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在黑河启动,50位全国知名农业专家齐聚黑河,深度破解大豆产业“卡脖子”技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加快构建黑河大豆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助推大豆产业振兴发展。启动会后,顶级专家们围绕黑河大豆产业发展进行战略研讨。
感受黑河大豆产业发展脉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道
——访在黑河参加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的部分专家
盖钧镒:将黑河打造成为全国大豆高产城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表示,就目前中国的大豆生产来说,黑河是大豆生产最大的城市,如果把黑河的大豆生产推到最前沿,就能带动全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黑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大豆的生产,而且有一批技术力量投入到大豆生产中去。通过这些优势条件的结合,再加上黑河豆农的生产积极性,一定会使黑河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大豆高产城市。他建议要把大豆产业的农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因地制宜,研究适合黑河发展的技术,发挥技术力量优势,推动大豆产业发展,同时把全国大豆专家和当地专家结合起来,要经常沟通交流,分享技术经验成果,来提高黑河大豆生产水平,并推动全国的大豆生产向更高水平发展。
韩天富:黑河大豆是最适合做食品的食用大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认为,今天启动的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就是要使科学家和示范户无缝的对接,创造一批高产高效的新型经营主体,来带动周边农户,促进黑河整个大豆产量的提升和产业水平的提高。黑河大豆在对人体健康有特殊作用、功能性作用的含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像异黄酮、维生素E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黑河大豆生长条件相对较差,春季低温,秋季霜冻等使大豆产生了很多抵御逆境的物质,这些物质往往可以抗氧化,帮助细胞修复,这些功能性物质恰好是对人体有益,所以黑河的大豆成为了最适合做食品的食用大豆。他表示,作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除了做好技术服务外,还要针对黑河地区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攻克制约大豆产业生产发展的技术瓶颈,扶持加工企业、种子企业的生产,形成强大的产业链。通过产业振兴来推动乡村振兴,使黑河的大豆产业发展乃至黑河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鹿文成:为大豆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副院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功能研究室东北特早熟春大豆育种岗位科学家鹿文成表示,黑河市与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大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并且启动了地方政府、地方推广系统、地方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既是合作模式上的创新,也是合作理念的创新。通过“伙伴行动”的启动,能够提升黑河大豆创新水平;能够通过高产样板田的攻关以及攻关前的示范引领,可以充分挖掘黑河大豆潜力,对黑河大豆生产力的提升有很强的科技支撑作用;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好、少、新苗头的大豆品种进行筛选,进行攻关,这样也为生产推荐更好更优的品种;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提升黑河大豆种植者的科技水平和种植水平,为黑河的大豆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吴存祥:形成有效对接促进大豆高产高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吴存祥表示,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后,一方面,我们作为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的技术力量要深入各县(市、区)生产基地与农户结成伙伴,并与各县(市、区)农机推广队伍结成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优势,实现互补。尤其在与核心大户进行对接,发挥他们的主观性,结合我们提供的技术,形成有效对接,促进大豆高产高质。另外,这次建立伙伴关系的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的技术团队分为遗传育种、土肥与栽培、病虫草害防控、机械、加工、经济等六个功能研究室,从土地到餐桌,从种到收,涵盖整个产业链,满足农户的需求。同时,通过核心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
另外,还要依托当地的农机推广站,紧密协作,取长补短,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撑,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地头上,促进整个大豆产能的提升。目前,我们的品种潜力还欠缺,需要加大研发,产量水平相对较低,潜能与实际产量还存在差距。通过各项技术、措施合力把产量提上去。
于寒松:助力黑河大豆加工产品走向全国
