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农业科学家不同的是,李登海自力更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科研院所不同的是,他创建的杂交玉米研究院花的不是国家财政的钱,多年来都是自己拿钱搞科研攻关。
开创育繁推一体化高产路
——记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育成者、登海种业名誉董事长李登海
《 农民日报 》( 2013年10月14日 06 版)
李登海与自己培育的超级玉米新品种在一起。 资料图
宋逊风
李登海,他是农民出身的著名农业科学家,又是著名企业家;他是成果卓著的育种家,又是著名的栽培学家;他是全国人大代表、农委委员,也曾是全国人大常委,然而他的立身之本、事业之基却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的育成。他坚持不懈高产攻关40载,开创了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一纸报告激发赶超世界纪录的雄心
李登海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上世纪70年代,他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山东省掖县(现莱州市)西由镇后邓村,加入农科队伍。1972年初春,担任农技队长的李登海收到了一份由烟台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方正研究员转来的《中国农业专家赴美国考察的报告》,从报告中得知:美国玉米最高亩产纪录已经达到1250公斤。当时,中国玉米亩产只有100~150公斤,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李登海为之一惊——美国仅3亿人口,他的亩产是1250公斤;我国13亿人口,亩产仅150公斤,怎么能解决人多地少的难题?李登海站在海边,面向太平洋彼岸立下誓言:一定要开创中国玉米的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把解决国家人多地少产量低的难题,作为自己科研攻关的课题。从此,他踏上了高产攻关艰苦卓绝的征程。
8年攻关找到了产量上不去的原因
1972年夏播时节,第一次进行玉米高产攻关,李登海“一穷二白”,仅有9个人1头牛。没肥料,他们挖厕所、拾畜粪、积绿肥;缺良种,他们通过品种对比试验,选择当时表现最好的玉米种。李登海边试验边总结出“六个一致”的种植经验:种子大小一致,播种深浅一致,施肥多少一致,种肥距离一致,墒情优劣一致,管理措施一致。
他选用“烟三10号”培创玉米高产田,当年大丰收,玉米亩产达到1024斤,在国内首次超过千斤。第一次看到了玉米高产的潜力,李登海喜上眉梢:靠传统农家种创高产没门,要开创中国玉米高产之路,必须选育出高产的玉米杂交种。
基于认识的飞跃,从1973年起,李登海开始选育玉米高产杂交种,首先以杂交种为基本材料进行二环系选育有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同年,他用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烟单2号”创造了亩产1204.3斤的高产。
1975年,他用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烟单3号”创造了亩产1313.8斤的高产。
1977年,他用自己选育的平展型玉米杂交种“掖107×525”,创造了亩产1348.6斤的高产。
历经8年时间,李登海选用了100多个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累计在140多块1亩以上的高产攻关田进行试验。在实践中,李登海发现了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产量能力的上限——大多数品种的产量达不到600公斤,仅有极少数品种达到650公斤,没有一个品种能够突破700公斤。从而,他认定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不具有700公斤以上的高产能力。李登海找到了产量上不去的原因是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由于叶片平展,在亩产400~600公斤产量水平条件下,种植密度每亩在2500~3500株左右,种植密度较稀,单株个体与群体生长的矛盾不突出;但在产量达到600公斤以上、密度需要加大的时候,特别是在每亩种植4000株以上的情况下,叶片之间互相遮光,田间郁闭现象严重,通风透光很差,造成植株细弱变高,不抗倒伏,并出现15%以上的严重空秆不结实现象。
32年创新确立了紧凑型玉米高产的道路
在北方育种一年一季,仅有一次机会,1978年隆冬,为了加快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李登海带领几个同伴,背着咸萝卜丝和猪油来到了海南省陵水县荔枝沟落笔洞东的引合村,没有住处,上山砍树枝搭起窝棚;没有床,铺稻草;没有电灯,点油灯;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铁锅,煮咸萝卜丝面疙瘩吃。
李登海把带来的育种材料小心翼翼地播进地里,浇水,除草,灭虫,起早贪黑。为了防止黎族老乡的水牛跑进地里糟蹋玉米苗,他就上山砍来树枝圈起篱笆墙做围栏。给玉米杂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而且越是天最热的时候越要在地里操作。在玉米地里钻上一趟,不仅全身会被玉米叶子划得血迹斑斑,而且在40多度的高温下中暑时常发生。收获玉米时,怕人偷、怕牛吃,就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巡逻,困得厉害了,躺在最重要的育种材料边的垅沟里、田埂上休息。怕蚊子叮,头上套一条麻袋;怕毒蛇咬,脚上也套一条麻袋。
