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牵头完成的“低纤维青叶型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技术通过中国农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成果创制了饲用苎麻专用联合收割机和中耕施肥一体机,研发了饲用苎麻的饲用配套技术,并在动物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通过实施,有效推动了饲用苎麻产业升级,为缓解我国饲料蛋白原料进口依赖和我国南方地区高蛋白饲草资源匮缺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目前已在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第广泛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5.79亿元,新增利润1.15亿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针对饲用苎麻品种纤维含量高、饲用品质差以及产业配套不成熟的问题,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农机装备及饲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低纤维高蛋白饲用苎麻品种培育和饲用苎麻联合收割机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刘头明研究员介绍,我国南方是养殖业重要产区,高蛋白饲草资源匮乏影响南方养殖业的发展。苎麻蛋白质含量高达18%以上,适合山坡地多年种植,既可固土保水,也是潜在的重要高蛋白饲料源。
该成果率先揭示了苎麻进化过程中基因组演化特征,首次探明苎麻纤维性状驯化机制。通过系统分析纤维形成分子机理,揭示了转录调控、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共同参与纤维发育调控,为饲用苎麻纤维性状改良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人员以野生青叶苎麻为材料,选育了低纤维青叶型饲用苎麻品种“青饲苎1号”和“青饲苎2号”。相比于主栽饲用苎麻品种,两个新品种纤维含量均降低近两成,而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通讯员 廖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