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于寒松表示,黑河属于高寒地区,对于植物来讲一些功能性成分积累量就要比其他地区多,大豆粗蛋白及水溶性蛋白含量高于东北地区平均水平,黄豆黄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东北地区的1.2倍,大豆肌醇磷脂和卵磷脂高于全国及东北地区平均水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和1.04倍,所以黑河大豆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他认为,当地企业或农户应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进行大豆深加工,将大豆多元化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希望通过此次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启动会,能帮助黑河大豆加工产品走向全国。同时,他提出,豆制品行业作为副产品较多的行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之路,让行业发展得更为健康、清洁。他对黑河未来大豆产业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黑河大豆产业一定会得到长足可持续发展,黑河经济也将迈上新台阶。
张玉先:促进黑河大豆生产迈上新台阶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授、国家大豆产业体系“东北区域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大豆专家指导组成员张玉先告诉记者,他将作为对接嫩江市服务队队长,指导嫩江大豆产业发展,对今后工作充满了期待。到嫩江后首先要结合当地土壤条件和以往生产,特别是结合嫩江的地形地势,确定一个重点打造的地号,制定今年的栽培规程,在各个生产的重要环节,邀请相关专家到嫩江,对田间的群体调控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要根据品种的密度、种植习惯和气候特点,调整品种以及品种的密度,并根据大豆的以往情况确定施肥。希望通过此次对接、指导,能够提高嫩江大豆生产,使整个黑河的大豆生产迈上新台阶。
张安宏:育种多元化提高品质和功能指标
黑龙江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九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安宏表示,黑河大豆面积基本上占全国的七分之一,现在的定位属于功能型、实用型,但黑河本地加工能力较弱,主要以外输原料为主,深加工相对较少。他认为,在大豆品种的育种上要多元化,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要提高品质或大豆的功能指标。同时,要针对企业需求确定目标,在种植上采取相应措施,这样就更加有针对性,也可订单种植,和企业进行对接,同时保障农户和企业的效益。作为育种专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促进黑河的大豆产业发展,不仅为黑河大豆安全发展作出贡献,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邹文秀:保住黑河土壤绿色安全的特点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综合试验站站长邹文秀告诉记者,黑河环境优良,没有大型工业污染,土壤保持健康、绿色、安全,造就了大豆优良的生长环境。黑河处于四五六积温带,土壤相对冷凉,使用翻耕的方式等土壤培肥技术,不但可以使土壤翻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还能实现秸秆还田。通过翻耕,在培肥土壤基础上,可进行化肥减量化使用,进而提升大豆的优质品质。结合玉米秸秆深混还田,翻耕可以迅速增加地温,提前播种期。配合病虫草害防护,使用生物天敌、生物制剂,结合现代化科技精准施药,进行无人机航化作业,控制肥料用量,做到恰到好处的吸收,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保住黑河土壤绿色安全的特点。同时,研发适合这个区域大豆品种的收割机械,对大豆的割台进行研究和改良,减少收获环节的损失,进而确保从种到收到管的各个环节,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孙磊:黑河拥有得天独厚种植条件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南编制专家孙磊告诉记者,黑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棕壤黑土的养分好,为大豆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大豆产量上看,要以良种良法相结合,延长产业链,把价值充分的挖掘出来。从土壤肥料角度上看,要采取健康、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作为大豆种植高产栽培理念,在培育好的土壤前提下,采用绿色的植保技术、培肥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形成一种清减化、绿色、高效的生产技术模式,在黑河市乃至全省北部大豆产区进行推广示范,促进全省大豆的发展。
作为进驻到逊克县的专家组成员,孙磊说,逊克县耕种面积大,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有纬度相对高,热量资源相对少的特点,在品种选择上,尽量选择早熟抗冷抗旱较强的品种,在施肥上要有机、无机和生物三种形式相结合,实现节肥、增效、绿色发展的目标,从植保、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要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为该县大豆高产助力。
陈常兵:把科研成果落实到田间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处长陈常兵告诉记者,黑河大豆的种植面积大,总产量也是全国地级市里最高的,但单产水平还较低,单产挖掘潜力大。究其原因,技术到位率比较低,或者说进村入户普及率还不高,所以,我们通过“伙伴行动”计划,把科研成果落实到田间,提高科学种豆的水平。同时,能够促进大豆生产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量,为国家大豆振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于以后黑河大豆产业发展,陈常兵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和全国的大豆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的联系,在提高生产水平的同时,提高单产产量,把产业化发展水平搞上去,通过产业化发展促进大豆产业全链条的均衡发展,提高大豆产业的综合效益。通过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带动促进大豆生产的发展。要打造大豆精深加工产品,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不光是在本地,要向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进行辐射,带动东北大豆乃至全国大豆的发展。
(来源:黑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