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年时间实现种质资源普查全覆盖
吉林“五大提升行动”助力种业创新
海南发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五年规划
重庆四方面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
近期,各省种业有哪些新动作?一起来看看!
四川
用3年时间实现种质资源普查全覆盖
6月18日上午,全省农业种质资源普查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指出,从今年起,四川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鉴定、保存,实现普查全覆盖,全面摸清四川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家底。
四川是种业大省。近年来,四川积极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成西南最大的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累计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畜禽保种场(区)44个、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12个、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39个,保存作物资源6万余份、畜禽资源12万份,新收集种质资源6700份,在资源收集保护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会议指出,对标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照当前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更高要求,四川省相关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要全面启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实现普查全覆盖、做到普查无遗漏、抓好抢救性收集。其中,青藏高原区域是普查的重点区域,今年要完成玛格绵羊、布拖绵羊、亚丁牦牛、巴塘中蜂、得荣中蜂等5个新遗传资源的普查和鉴定。
会议强调,本次普查要建立起科学的鉴定标准和统一的技术规范体系,分辨“同种异名”和“同名异种”,明确哪些是新资源、哪些是重复资源。要提高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品种鉴定评价工作,加快开展资源登记、推进资源精准鉴定、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要强化保护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加快构建“一库多圃”格局,大力推进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着力推动种业创新发展。
吉林
“五大提升行动”助力种业创新
6月16日,中共吉林省委召开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聚焦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专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省畜牧局、省农科院相关单位负责人分别进行主旨发布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居全国第八位,总产量居全国第五位,单产居全国第四位,粮食年调出量居全国第三位。今年,粮食生产实现良好开局,播种面积较去年增加约50万亩,主播期内土壤相对湿度处于适墒状态,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力争向800亿斤迈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对于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除“吉单66”“吉粳816”“吉育202”外,专用型酿酒高粱、抗除草剂谷子、优质食用向日葵、高产早熟型花生、高产宜机收绿豆,以及高品质秋子梨、耐盐碱芦笋等杂粮杂豆和果蔬新品种的培育,都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吉林省农科院已搜集保存玉米、水稻、大豆、寒地果树、畜禽等各类种质资源6万余份,这些宝贵资源将成为我省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吉林省重点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和现代化玉米、粳稻种质资源库建设,推进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进春玉米育种中心、国家玉米种业技术创新东北中心等项目建设;主体培育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创建公主岭国家级现代种业产业园,推行“强种贷”,帮助企业协调发放贷款1.5亿元;育制种基地能力提升行动,推进玉米、水稻、大豆等制种基地建设;种业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
海南
全省首个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五年规划发布
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助推海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日前,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全省首个专门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五年规划——《海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据了解,《海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出台,将把作物、畜禽、水产、农业微生物四大类纳入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点任务。
作物方面,到2025年,力争海南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达8万份以上,位居世界前列;野生、半野生资源有效保护率达到80%以上。畜禽方面,到2025年,第3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基本完成,省级畜禽资源保护体系基本构建,五指山猪、海南猪、文昌鸡、儋州鸡等重要畜禽品种分别达到3000头、5000头、30000羽、30000羽。
水产方面,到2025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名录制定完成,资源分布、种群密度等信息基本掌握并实现实时监测,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率达到70%以上。
农业微生物方面,到2025年,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基本完成,大型真菌、土壤微生物、陆地微生物、海洋微生物以及特殊生态环境微生物资源等热区特色的农业微生物重点资源分布情况基本摸清。
《规划》指出,2021年-2025年期间,海南省将通过启动五大工程项目和六个重大行动。
五大工程项目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工程;种业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提升工程;种质资源交流合作提升工程;种质资源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六个重大行动为: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行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行动;五指山猪、海南猪、黑山羊等品种提纯复壮行动;文昌鸡、嘉积鸭等地方品系培育行动;农业种质资源交流引进行动;重点资源合作研发行动。
重庆
将从四方面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为落实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要求,加强农业农村法治建设,加快促进现代种业发展,全面净化种业市场,重庆决定于2021—2023年开展为期3年的全市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将从四方面加强种子质量监管:
一是严格制种基地监管。以制种企业生产经营许可、生产备案、委托合同、品种权属和亲本来源等内容为重点,开展制种基地日常检查巡查,严厉打击盗取亲本、抢购套购等侵权行为。开展制种基地苗期转基因检测,强化种子收获前检查,严禁非法转基因种子流出基地。制种基地监管成效将作为制种大县奖励项目实施情况的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二是强种子企业检查。重点检查生产经营档案、包装标签及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成分等。落实分级分类监管要求,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投诉举报较多或有重大种子案件的企业,加大检查抽查频次,实行品种检查全覆盖;对于信用好、开展种子质量试点认证等企业可减少检查频次。对承担2021年国家和市级种子储备任务的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
三是加强市场检查。农作物种子市场方面,在春季、秋季等用种关键时期,重点检查种子包装标签、生产经营备案、购销台账和种子质量、真实性、转基因成分检测等。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强化属地电商渠道种子经营行为的监管。
四是推进行业自律建设。充分发挥种业行业组织自律作用,规范种业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支持行业组织开展品种鉴评等同行评价,推进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支持行业组织开展诚信企业和诚信门店评选,激发行业自律积极性。
山东
生物育种基因编辑关键技术在济南取得新突破
6月20日上午,2021年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济南举办。活动中,围绕基因编辑前沿技术研发进展、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与评价、知识产权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报告。本次会议充分交流了我国在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上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方面的广阔前景。
据了解,济南基因编辑产业化项目于2018年5月24日签约落地济南,项目成立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运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布局基因编辑产业。2020年11月16日,济南基因编辑产业基地项目在济南高新区创新谷开工。该项目位于山东省工研院地块,项目规划建设用地80亩,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95200平方米,其中包括10000平方米光照智能化温室、10000平方米快速育种植物工厂及技术平台实验大楼、企业孵化基地等,是打造基因科学领域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的重要保障。基地将承接基因编辑核心技术的落地转化,并打造基因科学领域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一系列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成果。今年3月,两个新型基因编辑核心工具——CRISPR Cas12i,CRISPR Cas12j获得授权,打破了我国在基因编辑核心工具领域的空白。同时,通过对Cas12工具酶的优化及基因编辑系统的改造升级,成功将该新型CRISPR基因编辑系统应用于生物育种领域,为实现农作物的精准育种、农作物产量及品质性状改良、抗逆性增强提供技术支撑。
湖北
科技厅从四个方面推进科技支撑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种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湖北省科技厅坚持将生物育种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平台建设、人才培育、项目组织、资金安排等方面不断加大力度,有力支撑湖北省培育了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优良品种和关键技术。如,华农的“一枝花(杂交油菜)、一株稻(绿色超级稻)、一头猪(优质种猪)、一支苗(兽用疫苗)、一棵树(优质柑橘)、一粒豆(试管马铃薯)”“六个一”标志性科技成果享誉全国;“绿色超级稻”实现了水稻生产方式革命性转变等。
一是积极筹建生物育种重大平台和设施。着眼提升全省生物育种条件和能力,抢占国家生物育种水平制高点,聚焦现代育种前瞻性基础研究,组建湖北洪山实验室;积极争取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国家重大设施落户湖北,前期科技厅支持预研经费1000万元。围绕全省农业农村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部署建设湖北省绿色优质水稻和家畜种业两大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推进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2020年,着眼解决全省种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联合省农科院、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组织“主要动植物品种选育及生物制品研发”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总预算经费5000万元,省科技厅2020年首批支持800万元,2021年拟继续支持1000万元。
三是开展现代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十三五”以来,针对湖北省种植和养殖领域生物育种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需求,组织开展主要动植物新品种培育项目129项,经费1.18亿元。其中,2020年组织多倍体水稻、鄂北优质高筋小麦、高产节粮型绿壳蛋鸡等新品种选育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支持经费3000万元。
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每年安排700万元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围绕动植物新品种及良种选育等方向,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区域试验和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
河北
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
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对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作出安排,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突出省定12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精品生产基地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和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组织农业创新团队联合攻关,大力提升良种育繁推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品质提升。集成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净化农业产地环境,推广绿色投入品,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坚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三位一体”,推行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强化品牌营销,提升河北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推动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争创国家农产品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集成应用基地,培育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以及省定12个产业集群、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个精品生产基地,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三品一标”提升示范典型。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撑作用,加快建设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整理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