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充分发挥国家制种大县政策优势,始终坚持“稳基地、保安全,优环境、强龙头,延链条、促融合,抓创新、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通过与龙头企业紧密结合,开展优势基地共建,在推动制种产业基地高级化、种业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坚持做优基地,稳步提升稳产保供能力。青铜峡市创新“公司+基地”“公司+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建立最低收购价格制度。同时,推行实施“清单化、任务化、责任化”分工制度,将制种基地面积分解到各乡镇,定期跟踪督查、通报完成情况。此外,加强制种基地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玉米制种保护区24个,建成高标准制种基地10万亩,年生产玉米种子4800万公斤,单产比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8%。
二是深化县企共建,显著提高现代化发展水平。鼓励企业新建烘干、加工、包装生产线,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设备改造升级,
同时带动包装、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目前已有湖北康农、山东登海等14家种子企业入驻,建设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4座,年种子加工能力1亿公斤以上,制种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
三是加强创新机制,持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加强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基地检查和市场监管,已建成县级种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种子质量及转基因检验检测中心、制种生产力测定园区,种子质量监管、检验检测和可追溯覆盖率均为100%。建立质量分红、超产分红、土地入股分红等机制,制种农户人均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300元左右。培育制种社会化服务组织24个,“耕、种、防、抽、收”等关键环节服务覆盖率达90%。
下一步,青铜峡市将重点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将全市制种基地全部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龙头企业示范工程。强化“五化”基地和品牌建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种业龙头企业。三是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建立种业专家智库,支持企业在宁夏南繁基地开展育种基础性研究。四是监管与服务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种业执法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市、镇、村三级制种基地巡查制度,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制种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支持水平。
中共青铜峡市委员会 青铜峡市人民政府