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豆轮作”开始被广泛关注始于今年的四五月份,为保护东北“黑土”这一宝贵的优质资源,在接受全国政协及专家的建议后,农业部开始以补贴形式的利好政策,积极推行粮豆轮作。
而今,在玉米市场低迷,我国的粮食种植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政府开始出台调整策略。根据农业部的指导意见,占据全国玉米70%产量的镰刀弯地区,在五年之内要缩减1/3的玉米种植面积,至少调整5000万亩的土地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农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自此,“粮豆轮作”又迎来新一轮的呼声。
其实,粮豆轮作历来存在,对于大豆所能带来的生态改善也早有研究,只是由于近几年在保护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玉米的种植收益高于大豆,豆改粮的发展愈演愈烈,大豆种植效益偏低造成种植面积大幅度萎缩,大豆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912.7万公顷下滑到了2015年的640万公顷,减少29.9%,产量由2008年的1554万吨减少到2015年的1150万吨,减少26%,形成如今的玉米产能过剩、国产大豆产业萧条的格局。
虽是面积萎缩,大豆这几年仍在不断蓄力,以圣丰种业为主的大豆行业人士从品种改良、种植管理改进等方面全面提高大豆的种植效益,如今,“粮豆轮作”之所以能被重新提上日程,除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影响外,大豆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自身优势,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
新品种发力,大豆产量明显增加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从北到南,涌现出一批高产稳产优质的大豆品种,东北地区热销的黑河43普遍能达到400斤/亩的产量,黄淮海地区备受欢迎的“圣丰”品牌产品,“皇豆皇”品牌中小粒高产产品,产量基本保持在500斤/亩的水平,种植大豆的效益增加,在很多地区开始超越玉米。
科学种植管理,产业化带动
随着规模化种植的增加,把种地当“副业”,能收多少算多少的现象越来越少,种植者乐意接受生产技术指导,主动尝试更新品种,改变过去落后的习惯性种植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量。
大豆的利用非常广泛,饲用食用均可,虽说豆油和豆粕已被进口大豆占据了大比例份额,在转基因食品仍存在争议的今天,我们日常食用的大豆制品还是全部来源于国产大豆。
为了促进国产大豆的蓬勃发展,圣丰种业利用作为大豆种子经营企业的资源优势,从驱动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融合研发、种植、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成立农产品定制服务平台——红遍农业,链接农场种植者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场提供收益可预期的标准化种植订单和全方位的种植管理支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来源可追溯、优质稳定的单一品种产品作为原材料。解决加工企业单独采购质量不稳定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这一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大豆种植者的认可。在今年的8月份,红遍农业就与太仓彬彬达成向太仓彬彬供应五大连池矿泉大豆——黑河43作为豆制品原材料的战略合作协议,众多种植者从中受益。
矿泉大豆黑河43订单化运作
大豆产业订单式的发展,提高了种植管理的水平,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种植大豆。
趋利避害,这是农民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当种大豆比种玉米更省心、更赚钱时,被缩减的大豆种植面积很快就能增回来。
控肥养地的生态效益彰显
大豆的养地作用得益于与它共生的根瘤菌,,每个根瘤就是一座微型氮肥厂,捕捉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可以利用的化合物形态供植物生长利用,根菌瘤在生活过程还会分泌一些有机氮到土壤中,加之根瘤在植物的生长末期会自行脱落,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粮豆轮作中,禾本科作物还具有帮助根瘤菌克服富氨环境造成的“氮阻遏”影响的作用,根瘤菌固定下来的氮可供大豆和禾本科作物共同使用,从而实现共同减肥增产。
在以往的生产中,由于部分区域土壤中含有很少根瘤菌或根瘤菌与所种植的大豆品种共生性差,生物固氮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发挥出来。
根瘤菌产业化,可操作性增加
自上世界7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就开始从事根瘤菌的研究,在她的带领下,历经几十年的潜心专研,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考察搜集,现已分离出1000多株根瘤菌,并针对大豆不同的品种筛选有效的共生菌株且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已经筛选出适于徐豆14、徐豆18、鲁黄1号、黑河43、冀豆17等品种的高效根瘤菌菌株。在山东、河北的田间示范中,大豆产量最高比不接种根瘤菌的对照提高39%”。
随着对根瘤菌的深入研究,生物固氮技术在生产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人们将根瘤菌生产成制剂拌种,有效解决了土壤中根瘤菌不足或大豆品种与根瘤菌共生性差的问题。根瘤菌的施用成本只有化肥的十分之一,除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肥地养地,对农产品品质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陈文新院士在圣丰种业试验田里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畅谈大豆根瘤菌应用前景
玉米是高耗能作物,在以往的玉米种植中,多是重用轻养,曾经“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东北黑土地,由于长期超负荷利用正以每年0.3到1厘米的速度流失,黄淮海及其他地区土地接连出现连作障碍,板结严重,日渐瘠薄,这一衰退态势已经引起政府和行业人士的高度重视,在此阶段,控肥养地的紧迫性日益彰显,粮豆轮作模式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受到生态农业拥护者高度支持。
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生态的角度考量,“粮豆轮作”都将是解决种植结构矛盾、保障农民种植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