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第十九期农经观察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员表示,打赢种业“翻身仗”,应构建现代育种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加强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和研发投入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同时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毛世平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其中,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七大农作物(水稻、小麦等)综合增产贡献率达54.85%,农业生产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我国种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短板,主要是原始技术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同时全球种业已经进入少数寡头竞争的阶段,对我国种业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在毛世平看来,当前制约种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五方面。一是现代化育种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国家现代育种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核心的商业化育种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种业核心种质资源比较匮乏,种质遗传基础相对狭窄,革命性、颠覆性的基因挖掘能力比较弱,尤其是畜禽种质资源问题较为突出;三是核心育种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前沿技术交叉融合不足;四是研发经费投入少,财政资金对种业公益性研究投入不足,并且由于育种存在风险高、周期长特征,种业企业本身缺乏投入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实力和动力;五是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弱,影响企业研发投入收益预期。
如何提升种业创新能力?毛世平认为,重在构建现代育种科技创新体系,应促进企业和涉农高等院校、农业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育种创新机制,同时要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和保护。
“强化现代科学技术与育种技术融合发展,加强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并以多种方式加大种业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育,对于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毛世平研究员表示,在这其中需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龙头企业牵头,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国内种业企业,拓宽科企融合深度。
此外,毛世平认为,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必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解决好“确权”问题。具体而言,应加快修订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