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毕慧芳
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种子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良种更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新农业竞争的核心。新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有先进种业的带动,而种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
在中国种业中玉米(2438,1.00,0.04%)种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众所周知,玉米、水稻、小麦(2478,-9.00,-0.36%)是中国的三大主粮,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万公顷。201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顺利实现“九连增”,玉米增产是关键。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玉米的重要性会更加突显出来。玉米产业与养殖业直接相关,如要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未来的十几年内,为满足肉类需求衍生出的玉米饲料需求将日益增长,我国对玉米的需求将大大超过水稻、小麦等其他主粮。2011年至2012年中国创纪录的玉米进口量(550万吨)推高了芝加哥玉米基准价。对玉米不断增长的需求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使得中国面临巨大挑战。此外,玉米已经基本普及播种杂交种子,这意味着农民每年都需要购买种子来播种,种子的优劣直接关乎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认真研究“新四化”中的玉米种业至关重要。
一、“新四化”中的“新三农”
种子的直接消费者是农民,只有真正了解农民,把种子“种”到农民心中,才能更好的种到农民的田中。因此研究种子问题,必须先了解农民。在“新四化”中,“三农”会有很大的改变。
1、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快速推进时期,农村劳动力将持续向城镇转移就业,更多的农民工将在城镇定居落户,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务过农、不会务农、也不愿意回家务农,农村后备劳动力大多也不可能留乡务农,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态势,“谁来种地”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农业生产者主体的变化
培养新型农业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特别重视培养新型农业主体,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将是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3、经营体系的变化
农业生产领域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种养大户、专业农户明显增多。过去适应小规模分散经营、传统种养为主的农业经营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农业生产环节的不断分化,专业分工已是大势所趋,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4、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过低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为此,要通过发展产业化,使农业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促进产加销、贸工农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农业的增值空间;把农民在各产业链条上组织起来,扩大就业,分享经营收益。
二、“新四化”中的玉米种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对应以上三农的新变化,我国玉米产业技术面临着四大转变,即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小农生产向规模化生产转变;以高产为目标向高产、高效转变;精耕细作向精简栽培技术转变。随着玉米产业技术的各种转变,玉米种业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
玉米研发方向
1、高产、抗逆、耐密
(1)高产。我国粮食总产“九连增”时期玉米总产的快速增长主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大,而中国耕地面积有限,外延式的增长是有限的。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000万公顷左右,按照农业部长韩长赋《玉米论略》中预测,至2020年,也只能增加到3700万公顷。玉米种植扩大面积的空间越来越小,发展玉米生产只能依靠提高单产。 中国玉米提高单产是有潜力的。我国玉米平均单产不到400千克(2011年亩产创历史最高是383千克),而美国是近700千克。单产提高速度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也低很多,过去21年里,美国玉米产量增益一直保持每年145千克/公顷的高速度,阿根廷更是高达每年244千克/公顷,而同期中国只有每年35千克/公顷。
(2)抗逆。要实现高产目标,玉米品种必须要解决抗性问题,因为“抗性”就是产量。首先是抗倒伏、抗病、抗虫害,然后是耐旱、耐低氮、耐高温、耐低温、耐阴雨寡照等。先玉335在主播区吉林省从“热饽饽”到“烫手的山芋”就是因为“病和倒”。只要抗性不够,无论其他方面多优秀,都会被农民否决。
