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育种专家程相文传奇:培育39个玉米新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28
 

  实现大面积高产,让乡亲们黄面馍管饱

  优良的玉米种子培育出来了,可这还不是老程的目标。因为老程永远也忘不了老乡们说的:“你啥时候能让我们黄面馍管饱啊?”因为老程觉得“只有实现大面积高产,育种工作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2004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小麦玉米超高产攻关试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探路,老程主动请缨。

  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是15亩高产攻关试点之一。试点的时候,15亩地里不能出现一株病苗、虫苗、弱苗。除了免费向群众供应浚单20玉米种子和化肥、免费播种、义务技术指导外,老程也是和老搭档刘寨村支书王学洲天天去看。有天夜里,不仅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还下起了暴雨,在郑州开会的老程坐不住了,连忙给王学洲打电话,问他地里的情况。尽管王学洲说没事,老程仍不放心,连夜从郑州赶回,夜里12点多打着手电去地里查看苗情,直到确定玉米没有倒伏,老程才松了口气。

  如今,老程成了农民的大福星,活财神。在老程的指导下,农民改变了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实行了测土配方氮磷钾分期施肥;改变了过去有虫才治虫的观念,通过杀蛾杀卵,做到了治虫不见虫,达到了苗齐、苗匀、苗壮的目标;改变了过去玉米穗发黄就收(容易籽粒瘪产量低)的习惯,现在,玉米穗发黄10天以后再收,品质好,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不增加一分投入,一亩就能增产百十斤。农民称赞老程,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

  2005年,老程的育种团队实现了15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产为655.9公斤,15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1006.85公斤,创世界夏玉米单产高产纪录。15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达1662.75公斤,创全国超高产纪录。以后又相继实施了5000亩、1万亩、3万亩、5万亩高产示范方的创建,在全国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超吨半粮的目标,为我国整乡、整县建制开展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年逾古稀壮心不已,玉米育种永不止休

  忙活了这么多年,不少人劝老程:“你早该退休啦,用你的成果和技术,自己干,多挣点钱。”可老程却说:“我天天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组织支持的结果,是专家指导的结果,是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

  为了在有生之年能为国家的育种事业多做贡献,即使已经年逾古稀,老程依然奋斗在玉米育种事业的第一线。

  因为老程深知,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经过上百万株的杂交筛选,成功的概率仅为十二万分之一。在不走任何弯路的情况下,选育出一个省级品种,从设计、选育、鉴定到省级试验结束往往需要12年以上;育出一个“国家级”品种,至少需要15年。所以要搞好育种,光靠吃苦不行,光靠撞运气也不行,必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而在承担着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五项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老程在不断地学习,不光自己学,也鼓励员工学。

  在老程的办公桌上,农民日报、科技资讯等报刊、杂志一字摊开,摆放的整整齐齐。而老程,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看这些报刊杂志。也会上网浏览新闻和育种专家的博客,看见好的,就会让工作人员帮自己打出来,然后细心研读。报刊杂志,老程不仅为自己订,也为员工订。农科院订阅的上百种农业期刊,所保存的资料可以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各类报纸、杂志都保存得非常齐全完整。老程说,只要这些书刊中能有一条有用的信息,就没有白订。每当有专家来单位考察结束后,老程都会及时召开会议,让每一名科研人员谈感受、找差距、提思路。

  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成了老程学习和汲取前沿科技信息的平台。一次,一位外地专家来农科院考察,提到单倍体技术应用到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上,稳定快、效果好、优势明显。老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查资料,看文献,迅速把单倍体技术运用到了自己的育种实践中。

  50年,老程由热血少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农技人员成了传遍大江南北、扬名国际的育种专家,可他却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始终紧守着自己“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扎根一个地方,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选择。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