科,一个一个去选。但时间长了我体会到,育种其实是三分科学加七分艺术,枯燥会变乐趣。”
7年后,他有了自己培育的第一个品种。现在他孕育的稻种,最贵卖到98元一斤,给农民带来很高的效益。入行时,他就做好了最差的心理准备,哪怕终生找不到一个有价值的品种,也必须无怨无悔奉献。现在他形容自己“已经很幸运”。
陕西的高荣村,2006年大学毕业就来到嘉兴农科所。三十刚出头的小伙子,第四代农科人,要耐住前辈一样的寂寞,年年春节人在天涯海角,终身扑在田头,这样的生活,还能做到吗?
“说苦?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一比就差远了。去海南确实寂寞,但老师们理解我们这些年轻人,他们基本365天日日在田间地头,但给我们一年十几天休假。以前稻花抽穗,从早到晚没一口水喝,现在有饼干和矿泉水。”前辈们的身影激励着年轻人。高荣村已经为自己的农科研究院身份为荣,以这个集体为荣,以自己的事业为荣。他说,这个职业实实在在,让农民效益好,产量高,是他最大的乐趣。
“没有理想和信念,沉不住心来做这个事情。”高荣村说:“在这里,无法不受团队精神的鼓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辛苦的一面,不能只看到光鲜。我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给育种业,看到所里育出的品种在各地生长,真的很快乐。我现在的理想,就是努力工作,争取40岁前能出来一个品种。”
这些农科人,整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隔绝了外面的精彩,遗憾吗?
农科人说:“他们比我们热闹,我们比他们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