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这一年——有多少辛苦,就能走多远
《 农民日报 》( 2016年02月29日 06 版)
南繁基地,在祖国的海南岛,有着不可替代的光和热,被称为农作物育种的“加速器”。也正因为如此,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育种家、育种人、南繁工人。
从1959年至今的50多年,一代代南繁人在这里科研、生产、生活,选育出了无数良种,同时留下了一个个精彩的南繁故事。——编者
①王元东在察看玉米叶片长势。郭少雅摄 ②张如养在观察育种材料性状。罗水娇摄 ③张朝阳在西瓜棚看瓜。江娜摄 ④李萍在水稻制种田除弱势苗。贾赣萍摄
⑤收获时节,院子里晾晒的育种材料。郭少雅摄 |
王元东:因祸得福,发现抗锈病基因 本报记者郭少雅 正月十五,河南现代种业公司董事长王丽红从海南省三亚市区驱车赶往位于崖城区南滨农场北京农林科学院的南繁育种基地。车子的后备箱里,是一早就备下的海鱼、土鸡等年货。“不出十五都是年,每年春节,我都要找机会来海南,去育种基地跟奋斗在育种一线的这些科研工作者过个年。没有他们的科研成果,哪有我们企业的好效益,农民的好收成。” 车子进入基地刚刚停稳,北京农林科学院的玉米研究中心王元东研究员和他的助手张华生就兴冲冲地迎出来,要带王丽红去看看基地里的“新成果”。 “试验成功了!”王元东手中扶着两个相邻地块中的两株玉米向王丽红和记者展示,两株栽种环境完全一致的玉米,一棵叶片布满黄锈色,秆茎已完全枯黄,结出的玉米穗色泽暗淡,用手一摁,多是瘪粒。另外一株,虽然下方叶片也开始出现黄锈色,但上方叶片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呈现出青枝绿叶、果穗籽粒饱满,色泽明亮。“今年南繁基地玉米锈病普遍重发,而这个品种的玉米在遭遇南方锈病感染后,会将病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染病的叶片持续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产量。这就是具备抗锈基因的玉米品种在连续阴雨天气下的优秀表现。”王元东告诉记者。 玉米锈病是一种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2015年黄淮海夏玉米区大发生,我们河南的玉米也都感锈病了,对玉米产量影响可大了,这种病害最让农民头疼。”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经营玉米、小麦种子多年的王丽红告诉记者,“玉米一旦染病,叶片很快变黄枯萎,失去了光合作用能力,果穗自然没了营养来源,产量大打折扣。近些年,本来只在南部地区发生的玉米锈病有了北移的趋势,危害很大。” 去年海南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连续阴雨低温,锈病肆虐。“可就是因为极端气候发生,恰恰加快了基地对抗锈品种的研发步伐。”王元东说,下一步,就是要将这些抗锈病的优良性状,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快速导入到骨干自交系和主推品种上,让好品种好上加好。 王丽红告诉记者,去年,光河南现代种业公司就推广了近1500万亩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研发的品种,包括京科968、京单58、MC703、MC278等,这些品种都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等优点,得到生产的检验和认可,很受农民欢迎,农民抢着要。“如果这些品种再增添上抗锈病的优势,那真是离‘零缺陷’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行走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的育种基地里,可以看到今年海南的极端冷害天气给育种工作带来的损失。瘪粒、秃头、黄叶等情况多发,一边收玉米育种材料一边做标记的张华生说,“今年试验过程中的很多种子来年恐怕不能用了,籽粒太差,会影响下一步的育种观察。” 然而,张华生对此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沮丧,因祸得福,筛选出的抗锈品种将会大大加速玉米抗锈品种的研发。“如果顺利的话,跟河南现代种业合作开发的玉米抗锈品种明年就可以研发成功,最快2017年就可以在生产中应用,农民手里就有了抗锈病的好种子了。”张华生说,“试验中的损失顶多就是多花一些经费,多搭一些人力和时间,可如果有弱点的种子到了农民手里,可能就会让农民损失一年的好收成。” 种业人,到南繁去! 江娜 海南,在成为冬季热门的旅游圣地之前,它就已经是种业人心中的“育种圣地”;在处处椰林树影、水清沙幼的南国风情背后,种业人眼里看到的是难得的温光资源、冬季可以成熟一季的气候条件;在星级酒店林立、海鲜盛宴遍布的度假氛围里,种业人吃住在南繁基地的,远离家人一待就是几个月。 一年又一年,南繁这片热土吸引着育种人候鸟一样来来回回。这片远离内陆的海岛一年四季万物生长,特别是冬季,内陆地区冰雪覆盖时,这里仍然能成熟一季作物。一年就多加出一季,听上去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科研是一环扣一环不容中断的,特别是露天进行的农业科研,不比工业实验室一年365天都可以用,到了冬季作物没法再种,要中断几个月,对育种人来说真是心痒难耐。所幸,我们有南繁,也正是因为如此,南繁成了一代又一代育种人心里的“育种圣地”。 在南繁农田里,你能见到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种业界大腕。袁隆平80多岁高龄,仍然经常到南繁基地,和科研人员一块下田,他说:“杂交水稻一半功劳归南繁。”李登海每年都是海南南滨农场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育种人,在南繁播一季玉米,收了正好赶上回山东夏播,几乎是无缝对接。也许这正是袁隆平之所以成为袁隆平,李登海之所以成为李登海最本质的原因吧。 在南繁农田里,你能看到一些年轻的育种人。像去年春节,笔者在南繁基地见到的王闯,才刚刚毕业,到单位报到没多久就到了南繁,已经待了3个月,春节期间又主动留守,没有回家过年。对年轻人来说,南繁虽苦,却是快速成长的好路子。3个月时间,在研究所也许还在熟悉情况阶段,而在南繁,跟踪一个作物周期,一切都得自己动手做,很快就掌握了完整的育种流程。 在南繁农田里,你能看到很多籍籍无名的南繁工人。春节期间,留守南繁最多的,其实是南繁工人。育种是个技术活,比如玉米,要在柱头长出指头大时套袋、授粉,把雄花粉一株一株沾到雌花上,所以育种工人很多要从本省带过来,受到一些大专家特别信任的,还会成为专家的固定助手。这些人,虽然在领奖台上,在功劳簿上没有名字,但也不能被忘记,他们一张张黧黑的脸是南繁荣光最好的见证。
