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出口国,但随着蔬菜品种的升级换代,“蔬菜种子被国外种企垄断”等报道不时出现。种业是蔬菜产业的基础支撑,当前我国蔬菜种业发展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我国蔬菜种子和种企竞争力如何?为了寻找答案,现代种业周刊特别策划“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系列报道,记者带你一起走进中国种子协会首批认定的15家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和你一起认识我国蔬菜种业的“脊梁”。今日,我们关注的是辣椒种子领军企业——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
小小辣椒种缘何能保“先”?
——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探访
在湘研种业有限公司研发基地实验室,辣椒育种专家董亚静在观察辣椒单倍育种技术培植的辣椒植株。
本报记者杨娟文/图
爱吃辣椒的湖南人对辣椒新品种的研发也有一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湖南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杂交辣椒品种“湘研1号”诞生。尽管不是全国育出的第一个杂交辣椒品种,但从“湘研1号”开始,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研”)研发的辣椒种子迅速影响了全世界的辣椒种植。
如今,“湘研”成为中国蔬菜行业第一个驰名商标,公司研制开发的湘研系列辣椒品种在全国每个省份均有销售种植,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在拉丁美洲、欧洲等10多个国家推广销售,并已在印度、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初步打开市场。据亚洲及太平洋种子协会调查报道:“湘研辣椒系列品种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辣椒品种”。
以小小的辣椒种子为主打产品的“湘研”缘何能在蔬菜种业行业中立足并脱颖而出成为辣椒种业领先品牌?初夏时节,记者实地探访位于“种都”湖南长沙的该公司,感受湘研人火辣辣的育种热情。
科技领先:高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湘研种业是隆平高科的控股子公司,1988年成立之时作为湖南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下属企业,只有30%~40%的财政经费,其余的必须自己创收。这样的身份倒逼湘研种业在老体制下探索新路子,经历多年市场中摸爬滚打的历练,凭借科研实力、优势品种,“湘研”迅速占领了辣椒种子市场,“湘研1号”、“湘研2号”更是风靡亚洲,其业绩从80万元、160万元、320万元、460万元一路增至1996年的5600多万元。
“从最早的普通两系杂交技术到2000年研发的雄性不育技术,再到今天的高分子育种技术,‘湘研’一直走在蔬菜种业企业前列。”在湘研种业总经理刘荣云看来,技术研发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湘研”能走到今天,核心竞争力就是持续不断地加强科技研发力度,培育新的品种,公司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2%用于新品种研发。
在位于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的湘研种业研发基地,记者亲眼目睹了用花粉直接培养辣椒植株的最新技术。育种专家董亚静向记者介绍,这一技术叫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即将花粉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再经染色体自然或人工加倍得到纯合二倍体的一种育种方法。
过去在传统的大田对辣椒材料进行筛选育种,需要4~5年时间,现在在实验室进行单倍体培养提纯亲本,只要1年。”董亚静告诉记者,新的育种方式大大缩短了辣椒亲本提纯的时间,加快了新品种进入市场的速度,且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当前,项目研究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高科技投入换回的是新品种的研发优势。湘研种业每年都有3~4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今年,公司又有“湘辣706”、“湘研红爪”等6个新品种通过审定。
人才优先:筑巢引凤增强“软实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才。在湘研种业的发展历程中,曾面临过人才流失的危机。2004年底,湖南省农科院将其持有的公司2650万国有法人股全部转让给长沙新大新集团有限公司,退出隆平高科。由于企业属于聘用制,大量的科研人员撤离“湘研”回到湖南省农科院蔬菜所,带走了科研项目,带走了品种资源,留下来的人几乎连品种的父本和母本都对不上号,“湘研”丧失了核心竞争力,仅剩下一副“空架子”,不少业内人士曾预言“过两年‘湘研’就会垮掉”。
危机之中,“湘研”重新定战略、建团队、改进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待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进行系统管理。高薪聘请从“湘研”走出去的科研人员,解决品种资源、研发问题,同时做好渠道管理。到2007年,业绩上升,危机化解。
刘荣云便是这一时期从湖南省农科院引入的人才之一。从当初的被引进者到如今公司的管理者,这样的身份转变让他更深刻地领会到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育种要先育人,只有这样,才留得住人。”刘荣云道,公司在研究经费及培养人才方面毫不吝惜,甚至不遗余力地支持年轻的育种专家们继续学习深造。
“‘湘研’是个很好的平台,我2006年硕士毕业后就到了‘湘研’,工作期间,公司培养我攻取了博士学位。”在公司辣椒课题组主持人缪武看来,自己一开始选择“湘研”,看重的不仅仅是待遇,更是其重视科研和培养人才的氛围。
质量为先:农民满意成为最大动力
“市场认可、农民满意,就是我们育种的最大动力。“你瞧,这个‘湘研812’品种,由于产量高、熟性好,辣椒能提早一周上市,每斤比其他品种多卖1~2元钱。”在新品种展示区的大棚内,缪武告诉记者,前些天,一位湖北襄阳蔡姓农户打电话给他们报喜,种这个品种让他一亩地的收益达到了2万元。
“不求销量最大,但求质量最好,质量胜于生命。”湘研种业如此承诺,且一直在履行承诺。针对一些落后地区农民对新品种认识不足、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湘研种业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派出工作人员现场为农民进行新产品推介、技术培训以及产品收购的“一条龙”服务。在湘研人看来,产品质量是种子质量与服务质量的组合,因此,思路要从单纯的“卖种子”向“卖种子+技术服务”转变,这样才能满足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服务日益提高的要求,才能在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直以来,“湘研”都有这样的愿景,致力于“打造蔬菜种业第一品牌”。虽然离梦想仍有距离,但湘研人一直在努力,凭借火辣辣的热情以及敢为人先的胆识,现实与梦想的距离会越来越短。
企业重研发保护需给力
杨娟
现代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行业,种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然而,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和影响,我国不少种业企业重销售、轻研发,企业科研有“皮”无“肉”,有名无实。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压力,种业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种业企业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人才建设,培育品牌优势和研发优势。这也是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得以在改制后没有被市场淘汰的根本所在。
而作为转型成功的蔬菜种业企业,在研发优势得以形成的背景下,如今又面临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问题。因此,全面提高种业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我国种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唯有建立和完善蔬菜新品种保护制度,才能免除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后顾之忧,从而极大地鼓励蔬菜种企加大研发投入,促使育种者多出品种、快出品种、出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