(3)耐密植。要实现高产目标,玉米种子还必须是耐密植的。美国玉米高产的核心要素也是密植。中国玉米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而美国是5000多株。可以肯定地说,未来几年玉米种子优劣的判断标准很快会转到是否能密植上来。
2、高品质
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民对简约化的玉米种植方案要求更高,使简易栽培技术推广非常迅速,单粒播种将成为一种广泛的播种方式。单粒播种把中国玉米种子的质量标准由以前的四项全面推高到十一项(种子活力、种子健康度、种子芽率、种子芽势、种子纯度、种子分级、种衣剂、种子包装、种子水分、种子储存、种子净度)。这种高品质的要求对玉米种子的研发和培育都提出了高要求。
3、株型籽粒特点适应新要求
农业的主体已经逐渐转变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这些新主体的种植、管理、收获方式都会以机械化为主,所以,一切不适应机械化生产的要素都会逐渐被改良或者淘汰。对玉米来说,适合机械化收割、脱粒就需要茎干直立有弹性、苞叶松散、籽粒脱水快、穗轴韧性好;而耐密植的要求,则需要玉米株杆矮、雄穗小、叶子上扬不挡光,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肥水和阳光资源。未来几年,中国玉米的外型会更加向高机械化水平和高密植的美国玉米靠拢。美国玉米品种具有“五小一大”和“五快一壮”的特点,即雄穗小、叶片小、个子小、节间小、植株小(收敛)果穗大、籽粒灌浆脱水快、苞叶蓬松快、果穗脱粒快、播种后种子吸水快、出苗快,植株幼苗健壮。
严格的生产加工检测体系
因为单粒播种的需要,玉米种子必须实现高品质,因此玉米种子的生产过程管理异常重要。此外,玉米种子有独特的自然条件要求,需要种在适合的土地上,所以,检测体系也很重要。
1、严格的生产管理
掌控优良的生产基地、实施严格的田间“保纯”管理、确保“现场采收”、“种不入户”及“流水线及时烘干和精选”等一系列的管控措施,从而确保生产加工出的成品种子质量(包括净度、水分、芽率和净度)均能达到高标准。为适应各型号播种机械单粒精播的需要,还会根据不同厂家生产的播种机排种器型号,进行严格的种子适应性台架试验和分级精选处理,向农民提供适应各型号播种机械需要的种子及相应参数,实现单粒精播。种子还会用针对性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以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害。
2、科学的加工流程
为确保高品质,发达国家玉米种子加工工艺流程也会在国内企业推行:果穗入料→挑选去杂→剥叶→选穗→烘干→脱粒→清选→中间仓贮存 →分级→比重选→包衣→装袋→入库。他们通常采用穗烘干法,收获的玉米果穗进入加工厂,在72小时之内使果穗含水分从35%左右降至13%以下,采用揉搓式脱粒工艺,以400~600转/秒的低转速,保证种子破损率低,发芽率达到95%或98%;种子精分6级,粒型一致,确保种子活力和播种质量。
3、完善的测试体系
品种测试体系对玉米种子来说,是和种质资源、组配同等重要的三个科研内容之一。品种的多年、多点、正规化、标准化的测试工作是品种成功的重要环节。好品种不仅靠培育和生产,也靠测试。在测试中找到最适合种植的区域和栽培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呈现出好种子的特性。中国玉米现有六个生态种植区,要根据玉米生态种植区建立主要试验站,以试验站为主体下设试验点,从而形成覆盖全国的玉米测评网络。
创新的种子营销
因为农业生产主体和经营体系的变化,种子营销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新的生产主体需要更加精准化的服务、个性化的品种和栽培手段;新的经营体系需要全产业链的视角。种业公司应及时根据生产主体的需要改变营销方式。
1、品牌化整合营销
虽然品种在种业还是最核心因素,但未来不可能再是简单的“得品种者得天下”了,也不可能单纯依靠促销类或者价格战的“一招鲜”取胜了。品种的研发、生产、营销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从战略到战术高度统一的营销会把产品的核心优势更好地展现,会把产品的生命力有效激活。企业和产品品牌化将成为趋势。种子的营销广义上是品种、品质、品牌的总和,玉米种业目前品种、品质同质化非常严重,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研发、市场化的深入,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会十分重视对品牌企业和品牌品种的选择,种业企业只有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才有立足之地。品牌打造将会成为种业营销的重心。品种、品质和品牌会在企业营销中实现“三位一体”。
2、直销部或者特供部会成为常设机构
“新四化”中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是农业新主体的核心力量,这些新主体不仅规模化,而且专业化。所以,他们不会随意到种子门市部去购买种子,他们会认真挑选种业企业进行合作,甚至会要求种业企业为自己培育最适合的种子。所以,种子企业必然会有专门的机构针对这些特殊客户。
3、种子4S专卖店势在必行
4S店模式是由汽车销售行业首创的,扩展到玉米种子上可以理解为:销售种子、配套产品(调节剂、包衣剂等等)、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新农业主体会更加喜欢这种模式,第一是高度专一性,4s店专卖一个公司的种子,保真保质,买着放心,建立信任度。第二是服务理念,通过对种植者进行全年跟踪售后服务,建立忠诚度。第三是系统打造,配套产品更加适合栽培需要,实现“丰收”目的,实现满意度。对经销商来说,4S店的高度专一性以及售后服务、垄断销售、农户关系的规范系统,是能够稳定消费者,能够有稳定持久经济效益的好模式。
4、战略合作新模式
种业改革以来形成了一批优秀的经销商。经过多年市场风浪洗礼,旗帜屹立至今的经销商们已经把销售做得炉火纯青,拥有自己完整的销售团队和市场网络,有的还把区域直销市场做的风生水起。如何能在种业大浪淘沙中始终勇立潮头?实践经验告诉他们,不断拥有好品种好品牌才能确保自己的团队和网络长期稳定发展,与优秀种业企业长期合作无疑是最佳选择。同样,在更新换代极快的种业市场,推广速度就是生命。种业企业更需要掌控网络的“地头蛇”把种子营销网络迅速铺开,并稳定发展。在此共识下,经销商和种子企业会逐渐形成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的紧密合作联盟会成为厂商合作新模式。