|
张如养:花六年尝到“甜头”
本报记者缪翼
去年10月26日到南繁,12月26日回老家结婚,今年1月2日为了授粉又匆匆赶回南繁,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忙着收获育种材料,预计至少要忙到3月15日才能回家和新婚妻子团圆。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如养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在南繁基地“蹲守”,转眼已经第6年。
“南繁苦、南繁累、南繁寂寞,但我还是喜欢这里。”和当初见到张如养时一样,他还是那么积极乐观。
前三年读研究生,要说真正接触育种,是张如养参加工作的这三年。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3年6代育种,他选育的玉米材料得到了进一步提炼,看到了苗头。“玉米向前迈了一大步,这下体会到了育种乐趣,很有成就感。”张如养说,“3月份将收获的材料带回北方观察表现,优中选优,10月份再来南繁进一步检验,到时希望能出成果。”
在南繁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随时能得到前辈育种家的指导,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对育种实践太重要,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张如养的回答和上次接受采访时一样,并且更加坚定。前两年没有配出组合,都还在选育自交系的阶段,去年开始配出一些组合,慢慢体会出育种思路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同一个材料,给不同的人,由于育种策略不一样,成果可能大不同。”
李萍:异地制种心里也踏实
本报记者缪翼
江西省萍乡市种植大户贾赣萍在南繁有3000多亩制种田,雇了100多名南繁工人,李萍就是其中之一。“这已经是我连续第八年跟着贾经理来南繁制种了。”李萍有别于其他海南本地制种工人,他也是萍乡人,“我们萍乡制种农民近万人,这些年每年有很多人都会来南繁。”
提起这么多年来的制种感受,李萍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农民想法很简单,就是找个能挣钱的事儿干。”据了解,萍乡有着悠久的制种历史,如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已经成为萍乡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李萍周围的亲戚朋友绝大多数都是制种工人。“贾经理在萍乡老家还有2000多亩制种田,回去了跟着他一样有活儿干、有钱挣,我们就知足。”
制种工人的收入跟产量是息息相关的。“每年10月底到次年5月底6月初在南繁制种,每月5000来块钱的收入,基本是固定的。其余时间在老家,收入也上下差不多。”贾赣萍与隆平高科、江西天涯种业、北京金色农华等公司都有合作订单,这让李萍他们这些制种工人,无论在家乡还是背井离乡,心里都更踏实。
“海南本地的工人我们也用,但要说‘顺手’,还得是咱老家人。”贾赣萍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干活儿,“乡亲们跟着我大老远跑来南繁基地,决不能亏待了大家,有钱一起赚。”
赵松涛、张朝阳: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
本报记者江娜
也许每一个南繁人心里,都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南繁故事。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江苏省南繁中心,与留守南繁的育种家共度除夕。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让育种家更感性,他们讲起了自己最难忘的故事。
“水稻授粉要在颖壳张开的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把每个稻穗的每个稻粒,剪掉上面三分之一,好让花粉进去。多了不行,会剪到花柱;少了也不行,花粉进不去。”说这话的是江苏农科种业研究所的赵松涛,很难想象这样一位五大三粗的男性,像绣花一样捏着稻穗,一下一下剪稻壳的景象。“总共一个多星期时间要全部剪完,天黑了我们就用桶连泥带稻提十几株,拿回房间对着灯剪,剪得眼睛看东西都重影。”
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的张朝阳最难忘的,是去年那场低温阴雨。因为缺乏光照,一个个翠绿翠绿的西瓜眼看着蔫了。连续两个多星期没出太阳,露天的西瓜都死得差不多了。“那时候,真叫难受啊。”除夕当天,他又和往常一样,一早就来到地里的西瓜棚看瓜。过年回不去,家人特地赶来陪他过年,妻子在低矮破旧的棚子里剁馅包包子,三岁的孩子跟着他在地里撒欢,张朝阳依然在地里观察他的西瓜。“搞育种就是这样,经过这样的天气,哪株还活着,那是自然选育后留下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