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君,现在都在推广机械化播种,但有些种子粒小或表面形状不规则,比如甜叶菊种子体型较小,而且种子尾部有一个倒钩,种子之间难以分离,播种难处理,费工又费时,有啥解决办法吗?
高质量的种子是一切农业生产的基础,而种子的处理是单位成本效率最高的重要生产环节,或许你可以了解一下种子丸粒化。
种子丸粒化
可谓是适应精量播种的“黑科技”
从无人问津到逐渐普及
尤其近几年 甚是流行
它以种子包衣技术为基础
是种子处理新技术
▼
种子丸粒化,采用分层包衣的原理,选择易吸水、无腐蚀的填充物,以种子为核心,将多元微肥、杀虫剂、杀菌剂和抗旱吸水剂等,在特殊粘合剂的作用下,逐步使药料与无毒辅助填料混合后均匀包裹在种子表面,达到改变种子形状、扩大种子体积、促进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提高种子抗性的作用。
▲ 丸化种子剖面图
经丸化处理的种子
粒径增大到原种子的几倍
甚至几十倍
表面形状整齐规则
并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
瞧!
经过丸化处理的甜叶菊种子
粒粒分明
正好避免了种植户遇到的
种子难处理问题
轻松播种不是梦!
so, 丸粒化=种子变大、变光滑?
就这?
当然不止!
种子丸粒化技术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美国,20 年后传至日本、欧洲。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种子丸粒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
21 世纪,国内各研究单位相继在棉花、番茄、胡麻、高粱、甜菜、甘蓝、高丹草,甚至在大粒种子杨柴、花棒、柠条等中也有研究应用。
特别是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甜叶菊等不规则种子和中药材野罂粟、党参、肉苁蓉、颠茄等小粒种子中研究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项技术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 4 个方面
▼
1. 提供了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环境
在种子丸粒化的过程中,可将硼、锌等微肥和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促根剂等多项实用农业技术搭载进去,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科技含量,创造利于种子萌发的微环境,均衡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提高种子抵抗力
丸粒化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由于营养元素的缓慢释放,促进了萌发期植物体内营养物质转化与合成,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与生长。
丸化种子通过配方中添加防冻剂,可以提高种子的抗寒能力;添加吸水剂可以提高种子的抗旱能力;添加石灰石可以实现抗酸性播种;添加活性炭可抗除草剂残效。
3. 利于机械化精量播种,减少苗期间苗用工
丸粒化后的种子由于其形状整齐一致,粒径增大,播种粒数减少,适应机械化播种,可做到精量播种,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苗期间苗用工。
4. 有利于提高抗逆能力,增强秧苗素质
研究表明:加有保水剂的丸粒种子可以缓慢释放水分,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株生长,在干旱条件下提高抗旱能力;
通过增加粘着剂的量和延长滚动时间可以提高丸粒种子的抗压强度,从而延长种子裂解时间,防止早春冻害;通过增加杀虫剂,丸粒种子可以缓慢释放药效,降低虫害;
通过配方中添加营养物质,保证丸粒化种子萌发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强了秧苗的素质,提高成苗率。
种子被包裹了这么多层,会影响它发芽吗?
多年对比试验发现
丸粒化处理的种子
裂解度均达到99.5%
利于发芽
抗压强度达到150~196g
利于仓储和运输
便于机械化精量播种
但是
多数作物丸粒种子较裸种
出苗天数推迟1~2d
发芽率略有降低
但根和苗的长度略有增加
当然
种子丸粒化也存在问题
▼
一是作物品种繁多,种子生产以区域性生产或专业合作社生产为主,监督管理相对松散,种子质量难以稳定。
二是种子精选、碾磨、分级等设备未能专业化和系列化。对于发芽率低的种子通过加工,发芽率仍难以达到95%以上。
三是丸衣物料在吸湿性和裂解度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是种子丸粒化的过程中,保水剂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种子萌发时提供必需的水分,但其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将降低丸粒化种子的抗压强度。
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发展
任重而道远
● 需要构建统一繁育、统一供种的生产发展大格局。
● 根据不同区域或专业合作社,生产病、虫、草综合防治的丸粒化种子。
● 通过先期发芽试验,实现种子萌发与丸粒化加工技术融合,提高出苗的整齐度和幼苗生长势。
● 加强丸粒化粘合剂、粉料等丸化包衣材料性能的研究,改善丸粒化对种子活力的不良影响,尽可能实现加工原料本地化,降低成本,为优化种子丸化质量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机械化和精量播种技术不断完善
国内农作物种子(特别是小粒种子)
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势在必行
成兵成将 还得继续“磨炼”
本文作者长期从事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技术服务工作。其团队通过以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为突破口,开展丸衣配方和丸化加工技术研究,种子丸粒化加工设备从人工向智能化、全自动化做了巨大的改进,丸粒化种子作物品种不断拓宽,通过中药材的野罂粟、颠茄、甘草、党参向牧草、胡萝卜、甜菜、金盏花等其他作物示范推广,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本文选自《种子丸粒化技术在小粒种子中的研究与应用》
● 作者:常瑛 魏廷邦 臧广鹏 王笑 李彦荣
● 单位: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 / 甘肃省特种药源植物种质创新与安全利用重点实验室 / 武威市祁连山区道地中药材生态栽培技术创新中心
● 刊于《中国种业》2020年11期18-21页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