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品种该如何保护?DUS测试能够为新品种带来什么有利保护?在功能性鲜食玉米发展迅速的今天,高维E、高青花素等品种是否能够占领一定鲜食玉米市场份额?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植物新品种测试处副处长杨旭红、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广西种子管理局局长祁广军、哈尔滨木兰县人民政府县委书记牟宏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特种玉米研究所所长陈文俊、先正达市场部产品经理刘桂军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拉动产业良性发展,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价值提升,助力鲜食玉米产业升级。
活动现场
10月25日,中国种子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南宁市人民政府在三月花国际大酒店共同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南宁)鲜食玉米大会产业高峰论坛,来自各地的种子企业、业内专家、种植大户、经销商的28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会上,演讲嘉宾围绕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测试、知识产权保护、哈尔滨木兰县鲜食玉米发展情况、功能性鲜食玉米研究4个方向,讲解未来知识产权、北方鲜食玉米发展、鲜食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在强化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推动种业创新的根本保障,加快核心种质的创制需要强化新品种保护。杨旭红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对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测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她强调,植物新品种权是财产权,属于民事权利范畴,具有知识产权的基本特性。
杨旭红
美国和日本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具有典型性。杨旭红指出,美国具有完备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体系。这个体系,既包含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也有专利制度,出台有最早的《植物专利法》,保护无性繁殖(块茎除外)保护植物整体而不是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形式的保护,比如商标、版权(著作权)、地理标识、商业秘密、公司名称等,比较常用的是商业秘密,通过标签的形式对种业科技成果进行保护。
日本曾有“主要农作物种子法”,1952年颁布实施,但在2018年4月1日已经废止。原因是该法把私营经济引入到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产业中,但公立单位在育种中一直是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还有“种子种苗法”,在1947年颁布,它建立了指定种子种苗制度和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前者类似于我国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制度,后者经过1998年修改后,与UPOV公约1991文本一致。
品种DUS测试审查是杨旭红的主要工作之一,她强调,DUS测试是品种管理的基本技术依据,与品种保护、品种登记、品种审定、市场执法关系密切,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是描述植物品种,对品种给予明确定义;
二是对植物品种DUS进行评价判定;
三是用于种子(苗)纯度的质量监测;
四是用于植物品种的真实性评价;
五是用于假冒侵权案件的技术鉴定;
六是用于植物育种评价。
DUS测试是品种管理的基本技术依据
在论坛上,杨旭红也分享了一个好消息,10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令第722号)。她指出,这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历史机遇。该条例指出国家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受法律保护,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在植物专利应有一些思考
大会上,刘桂军作了以《种业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挑战及应对措施》为题的报告。他表示,“育种是一门艺术,需要时间、人力和金钱的大量投入。一个新品种从研发到实现市场投入,时间可长达13~18年,总投入甚至达到1.36亿美元。”
刘桂军
刘桂军指出,现代种业技术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未来,传统育种技术将逐渐被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替代。“在2016—2017年期间,基因编辑产品进入食品领域,未来5年内,基因编辑生产出的玉米、大米、小麦等食品将会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目前,基因编辑在作物中的应用研究上,中国的研究数量处于领先地位,相信我们国家会抓住这个弯道超速的机会,在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再造一个‘高铁奇迹’”。
“种子是一种高科技产品,但是处于极易被复制的形态。”刘桂军表示,我们应该牢牢抓住种业知识产权的三件主要武器:植物新品种保护、商业机密保护、专利保护。他指出,“种子亲本包含了所有的基因信息,亲本丢失是种业各种侵权现象的核心,甚至会衍生出相同品种、高度相似性品种和品种权抢注等众多侵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亲本材料的保护。”
种业主要的知识产权工具:三驾马车
一旦植物新品种权受到侵害,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刘桂军指出,可以考虑从法院途径和地方农业执法部门入手,运用行政违法查处或者刑事处罚的手段来震慑侵权行为。目前,现代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广度和强度上尚有缺失。因此,刘桂军提出了几项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对植物本身提供专利保护、修改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改进品种权侵权行政执法途径、积极推进亲本的商业机密维权。
木兰县积极推介鲜食玉米产业及加工品
“木兰县目前处于刚起步状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有3万亩,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政策方针下,木兰县将会逐渐调整种植结构,把普通玉米改种成鲜食玉米,在5年内实现种植面积增长至30万亩。”牟宏峰表示。
牟宏峰
相较于南方,北方拥有更集约化的土地资源,在农用机械应用上,也有更多适用的农机装备。规模化种植中,木兰县基本能够实现全产业链机械化运作。采收环节根据收粒或收穗的不同需求,可使用不同的收获机械装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农户效益。
为保证鲜食玉米生产质量,木兰县与国内多个科研院所、国内外种子企业合作,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等等。在生产环节上,木兰县鲜食玉米龙头企业——昊伟农庄历经九年发展,培养和积累了国内最优势的管理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食品安全品控环节全国领先,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可追溯,真正做到让消费者放心。
同时,昊伟农庄已经完成国家“有机种植基地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生产的鲜食玉米系列产品先后通过了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有机认证,获得了麦当劳供应链体系认证,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
木兰县鲜食玉米系列产品
同时,木兰县还将牵头成立哈尔滨鲜食玉米产业创新联盟,打造集产品研发、产业协作、宣传营销、政策对接、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公共服务功能平台,在目前3万亩鲜食玉米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加大鲜食玉米产销紧密结合,在5年内,实现鲜食玉米面积达到30万亩。
绿色农业往功能农业发展
“功能性农产品集功能化、营养化、健康化于一体,市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鲜食玉米将实现从绿色农业往功能农业方向发展。”陈文俊提出。
陈文俊
近10年,中国是世界上鲜食玉米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已成为最大生产和消费国家。总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00万亩,但是市场供需不均、转基因话题的影响下,鲜食玉米生产将面临滞销、低效的危机,近570亿穗鲜食玉米如何消化成为产业难题。
近些年,鲜食玉米高速发展,其中也崛起了一大批功能性鲜食玉米品种,例如以高维E、高叶酸、高花青素等微量元素为育种方向,诞生出的中农大甜419、粤甜16、京科糯569、京科糯928、黑玫瑰8号、黑玫瑰13号等优质功能性品种。
功能性鲜食玉米因为富含人体所稀缺的元素,成为中、老年消费者的黄金食品。以花青素为例,不但是强效抗氧化剂,而且能够提高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率,同时还对人体有预防癌症、增进视力、美容、改善睡眠、改善缺氧、改善过敏与发炎的功效。
功能性鲜食玉米加工产品
围绕花青素鲜食玉米产业转化,陈文俊及其团队研发出速冻玉米果穗、花青素玉米饮料、花青素玉米果酒、花青素玉米果奶、花青素玉米龙须茶等加工产品,为提升功能性鲜食玉米附加值提出更多的思路。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道路漫长且艰巨,一步一个脚印,昂首阔步向前迈进!
记者丨程楚 石梅
编辑丨程楚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