1979年进行玉米高产攻关时,22块玉米高产攻关田中有2块田里的杂交种是李登海在1978年海南岛育种时,利用两个紧凑型自交系亲本新组配的杂交种。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加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李登海没有采取先将品种列入测比、品比的常规做法,而是直接进入玉米高产攻关行列,结果当年在这22块培创的玉米高产田中,“掖单2号”和“掖单3号”这两块高产田表现株型紧凑,通风透光,长相非常漂亮,而且没有一棵空株,穗大粒满粒重高。经专家验收,1.49亩“掖单2号”亩产达到776.9公斤,1.52亩“掖单3号”亩产达到771.1公斤。李登海选育的紧凑型玉米创高产的消息经媒体传开后,轰动了全国农业科技界。1980年,“掖单2号”种植的春玉米高产田亩产又突破了900公斤。
李登海通过高产攻关研究和培创玉米高产田进行玉米高产攻关的实践,发现了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高产潜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由于叶片上冲、通风透光和利于密植,高产能力突破了平展型玉米杂交种不能超过700公斤的高限。
李登海选育出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掖单2号”和“掖单3号”后,相继又选育了掖单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夏玉米亩产量也先后突破了800公斤、900公斤。1988年,李登海利用自己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12”、“掖单13号”,高产攻关田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达到1088.8公斤;1989年,李登海夏玉米高产田经国家玉米专家顾问组和有关专家验收,1.09亩掖单13号亩产达到1096.29公斤,创造了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专家组同时验收了由李登海指导、由农民种植的掖单13号高产田,1公顷(15亩)平均亩产达到1008.6公斤。
2005年,李登海通过种质资源创新育成紧凑型超级玉米新品种,创造了亩产1402.86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2006年,又创造了亩产1316.87公斤的当年高产纪录;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玉米高产创建中出现了较多的亩产110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高产能力比平展型玉米杂交种提高了1倍。
首创国内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种企
与其他农业科学家不同的是,李登海自力更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科研院所不同的是,他创建的杂交玉米研究院花的不是国家财政的钱,多年来都是自己拿钱搞科研攻关。山东省原省长韩寓群视察登海种业海南科研基地时感慨地说:“我很敬佩你们,多年来自己拿钱搞科研,把科研成果奉献给国家。”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农村“包干到户”,当时的李登海由于在农村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被选为中共烟台市市委委员。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烟台原市委书记王济夫同志号召党员要站在改革的前列。农村由集体到包干到户,农科队如何办?“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理想如何继续?李登海从国外的考察报告中得知,国外的玉米试验站和种子公司是搞产业化的,即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一体化,而我国则是农业科研院校搞科研,良种场搞良种繁育,推广部门搞推广,种子公司搞大田繁制种和销售,各自为政,各行其事,影响科研成果的转化。李登海想:“为什么不能改革呢?我可以按照种子产业化的模式成立一个民营单位,不向国家伸手,不向集体要钱,自负盈亏搞科研,以科研养科研,为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来。”李登海把这个想法写成了一个申请报告,呈报给当时的掖县县委县政府,县委书记王国民表示坚决支持。李登海告诉王书记:“有党为我做后盾,我一定要做一个改革先锋。”1985年4月,李登海自筹2万元资金,招聘了10多名农科队旧部的农技人员,组建了掖县试验站。试验站的房屋和试验田是租赁的,资金是自筹的,人员是招聘的。为了能获得试验地,李登海甚至将已经“农转非”的母亲的户口又迁回了村里。
1987年,随着事业的发展,李登海成立了掖县玉米研究所,1993年成立莱州市农业科学院,1998年成立莱州登海种业集团公司,后改为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成功上市。由2万元起家的登海种业,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拥有10多亿元资产的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
除承担的很少部分国家项目有国家财政支持外,登海种业95%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由自己投入的,先后累计投入了2亿多元。
李登海先后育出了具有高配合力的30多个紧凑型玉米骨干自交系,由他亲自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50个通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到目前为止,李登海在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数量上、推广面积上、产生效益上都居全国前列。据统计,“八五”和“九五”期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年最大推广面积占全国统计玉米种植面积的43.5%,占山东省玉米种植面积的82%。全国累计推广达10多亿亩,为国家创造社会效益1000多亿元。 (作者系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