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我国颁布《种子法》并首先对外开放了蔬菜、花卉种子市场以后,国外大公司如孟山都、杜邦―先锋、拜耳等相继进入中国,各凭技术实力瓜分市场,目前在我国登记注册的外商投资农作物种业公司已有76家,涉及农作物的领域也扩张到粮食领域。
跨国种业公司一方面让我国农民在作物种植方面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收益,另一方面也让农民不得不承受高价种子的压力,如甜椒品种“蔓迪”种子开出了每克180元的天价,这也让国内上万家规模较小的种子企业难以招架。
据了解,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的扩张,主要采取收购、兼并国内种子公司的方式。同时,他们还与国内顶级育种实验室“合作”,掠夺我国种子科研资源。这样一来,一是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人脉,在国家政策制定等方面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二是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和国内种质资源,三是可以吸引科研院所骨干力量跳槽,获得大量人才资源。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针对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应对跨国种业公司在华扩张,促进种业安全发展》的提案。
针对跨国种业公司在我国咄咄逼人的疯狂扩张态势,民进中央《提案》建议:
一要坚决禁止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审批。跨国种业公司的优势在于转基因技术,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水平落后于美国20年。由于没有达到同等技术水平,对任何一个跨国种业公司转基因产品的准入,都可能导致该市场一夜之间被鲸吞,从而给政治利益和商业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决不能开展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审批。
二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防止种质资源流失。修改完善《种子法》,禁止跨国公司和境外科研机构非法搜集国内种质资源;对于国内重要农作物的核心种质资源,要建立分子标记指纹图谱,建立可以追踪的档案;对于与跨国公司合作的科学家、跳槽到跨国种业公司的育种人才和与国外进行合作交流的科技人员,在坚持正面引导的同时也应依法建立种质资源流失追究责任制度,严格防范种质资源无偿流入跨国育种公司和国外科研机构。
三要启动育种专家保护工程,保护育种人才。
四要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扶持本土种业。
河南新乡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刘现祯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希望政府机构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不但要在“两会”期间关注我国种业市场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实际行动遏制跨国种业公司对我国种业市场的无限侵入。据他介绍,当前我国大豆市场已基本被跨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所控制,进而导致国内油脂市场也被跨国公司控制。目前,跨国种业公司正在玉米种子市场快速扩张,如凭借成熟后脱水快的优势,先玉335等玉米种子已在抢占市场。虽然我国政府与国内种业科研机构、种业公司已意识了培育自己的玉米种子的重要性,但还是有点迟了。与此同时,跨国种业公司还在尝试进入我国棉花、小麦种子市场。可喜的是,由于中科院棉花研究所等机构抢先培育出了高产抗虫的棉花新品种,跨国种业公司还没有挤占太多的棉花市场份额。他建议我国政府一定要特别关注和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跨国种业公司在小麦、玉米、蔬菜以及其他经济农作物种子市场的无序与疯狂侵入。而做到这一点,同时也要积极扶持我国种业公司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