5、社会化营销手段
2012年10月16日,由袁隆平院士牵头建立的“中国种业技术交易平台”举行了挂牌典礼,这是我国第一个种业技术交易的平台。不仅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进行种子技术交易,广大农民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直接购买到质优价廉的种子。袁院士的种子交易平台拉开了种业企业使用社会化营销平台的大幕。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推进,社会化营销手段在玉米种业也会被更加广泛地运用。
创新的服务方式
1、标准化多样化的服务手段
品种展示、培训会、科普讲座、文艺演出、科技示范、种植之友俱乐部、科技经纪人、点对点服务、专家服务组、专人服务等多样而系统的服务手段会成为很多玉米种企地选择。各企业还会根据自己品种和品牌的特性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服务体系。
2、从卖种子到卖“丰收”的方案
农民买的是种子,需求的是“丰收”。农民在种田的过程中会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从品种选择、种子播种、种子发芽,到作物生长管理、收获、储存乃至产品链等,都需要种子公司能有省时、省力、高效、能提高收入的一揽子整合解决方案。所以,种子公司会在“丰收”方案上下功夫,更多展示自己的“丰收”实力。
3、从提供解决方案到提供全套服务
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单一农户、种养为主、手工劳动为主向主体多元、领域拓宽、广泛采用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转变,农民对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要求十分迫切。现在已经有很多种业公司开始尝试各种新型生产性服务,如安徽天禾农业科技公司从卖种子到卖秧苗,变只做种子为兼职替农民种田。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供全程机械化代耕服务,即“四代一管”——代育秧、代耕作、代机插、代机收和田间管理。这种服务不仅受农民欢迎,企业效益也很可观。秧苗销售利润、“四代一管”服务费和销售独家研发的各种农药和肥料等,以每亩盈利50元计,一年利润可达几百万元。这种全套服务模式在玉米种业也会采用并推广的。
4、上下游全产业链共同服务
玉米种子产业链包括品种研发、品种申报、试验示范、生产、质检、收购、精选、分装、仓储物流、市场营销、售后、农户种植、消费食用、深加工成品(工业酒精、淀粉、制药原料等)、消费用户等环节。先玉335在推广过程中已经率先开始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服务。上联播种机械生产厂家,下联玉米收购加工企业,甚至包括玉米秸秆、玉米芯的收购服务。随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新农业主体必然把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提升农业的增值空间。配合新农业主体开展全产业链服务会成为玉米种业的正常工作。
三、未来玉米种业竞争新格局
笔者认为,未来玉米种业会是三分天下的新格局。
以郑单958、浚单20等国产当家品牌为第一阵营。这些品种稳产高产,在各种自然和非自然的灾害中经受住了考验,是农民心目中玉米种子的产量保证,在没有特别的理由值得他们选择新品种时,选它们安全踏实。这些品牌品种还会在中国大地上继续展示风采,但它们的种植面积和影响力会逐渐缩小,未来玉米种业版图中只能是三分之一。
第二阵营是以先锋为代表狼性十足的外资品牌。通过先玉335的“横行霸道”,我们充分领略了外资品牌的实力,他们全球化的视野,立足长远的战略,娴熟精准的营销战术,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还有本土化发展的耐心,都让我们不敢小视。1983年先锋在北京农业大学设立实验室算起,在中国已经整整30年。以他们丰富的种质资源,加上他们本土化的研究培育,以及对中国最优质生产基地的掌控,他们还会推出更多的好品种来分食中国种业产业这块蛋糕。当然,因为中国政策的限制,加上种业自身独特的规律,还有中国本土种业企业的长足进步,他们不可能独霸中国玉米种业市场,很长时间,也可能只占三分之一。
第三阵营是以2012年在吉林的台风中傲然挺立的品种利民33、天农九为代表的中小民族品牌集群。他们的背后是民族种业最有活力也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集群。他们视野开阔、勤奋执着,他们有专业背景,也有生产营销经验,还会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甚至会娴熟地对接资本。他们中有的企业已经在长期的种业研发生产经营中积蓄了各种能量,正要进入青春勃发期。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必会是中国玉米星空上耀眼的明星。他们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还有深厚的民族情结,在跨国种子公司“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下,会努力去打“民族种子保卫战”,做强中国玉米种业,引领中国种业新发展。虽然目前他们单独的市场份额不大,但他们的份额会不断增长,也会在未来的玉米大地上占领三分之一。
在国际粮食战争中,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在中国“新四化”的进程中,在农民的增产增收中,玉米种业都至关重要。在玉米产业面临“革命”的形势下,中国玉米种业将如何发展?玉米种业的“三国大战”会如何演绎?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并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