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位于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的紫云英繁育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资料图
本报记者杨丹丹
“花草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这句农谚道出了安徽省石台县硒土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云娥心中的一笔绿肥种植生态账:“每年9月,近700亩红花草与水稻套种,来年4月中下旬,红花草盛花期后,即被翻耕入地。一亩鲜草产量可达2000公斤,其中有机质含量约占10%,相当于为土壤层提供了200公斤的有机营养。此外,每百公斤鲜草还可提供0.5公斤氮素。”
据专家测算,红花草含有氮、磷、钾、锌、锰等多种养分,种植后化肥施用量可减少40%,两至三年土壤肥力可显著提升。“现在,稻田里泥鳅、黄鳝、小螃蟹、青蛙、田螺、水蛇等逐渐回归,稻田里吃虫的麻雀、灰喜鹊、白头翁飞来了。”汪云娥说。
虽然种植绿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目前安徽种植面积不到200万亩,不到最高年份的20%。那么,大面积种植难在哪呢?
发展绿肥前景广阔
“绿肥,尤其豆科绿肥,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活化土壤中的磷素和钾素,并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是优质蜜源和饲料。”一提起绿肥的作用,安徽省农委副主任朱永东不禁竖起大拇指,“绿肥作水稻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氮肥施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
“事实上,绿肥是安徽的传统有机肥源。”朱永东话锋一转,“然而,近年来,受化肥过量施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绿肥面积不断减少。目前,全省绿肥种植面积不到200万亩,不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省绿肥种植面积的20%。”
“因此,大力恢复发展绿肥生产,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现实需要。”他认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越来越多的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渐认识到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发展绿肥的重要性,恢复发展绿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集成已经成熟
“随着绿肥的作用被重新认识,以紫云英为代表的稻田绿肥研究和示范得到了农业部门的重视。”安徽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张其安表示,“在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及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等项目支持下,安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规模示范推广,紫云英等绿肥技术集成已经成熟。目前,绿肥在安徽取得了一定的恢复性增长,年种植面积达170万~200万亩。”
“安徽建立了桐城、贵池两处绿肥核心试验区。”张其安介绍说,“在南陵县和舒城县建立绿肥种子产业化基地,原种繁育田150亩、繁殖基地2400亩;桐城、贵池和南陵绿肥综合利用示范区面积9150多亩;创新了一批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建立了种质资源圃面积4000平方米,引入国家种质资源100份,完善地保存了原产于安徽的弋江籽、当涂种等主要紫云英种质资源,同时保存了较为完善的柽麻系列、田菁系列等种质资源;初步建立了绿肥作物种质资源图像信息和性状数据库。选育出适合不同稻栽模式的皖紫系列4个、弋江籽系列2个紫云英新品种,并取得了认定证书。”
绿肥种植难出示范区
随着政府部门的引导,不少地区已经开始尝试种植绿肥。据悉,为提升农户大量种植紫云英的信心,对于大规模种植紫云英的农户,合肥市农委每年给予100元/亩的补助。每到花期,在合肥市环巢湖大道沿岸,大片的紫云英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留影。“一亩田需三斤花种。我们种植紫云英不是单纯看经济效益,主要在于绿肥的生态肥田功能,同时发展花海经济搞休闲农业。”巢湖岸边的紫云英庄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发展现代农业的今天,秸秆还田开始被大力推广以提升土壤肥力,而绿肥植株中的矿质营养含量远优于作物秸秆。”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刘万程称,安徽稻区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冬闲田,这些区域推广绿肥就有一定基础。同时,随着粮食安全对优质农产品、良好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和对土壤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减少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物料投入量已势在必行。
“目前,绿肥推广主要集中在农业示范区内。想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让更多农民自发接受还存在一定难度。”张其安建议,一方面加大宣传改变农业经营主体的传统种植理念;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实施补贴政策吸引农业经营主体绿肥种植。通过加大绿肥种子补贴力度,逐步实施免费供应种子、无偿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引导专业合作社开展绿肥统一生产、供种、播种、管理、翻压等社会化服务,扩大集成示范效应,提高散户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