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三亚2月6日电(记者郑玮娜)这是一群追赶太阳的人,哪里阳光好,温度高,哪里就可能有他们的实验田;这也是一群跟时间赛跑的人,春节期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每天在田间地头忙碌,培育新的生命。
他们是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基地的专家。春节期间,记者在三亚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南繁基地的玉米地里看到,套袋、授粉、测量、记录……育种专家们照料着阳光中的每一棵植株。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李建生春节这几天一大早就到地头开始观测他心爱的玉米,一干就是一整天,三亚的日头将他的皮肤晒得有些黝黑。李建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8点他就把手机关了,一直在田间地头忙活,做育种工作,再采样回去做数据分析。
“做这个工作就是要耐住寂寞,不能有外界干扰,那样干活效率太低,我只要在地头谁也联系不到我。”李建生说。
他介绍说,玉米不再是传统的玉米,玉米不光可以做饲料,还能生吃、榨油等,这都需要提高玉米的品质。从1979年开始,为了对玉米品种进行改良,李建生几乎每年都会到海南来两次,有时一待就是半年,南繁已成为他另一个家。
李建生告诉记者,受“海燕”台风影响,南繁基地去年第一批播种的玉米苗全部被损毁了,所有育种工作他们都要从头再来,而给玉米授粉最好的时期就是春节,为此,基地有24位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必须放弃跟家人团聚的机会。
李建生对记者说,和他一样在南繁基地过年育种的专家还有很多。大年初六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杨小红一边给玉米授粉,一边拿本子记录相关数据。杨小红说,育种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有些关键工作,必须亲自动手才放心。除了授粉,他们每天还要在地里测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叶片夹角大小等。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南繁基地负责人刘波从12年前大学毕业开始就一直守护着南繁基地,他现在已经扎根在南繁,老婆也是当地人。刘波说:“我7岁的儿子,天天受我熏陶,现在都知道如何给玉米授粉了。”
刘波说,玉米育种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正常情况下,选育出一个新玉米品种要10年左右的时间。“育种工作虽然苦,但也很快乐,每培育一个品种就像培养一个孩子一样。”刘波说。
“90后”陈文康正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二,是李建生的学生,作为独子的他,今年第一次不能回山东跟父母过年。“春节期间是有些想家,但是我必须留下来,人太少的话会忙不过来。”陈文康说,在田间地头是他学习和成长最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很宝贵。
每年9月至来年5月,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科研、高等院校、民营科技企业等数千名农业专家、学者都会带着他们宝贵的育种材料,汇集海南进行农作物种子繁殖、制种等南繁科研或生产活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南繁育种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半个多世纪的南繁历史中,几代南繁人在海南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不仅创建了中国农业的“绿色硅谷”,还孕育出催人奋进的“南繁精神”。“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半矮秆水稻之父”张启发、棉花育种专家郭三堆、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西瓜育种专家吴明珠等农业顶尖人才,时常在南繁基地一待就是半年之久,进行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洒下了辛劳的汗水,培育出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