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说说
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今年农业发展的主线,这将对种业产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未来十年谁将引领时代,源自今天能否准确布局。刚刚落幕的“中国三农发展大会·种业创新论坛”上,聚焦种业创新、供给侧改革、金融服务种业发展等热门话题,主管领导、种业大咖、种植大户等重量级嘉宾纷纷发言,干货满满,去了现场的你是否意犹未尽?不能参加的你是否有些遗憾?别着急,我们将从今天起选取其中的精华内容和你分享。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 尹成杰
刚刚公布的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做出重要部署。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进一步为推进我国种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1
全球种业发展呈现新特点新态势
当前全球育种业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呈现出什么样的新特点、新开始,那么纵观全球种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农业化的发展以及农业科技革命快速推进,我认为现代种业建设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种业的科技进步应该说呈现出质的飞跃,为全球现代农业建设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所以说当前从世界种业来说进入了一个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一个战略性的阶段。
那么当前的新特点、新态势是什么?
一个是全球种业的科技进步日益加快,说现在世界科技革命到了一个新阶段,那么种业的科技革命应该说更是进入一个新阶段,特别是农业发达国家都把加快种业的科技进步作为推动本国现代农业建设以及占领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那么从全球种业市场来看,现代种业技术不断创新,种子育繁推技术大有提高,所以各国的种子创新能力都在提升。一些现代育种扩繁加工等技术逐步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所以一些国家现代种业的研发体系实力非常强,投入也很大,占有市场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二是全球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全球种业实现从小散向规模化、集约化的重大转变,种子生产和销售的集中度明显提升。世界种业大国种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种子生产规模逐年扩展。据有关统计,我国2015年种子企业数量比2011年减少46%,前50强市场集中度35%,提高5个百分点。
三是跨国公司已成为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种业跨国公司日益壮大,一些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不断操纵和掌控种业发展进程。跨国种业公司凭借技术资金和运营体系,主宰国际种业市场和话语权。全球前十大种子公司年销售额占专卖巿场的80%左右,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六大跨国企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左右,并控制全球15%玉米种子和50%的大豆市场。
四是种子企业日益成为现代种业创新的主体。一些大型种业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研发主体、科技主体、市场主体、竞争主体。种子企业地位不断提升、作用日益增强、功能逐渐完善。大型种子公司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保证和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五是全球种业运营转型升级进展加快。种业运营由多环节运行向一体化运行转变。种业发展呈现育繁推一体化推进态势。种子研发、繁育、加工推广销售已不再是多环节单一运作,而是一体化模式运行,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全产业和全链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
六是现代种业的功能和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现代种业的内涵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种业的功能己不再是单纯高产、解决短缺,而是要绿色环保、节约增效,要农艺与农机相适应,要与消费多元化相适应。因而种业已成为农业生态、环保、消费技术的综合载体、竞争焦点和基础要素。
2
加快我国现代种业建设刻不容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现代种业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作出统筹种业发展的重大制度性安排。明确将种业自主创新列为“十三五”科技创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四大种业领域为重点、突破种质资源挖掘、工程化育种、新品种创制等技术,这是在以往的国民经济五年时期发展规划当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二是修改并实施新的种子法,为种业发展提供良好法制环境。主要是立足于种业国家战略、基础性、核心产业的定位,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制度,并且从法律上来制成和保障,提高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市场的竞争能力,所以说这部法律的出台,给我们种业的发展和种业的集团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是种子科研成果的全育改革全面深化,而且这几年有很大的突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全育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改革由试点到全面展开,要让获得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享有充分的权益,而且这个试点也全面展开,种业科研主体的积极性得到保护和调动,生产销售环节的权益的保护也明显的提升。
四是种业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种子法、种子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种业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品种管理制度实行改革、品种审定、生产经营两证合一、标签标注等进一步规范。
五是扶持三大种业基地建设的力度不断的加大,国家加大了投入,使制种业逐步的向优质区来集中。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育制种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带动制种逐步向优势基地集中。
六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和促进创新的政策和措施。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政策措施,为种业振兴注入活力和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们要看到近些年来我国种业的长足进展,但是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种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均存在不小差距。一是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二是种业集团和企业规模实力不大;三是种业市场竞争能力不高;四是种子管理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改革理顺;五是种业投入少、研发资金不足;六是我国在全球种业话语权仍待提高。
3
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几点举措
目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任务。从国际看,全球种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面临着国际种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全球跨国公司釆取多种措施窥视和抢占我国种业市场,种业竞争贯穿农业国际化竞争全过程。从国内看,种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国种业面临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三去一降一补”的压力,肩负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
随着农产品供求和消费需求变化,传统种业己失去竞争力。在这种态势和背景下,加快我国现代种业发展己刻不容缓。一是事关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成败,二是事关我国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安全,三是事关我国种子产业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四是事关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种业建设。
一是把现代种业建设纳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要从解决种业发展创新入手,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保障农产品需求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推进农业供給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要优先谋划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安排种业发展规划,优先增加种业建设投入。
二是大力推进种业科技发展创新。种业科技是种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围绕长期制约种业科技进步的核心问题,加大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攻关力度,全面提升品种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瞄准需求侧和消费侧结构性变化,强化种业科技的引领性和方向性,实现种子的功能性和适应性。适应多元消费需求的导向,加快种业绿色科技创新,培育适应农业绿色发展、全程机械化、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的新品种新技术。
三是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种业企业和集团。进一步赋予企业市场主体、科技主体、竞争主体的地位。推进企业改革,支持企业管理创新和治理机制创新。鼓励大型企业并购重组,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集团。对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种子企业,在税收、信贷、基地建设、项目倾斜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面提升种业企业竞争能力。
四是加快推进种业“一带一路”建设步伐。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我国种业走出去。统筹利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优异种质、先进育种制种及装备制造技术。支持种业企业开拓国外种子市场。进一步提高我国种业集团种子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增强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自主竞争能力。严格保护我国种质资源。
五是进一步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加强种业管理法制化建设,完善和改善种业管理简政放权,加强种业管理法制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改善种业管理,简政放权,改善评审制度,提高种业管理的公正性和时效性。要依法管理种业行业,强化行业监管,规范种业市场,提高种子质量,防止坑农害农。
内容来源:中国三农发展大会·种业创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